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26539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题目格式要求: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副标题用小四号字)摘 要 (要求:顶格书写并加方框,字体:宋体五号加粗)多媒体不再是传统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是为构造一种新的网络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于教育社会化来说,多媒体网络是一种更理想的传播工具。多媒体本身具有:融合性、非线性化,无结构性、相互交涉性、可编辑性、实时性等特点;同时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又有其特长:利于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多种的形式,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建构理想的学

2、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效果。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关键词 (要求:顶格书写并加方框,字体:宋体五号加粗)多媒体 网络教学系统 资源共享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更多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当今多媒体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词,但人们对于它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它在教育教学方面如何更好应用,未知的因素还很多。一、多媒体的教育特长(格式要求:论文小标题空两格写,字体:宋体五号,加粗)任何一种媒体不管其怎样先进,它只能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能不能促进

3、教育的改革,。应当吸取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及其教育特长,以便更好地在教育领域开发应用多媒体。 1、多媒体的特性 ( 要求:此类小标题空两格写,字体:宋体五号) (1)融合性(要求:此类小标题空两格写,字体:宋体五号)多种符号系统的融合是多媒体的特性之一,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区别于过去媒体符号系统的单一性或复合性。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不是将符号系统叠加,而是具有整体性的融合。 (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因为多媒体是在超文本、,其组合结构是固定的、不变的。 (5)实时性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活动视濒、动画于时间有密切联系,对它们进行呈现、交互等集成处理是实时的。在显示某一主体内容时,其视

4、听信息具有同步性。 2、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WWW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或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多媒体WWW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因为学习者各人需求、学习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不具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和既定学习路径,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路径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四、迎接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教学传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首先必须认清以下问题:

5、 (一)多媒体不等于光盘化。由于人们认为这就是多媒体,因而也就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更完美的形象化教具。 (二)多媒体不是CAI的延伸日本视听教育协会编著的日本教育中的多媒体小史超媒体的开发一节中指出:在超媒体的开发方面,有两种考虑方法:一种是把重点放在超媒体发展的原始起点和特长上,编制无结构的教材的思考方法;另一种是把映像和声音加入迄今为止的CAI的思考方法。然而,如果考虑到超媒体的特长的教育意义,便不用说,是考虑前者的好。我认为它与CAI有两个差异: 1、以不同的教育观为指导CAI延用了传统的教学观,对不同的学习者规定了同一的学习目标,同一的学习路径,采用了同一呆板;(2)。多媒体技术则是超文本

6、、超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只有我们以学习社会化的新教育观为指导,才能构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可以自己控制的学习环境。 (四)构建网络教学系统 要实现整个教学环境的软、硬件的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定规模的校园网络的硬件体系结构;其次应当具备必需的相应的校园网管理软件,要有课件点播系统五、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 而是怎样教。学生不是考虑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怎么学习,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态度。今后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应成为顾问、咨询者、管理者,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只要以全新的教育观为指导,全方

7、位的改革教学思想和方法,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部分格式的操作方法:(表示范例的中间内容省略,正文字数限定30005000字,正文字号为宋体5号。)财团法人日本视听教育协会主编:在日本教育方面的多媒体发展小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25页(尾注的添加方法: 选择文档中要设置“注释引用标记编号”的插入点,然后执行“插入”菜单下的“脚注和尾注”项,出现“脚注和尾注”对话框后,选择 “尾注”,并在编号格式下拉框中选择”,”格式,然后按“确定”。此时插入点处即会出现脚注或尾注的提示编号,随之光标会移到页末或文末处,此时可以在此输入脚注或尾注的具体内容。)(尾注的格式要求:全部居左

8、顶格,注意尾注序号,的添加。)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字体五号字,居左顶格,注意每条参考文献序号1、2、3的添加。不同类型参考文献的列举方式:(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期刊)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网址)http:/ XXXX. XXXX. XX,文章题目,编者或作者。)1、李宝敏、王吉庆: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五期2、谢幼如: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2002年5月,第一版3、http:/,对中小学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金振坤4、http:/,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黄兴无5、钟玉琢、沈洪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