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端口电路的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27487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端口电路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端口电路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端口电路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端口电路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端口电路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端口电路的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二端口电路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设计二端口网络,并进行Y,Z,T参数的理论分析。二、原理说明二端口网络是电路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路形式。就二端口网络的外部性 能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要找出它的两个端口(通常也就是称为输入端和输出端) 处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由网络本身结构所决定的一 些参数来表示。不管网络如何复杂,总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得到这些参数,从 而可以很方便的来比较不同的二端口网络在传递信号和电能方面的性能,以便评 价它们的质量。其等效电路则如图所示:21122由上式可简化成矩阵:YY = 11YY12YY =11 U1IIIY =TY =fY =f21 U1

2、2 U22 UU 2 =01U 2 =02U =02总是成立的。2221U1 =0当不含受控源时(即满足互易定理)Y21=Y121)Y参数矩阵(短路导纳参数矩阵)I = Y U + Y U11111222)Z参数矩阵(开路阻抗参数矩阵)U = Z I + Z I111 112 2U 2 = Z 2111 + Z 2212由上式可简化成矩阵:Z = Z11 Z12Z 21 Z 22pUpUpUpUZ = 1Z = 2-Z = 1Z = 2-11 I21 I12 I12 I112 =0112 =02I1=024=当不含受控源时(即满足互易定理)气=Z12总是成立的。3)T参数矩阵(传输参数矩阵)U

3、 1 = AU 2 + B (-12)U 2 = CU 2 + D (-12) A由上式可简化成矩阵:(-12)=0(-12)=0B =皇2)u 2=U 2 =0当不含受控源时(即满足互易定理)AD - BC = 1三、实验内容以表格形式说明:二端口网络测量值计算值输出端开路12 =0U (V)1U2 (V)11 (A)AC108.3330.1671.20.02输出端短路U 2 =0U (V)111 (A)12 (A)BD100.4120.294341.4测量值计算值输出端开路U 2 =0U V)111 (V)12 (A)Y11Y21100.2940.3530.02940.0353输入端短路U

4、 1 =0U (V)211 (A)12 (A)Y12Y22100.4120.2940.04120.0294测量值计算值输出端开路12 =0U 1 (V)U 2 (V)11 (A)Z11Z21108.3330.16759.8849.89输出端短路U 1 (V)U 2 (A)12 A)Z12Z 2211=0107.1430.14369.9349.95四、实验分析以下为仿真电路图:五、实验小结1)误差分析实验误差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测量是由于过程中元件的损耗,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差。2)心得体会及其他这次的仿真实验,只基于对二端口网络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 仿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误差是由于在设置电源时没有输入所要的数值, 因此导致结果与计算误差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