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27859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复发性流产刘欣燕 李瑾瑾一、概述流产(abortion )通常指妊娠不足28周且胎儿体重不足lOOOg而终止者。由于 妊娠2028周且胎儿体重在500至1000之间的流产,胎儿有存活的可能,也称为 “有生机儿”;因此美国等把流产定义为妊娠不足20周而终止者。流产分为自然流 产和人工流产两大类。自然因素导致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 spontaneous abortion, miscarriage),机械或药物等人为因素终止妊娠者称为人工流产(induced abortion)。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指连续3次或3次以 上自然流产者

2、。有学者建议将连续 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作为复发性流产的诊 断。他们认为2次流产后再次流产的概率与连续3次流产后相同。国内外对于大量 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发生 2次自然流产和3次以上进行的病因检 查中所查出的疾病的发病率基本相同。因此,发生2次连续的自然流产后即进行 病因的检查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高龄妇女和原发性复发性流产,这样可以尽早 的找到可能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减少再次妊娠失败给患者带来的身 心伤害。大部分的复发性流产发生在妊娠早期,尽管腹痛和阴道出血等流产症状可能 出现在10周之后,但妇科超声可识别出胚胎的生长终止于妊娠10周之前。有相当 一部分的复发性早孕期流

3、产与胚胎的非整倍性相关,而胚胎的非整倍性与偶然发 生的流产关系更加密切。小部分的复发性流产发生较晚,但一般不会晚于1516 周。二、流行病学据估计,人类妊娠中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50%60%,使用卩-HCG检测可 发现约30%40%的受精卵在着床后很短时间内即停止发育,因此这类患者的流 产仅仅表现为月经稍延迟、经量增多,有时就是正常月经来潮,从而临床难以确 认。有明确停经史、腹痛、阴道出血等典型症状的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0% 15%。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妊娠 合并症。若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连续3次或3次以上妊娠20周

4、以前的自然流产, 其发生率占所有育龄妇女的1%2%;但若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连续2次或2次 以上妊娠20 周以前的自然流产,其发生率则上升至 5%。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与男女双方年龄、孕次有关。女方年龄 2024 岁,自然 流产率为 8.9%;当女方年龄大于30 岁后,自然流产率开始上升,45 岁以后,自 然流产率上升至 74.7%。随着女方年龄增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优势卵子减少, 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加,子宫环境及激素水平不利于胚胎的继续维持。另外, 年龄小于19 岁也是流产的危险因素之一。自然流产的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而增加。第一次妊娠时,自然流产 发生率约为 11%13%;有一次自然

5、流产史者流产率约为 13%17%; 2 次自然 流产后,流产的复发风险约为第 1 次的 3 倍,发生率达 38%;有四次以上流产史 者,如得不到适当治疗,多数再次妊娠流产。随着男方年龄的增长,40岁(有研究认为是35 岁)以后,流产风险逐步增 加,可能与精子自身基因突变或非整倍体的几率增加,精子的质量下降有关。三、病因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异常、感染因素、内 分泌异常、血栓前状态、免疫紊乱等。其中40%60%以上患者病因不明,临床 上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大部 分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一) 染色体因素 染色体异常是早期复发性

6、流产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夫妇染色体异常和胚胎 染色体异常。流产物常为空孕囊或结构异常的胚胎。1. 夫妇染色体异常 正常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0.5%,复发性流产患者夫妇一方出现染色 体异常的发生率为2%8%,其中女方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于男方2倍。常见的 夫妇染色体异常有平衡易位,其中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最多,约 占65%,其次为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约占35%。由于平衡易 位携带者自身无明显的遗传物质丢失,所以表型正常。但在生育下一代时,其生 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产生遗传不平衡的配子,由于破坏了基因之

7、间的平 衡,引起胚胎发育障碍,造成流产。遗传学统计,若夫妇一方为平衡异位,下一 次妊娠时,胚胎染色体正常者占1/18,携带者占1/18,其余均不正常。2. 胚胎染色体异常据统计,46%54%的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相关。流产发生时间越早,胚 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越高,在早期流产中胚胎染色体异常约占 53%。晚期流产 中约占 36%。胚胎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以数目异常多见。数目 异常包括染色体三体、X单体和常染色体单体等。结构异常主要是染色体易位、 嵌合体等,染色体倒置缺失和重叠也有报道。近年来,在动物研究中发现,有一 些单基因突变可以直接导致胚胎死亡,这类基因也称“致死基因”。(二

8、)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子宫解剖异常导致的复发性流产约占1215%,包括各种子宫先天畸形、宫 腔粘连、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以及宫颈机能不全等疾病。这些因素导致的复 发性流产大多为晚期流产(常发生于13孕周后)或早产;流产时胚胎组织比较新 鲜。若相关解剖结构异常未得到纠正,流产的复发率较高。1. 子宫畸形子宫畸形的种类多,与流产相关的主要有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及 子宫发育不良。在众多的子宫畸形中,以纵隔子宫最常见,约为75%,也最易致 生育失败,妊娠流产率为26%94%。纵隔子宫是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后,纵隔吸 收的某一过程受阻所致。纵隔粘膜血管呈放射状,血液供给不足,孕卵着床于纵 隔,结缔组织

9、可造成蜕膜与胎盘形成不良引起流产。纵隔肌纤维多,不协调的收 缩也可引起流产。纵隔子宫可伴有宫颈肌肉与结缔组织比例失衡,使宫颈机能不 全的发生率高,增加晚期流产或早产的机会。此外,纵隔子宫的雌孕激素受体缺 乏,易引起子宫收缩。双角子宫是两侧副中肾管未完全融合所致。双侧部分或完全分离的内膜腔连 于一个宫颈。双角子宫约占子宫发育异常的25%。按Buttram分类,在宫颈内口 处分开为完全双角子宫;在宫颈内口之上任何部位分开为不全双角子宫。子宫双 角距宫颈内口远近不一,双角分离的程度也不相同。双侧宫角之间有位置不同的 交通。双角子宫妊娠结局较差,流产率28%61%,早产率14%30%。单角子宫是因一侧

