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26944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与减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计划总第17节课题捐书活动专用教室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要点探究和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一.二.情境导入三.自主合作探究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课外书籍吗?师:我们现在都有书看,但对于贫困地方的孩子,连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买书了,为了能让山区的孩子们看上书,我们可以吧/、用的书籍捐给他们。(课件出示主题图)山城第一小学发起了一场未山区孩子献爱心的捐书活动。我们从捐书现场获得了那些信息?从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这

2、两个年纪哪个年纪捐的书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写生观察图后回答:三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了:118本、104本、95本。四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03本、109本、98本。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学生估算后汇报:两个年纪差/、多,都超过了290本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师追问:这样还不能比较出大小。你还有什么办法?小结:这种方法法不错,可四.检测提升以用他们的大数与大数比较,小数与小数比较,最后比较他们的总体差值1、出示教材第18页“练五.归纳反思练”第一题先求解第一个问题,估计一 下谁花的钱多,说一说你的 想法。师:那你们能算出来张阿姨 和李叔叔分别花了多少钱 吗?在草稿

3、本上算一算,在 小组内讨论并订正这个结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118比103多15,而104比109少5本,95比98少3本。总体是三年级的多一些。学生回答:李叔叔花的 钱多一些,因为408比295 多100 ,而320与320是相 同的,65比140只少了 70 左右,所以在总数上,李叔 叔花的钱多。这一题还有一个信息就是:满1000元送个大礼包,如果想要得到大礼包,你认为买那三个商品更合适?学生讨论并回答。果。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捐书活动118+104+95=222+95综合竖式(略)=317(本)教学反思: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计划总第18节课

4、题捐书活动专用教室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学;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要点探究和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一.二.情境导入三.自主合作探究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课外书籍吗?师:我们现在都有书看,但对于贫困地方的孩子,连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买书了,为了能让山区的孩子们看上书,我们可以吧/、用的书籍捐给他们。(课件出示主题图)山城第一小学发起了一场未山区孩子献爱心的捐书活动。我们从捐书现场获得了那些信息?从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1、出示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一题先求解第一个问题,估下谁花的

5、钱多,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回答写生观察图后回答:三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了:118本、104本、95本。四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03本、109本、98本。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四.检测提升五.归纳反思师:那你们能算出来张阿姨和李叔叔分别花了多少钱吗?在草稿本上算一算,在小组内讨论并订止这个结果。你府哪些收获?学生回答:李叔叔花的钱多一些,因为408比295多100,而320与320是相同的,65比140只少了70左右,所以在总数上,李叔叔花的钱多。板书设计:捐书活动118+104+95=222+95综合竖式(略)=317(本)教学反思: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课时计划总第19节课题运白菜专

6、用教室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运用连减的肩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教学要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八.课前展小七.情境导入八.自主合作探究师:请看,今天宾馆的工作人员在运什么呢?课件演示(运白菜的情境图)卜而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运白菜”过程中的数学问题。师:注意观

7、察运白菜”过程。师生交流利用秦皇岛旅游的丰富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雄伟壮观、美丽多姿的黄果树瀑布风光,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一开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地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求中去,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师:小朋友,谁能告诉大家,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师:要求还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吗?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能独立列式并解答出来吗?学生观察(1) 850-256-288(2) 850-288-256(3) 850-(256+288)(4) 850-256=594(棵)(5) 256+288=544(棵)594-288=306(棵)850-544=3

8、06(棵)(6) 850-288=562(棵)562-256=306(棵)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九.检测提升十.归纳反思(1)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连减问题”的两种典型思路。让学生明确、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运白菜”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减;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也想来凑凑热闹,带来了两道数学题,小朋友你会做吗?1、课件出示:试一试。(1)436-179-36(2)368-(168+127)师:学会了知识,让我们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你收获J什么?板书设计:运白菜850-256-288850-288-256教学反

9、思: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计划课题运白菜专用教室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运用连减的肩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教学要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八.课前展小七.情境导入八.自主合作探究比较两

10、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一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求还剩多少棵?让学生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棵白菜,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运算顺序上也/、同。引导学生描述从图中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尝试算出得数。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种算法。全班交流,用投影展示,让学生指着讲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九.检测提升十.归纳反思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运白菜”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减;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也想来凑凑热闹,带来了两道数学题,小朋友你会做

11、吗?1、课件出示:试一试。(1)436-179-36(2)368-(168+127)师:学会了知识,让我们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你府哪些收获?学生独立试做两道连减题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全班交流。板书设计:运白菜850-256-288850-288-256教学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课时计划总第21节课题结余多少钱专用教室第1课时教学目标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 .能运用

12、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要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一卜二.情境导入卜三.自主合作探究1 .你们平时都和起生活?谁是和爷爷、奶奶T生活的,你的爸爸、妈妈呢?2 .你平时都帮家里人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3 .你们家里的钱一般都花在什么地方?(买菜、买水果、买米)对,这就是你们家每个月必须要用的生活费。师:刚才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真能干,会帮家里人做许多家务事。老师也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小刚,他也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有f,他踢完球回到家时,看到了奶奶在洗衣生:

13、帮奶奶洗、帮奶奶晒衣服、给奶奶捶背、买台洗衣机、服,这时候小刚会想些什么?我们来看看小刚是怎么想的?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1.寻找相关数学信息:要知道一台洗衣机多少钱?小刚家宿多少钱?十四.检测提升师:要买洗衣机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师:能不能都拿去买洗衣机?师:还要知道什么信息?不能生:还要知道他家每月的生十五.归纳反思师:说的真好,所以像这种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前面是减法,后面是加法,那该怎么办?(生: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对了,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不管九1法在前回,还是减法在前回,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师:我们来简单估一

14、估,每月大约寄回多少钱?生1:把586看成600,412看成400,600+400=1000,1000-750=250,每月大约结余250元。生2:把586看成590,412看成410,把750看成800,590+410=1000,1000-800=200,每月大约结余200元。板书设计:结余多少钱600+400750=250(元)590+410800=200(元)教学反思: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课时计划总第22节课题结余多少钱专用教室第1课时教学目标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要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HT一卜二.情境导入师:你们也算出每月结余248元了吗?很明显,248兀够买一台620兀的洗衣机(生: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