10、副中肾管未发育而成,占子宫发育异常的1%2%。单角 子宫多位于右侧,原因不明。65%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只有一侧子 宫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内膜受体缺乏;发育不良的子宫腔狭小,妊娠后宫腔压 力大,易发生中孕期流产及早产,流产率为21%48%,较双角子宫与纵隔子宫 流产率低。2. 宫腔粘连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 IUA)是指子宫腔相互粘连,见于各种原 因所致的子宫内膜和肌层损伤。临床表现为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及流产、不孕等症 状。正常情况下,子宫腔的前后壁紧贴,因内膜完整,不会发生粘连。月经时, 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脱,基底层仍保持完整,也不会发生粘连。任何创伤引

11、起子宫 内膜基底层脱落和损伤均可致子宫壁相互粘着形成粘连。导致损伤的因素有:(1) 物理或化学因素对内膜的直接损伤( 吸宫术、刮宫术、电切、电凝、微波、激 光、热球、冷冻、射频、化学腐蚀等);(2)子宫内膜结核;(3)子宫血管的 结扎、栓塞;(4)盆腔放射治疗。其中以器械对内膜直接损伤引起的宫腔粘连 最常见。重度宫腔粘连常导致不孕,轻中度宫腔粘连与流产的关系密切,可能与 宫腔变形,内膜受损,血液供给不足,蜕膜与胎盘形成不良和宫腔狭小有关。3.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机能不全是先天或后天性宫颈内口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非分娩状 态下宫颈病理性扩张的现象,是引起晚期复发性流产、早产的重要原因。妊娠妇

12、女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为0.05%0.8%,初产妇少见,多见于经产妇。发病原 因包括:(1)分娩损伤:自然分娩、助产或剖宫产术时都可能造成宫颈内口损伤。 如急产、巨大儿、子宫口未开全行臀位牵引术、产钳术等。有研究发现,宫口开 大5cm以上行剖宫产术时子宫下段切口低有可能对宫颈机能造成影响,建议胎头 下降宫口开大行剖宫产术时下段切口的位置稍高为宜。中期引产时由于宫颈不成 熟,弹性差,当宫缩过强时容易造成宫颈损伤。(2)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粗暴。早孕人工流产时应该按照扩宫棒的标号, 由细到粗轻柔地逐渐扩张,否则容易损伤宫颈,造成创伤性宫颈机能不全。(3)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锥切术后是否引起宫颈机能

13、不全,与锥切术 后颈管的长短有关。(4)宫颈发育不良。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宫颈的胶原纤维减少,胶原 / 平滑肌的比率降低致使宫颈维持宫内妊娠物的能力降低。有研究认为,孕期服用 己烯雌酚的孕妇所生女婴发生宫颈机能不全的比例高。可能与己烯雌酚通过胎 盘,影响宫颈胶原纤维的构成有关。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并不一定都引起流产,主要受肌瘤的大小和位置的共同影响。有时 肌瘤较大的也能正常妊娠和分娩,但有时肌瘤很小却能引起不孕或流产。肌瘤导 致流产的机制包括:肌瘤使宫腔变形、刺激子宫肌肉的收缩;肌壁间肌瘤影响子 宫内膜基底层的血供,子宫内膜血循环障碍可导致内膜组织成熟障碍、内膜增生、 糜烂,从而影响孕卵着床

14、发育;黏膜下肌瘤有出血、糜烂甚至坏死,可引起月经 过多,影响孕卵着床。(三)感染因素女性生殖道多种病原体感染均可引起自然流产。能引起复发性流产的病原体 往往持续存在于生殖道,但很少产生症状,这些病原体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胚胎死 亡。生殖道逆行感染一般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常见的病原体有支原体、衣原体、 弓形虫、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性传播。当 解脲支原体感染宫内胚胎和羊膜时,解脲支原体产生的磷脂酶A、C,使细胞膜 中游离的花生四烯酸释放,而后者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必须前提物质,引起宫缩, 导致流产。解脲支原体能在妊娠全过程

15、定位于滋养细胞内增殖,并可诱发相应的 细胞结构的改变,以致于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巨细胞病毒(CMV)和疱疹病毒 (HSV )可引起早期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结构畸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 着丝粒点结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之间具有相关性,即若染色体着丝粒点畸变率增 高,染色体数目变异也随之增多,而染色体畸变是引起胚胎异常的主要原因。若 育龄女性在孕前或孕早期感染上述病毒,可导致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分裂异 常,从而引起流产。此外,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会影响男方精液质量, 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四)内分泌异常内分泌异常所致的复发性流产约占12%15%,主要为妇科内分泌异常,如 黄

16、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严重的内科内分泌紊乱也可 导致流产,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1. 黄体功能不全在内分泌异常所致复发性流产中,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约占20%60%。黄 体中期孕酮值低于28.62nmol/L,或子宫内膜活检与月经时间不同步,相差2天以 上,即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孕酮分泌不足可引起妊娠蜕膜反应不良,影响孕 卵着床发育,导致流产。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在内分泌异常所致复发性流产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58%,其中 有56%的患者呈黄体生成素(LH)高分泌状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多 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主要内分泌特征包括雄激素过高、 LH升高、促性腺激素比例失常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这些内分泌异常尤其是雄激 素和LH升高会导致卵子和子宫内膜异常,影响胚胎着床而导致流产。3高泌乳素血症 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