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26522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官庄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意义刘官庄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日照市莒县南部近郊的工业重镇。近年来,刘官庄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小城镇建设,特别是规划确定的道路框架和大的功能分区已基本实现,为刘官庄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刘官庄镇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内、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镇委镇府对小城镇建设空前重视,积极发展小城镇已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措施;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迫切要求改进居住的生活环境,享受城市文明

2、和现代文明;第三,城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构,向着贸、工、农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原有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这就为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城镇规划布局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刘官庄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编制出具有较高起点的城镇总体规划,以科学引导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二、地理位置刘官庄镇位于莒县县城西南部,东邻沭河,西与沂南县交界,南与夏庄镇接壤,北与城阳镇、浮来山镇毗邻,206国道南北纵贯镇区,335省道自镇区北侧穿过,县道

3、刘兰路和莒竹路分别经过镇区中部和西侧。全镇总面积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万亩,辖64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人。三、历史沿革本镇1929年属莒县第一区,1942年属莒中县旺疃区、高坊区,1944年属莒中县沭西区,1951年改称第二区,1955年称竹园区,1958年3月更名李家楼乡,同年9月改名超美人民公社,1959年并为浮来山人民公社,1961年由浮来山人民公社析出而立为刘家官庄人民公社,1962年12月改名刘家官庄区,1971年再称为刘家官庄人民公社,1984年6月更名为刘家官庄乡,1993年4月改称刘家官庄镇。刘官庄镇因驻地刘家官庄而得名,刘家官庄村有清光绪34年立石碑,碑文“增福官

4、庄”,据传,明嘉靖年间张氏建村,取吉祥义“增福官庄”。清宣统二年,刘氏人户兴旺,以刘西光为首改名刘家官庄。镇境内齐家庄村西北有齐家庄汉墓群,墓群环绕在王坟山周围,墓葬遍布在上百亩的丘陵上,尚存大封土墓8座,其中一座俗称“点将台”,墓呈圆锥形,封土高约10米。另外,还有令旗墩墓、蓝家官庄墓和四角墩墓。境内名胜主要有南凤凰山,又名焦原山、峥嵘谷、青泥弄、莒地龙门或横山,在镇驻地南4公里处,东频沭水,海拔1401米,山顶面积约1平方公里,山石为红色砂崖,地势险要,庄子曰:“伯昏瞀人登焦原之山,射蛟百仞之渊,而目不瞬”。中国地名大辞典称“焦原山在山东莒县南40里,亦名横山,又名峥嵘谷,俗称青泥弄。”焦

5、原山东临悬崖峭壁,壁立于深渊,以其险要奇秀闻名,乡人又称为“莒地龙门”,比喻险而难跃。焦原山上有玉皇庙,故碑犹存,山上有银杏树,虽水乏土瘠,但银杏树枝荣叶茂,树高约10米,粗约一围,年代无考。四、规划指导思想根据刘官庄镇现状发展条件,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为宗旨,分析城镇发展的要素条件,制定结构清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总体规划。五、规划原则确立基本实现城镇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用重生态、现代化、高标准的规划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视生态环境,重视基础设施,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按照土地的优化配置和产业效益,调整用地结构,注重研究城镇长远发展需

6、要跨越的门槛,做好总体规划。 六、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4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5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6莒县城市总体规划;7刘官庄镇土地利用规划;8刘官庄镇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及规划纲要。七、规划期限近期 远期 2020年八、规划要点(一)研究刘官庄镇的区域地位,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跨世纪的城镇发展目标和战略。(二)处理好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综合功能。(三)认真研究规划期内城镇性质、规模,确定合理的城镇用地布局,明确城镇的发展方向,建立通畅合理的道路系统。(四

7、)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完善绿地系统,改进环境条件和城镇面貌。(五)增加规划深度,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城镇布局,对旧村改建、近期建设、交通网络等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市场经济形势下城镇建设的新特点。第二章 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与经济发展战略一、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一)地形地貌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西部边界系丘陵,占全镇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它为平原,南有凤凰山(海拔1401米),西有珍珠山(海拔1952米),镇区东临沭河,柳青河自北部入境,向南流人沭河。(二)地质条件刘官庄镇境内地层出露较全,有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三)水文条件1水文地质刘官庄镇除沿沭河西岸为第四系地下水富水区外,其

8、它地区为地下水第四系贫水区,岩性上为亚砂土夹钙质结核,少部分下部夹有细砂和中砂,底板以上覆盖面较薄,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每小时35立方米。2河流水系刘官庄镇主要河流有沭河、柳青河和宋公河等。沭河 亦名沭水,源出沂山南麓泰薄顶,经沂水县境流人,经棋山、洛河、安庄、闫庄、城阳、店子集、刘官庄等乡镇,到夏庄镇东南出县境,县境内全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2平方公里。另,柳青河自北部人镇境,向南流人沭河,宋公河源于公婆山,自北向南流人夏庄镇。(四)气候条件刘官庄镇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历年平均气温121,历年平均降水量8

9、09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182天,多年平均地温143,最大冻土深度40厘米。年平均气压10046百帕,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年最大风频为东北风。历年日照时数平均24505小时,年日照率为55,年平均相对湿度72,历年平均蒸发量16179毫米。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一)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刘官庄镇位于莒县城区南部,是县城城区的近郊小城镇,206国道纵贯镇区南北,335省道自镇区北侧穿过,南距日竹高速公路约10公里,县道莒竹路和刘兰路在镇境交汇,境内交通十分便捷。(二)良好的工农业发展条件刘官庄镇东依沭河,柳青河穿过镇区中部,农业水利条件较好,是莒县十大平原之一,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桑蚕、

10、苹果、蔬菜、药材及花生、豆类等,有莒县“南粮仓”之称。近年来,本镇立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这一目标,依托近城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全力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化进程。刘官庄镇工业经济发达,镇政府围绕“活工、重农、活商”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园区带路域,以路域促园区”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民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制品、翻砂铸造、建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制,被称为“江北吹塑第一镇”。当前,全镇已有12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全年完成出口额480万美元,建设了3000亩的“莒州塑料制品工业

11、园”,规划了3600亩“刘官庄翻砂铸造工业园”, 全镇个体工商户3350户,民营企业430家,从业人员21万人。 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1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109万元,人均纯收入3472元。(三)繁华的商贸市场刘官庄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工业及农产品资源丰富,商贸发达,镇区沿206国道商贸设施完善,西部沿莒竹公路两侧商业繁荣。今年上半年,镇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境内五处农贸市场和七处瓜菜批发市场,活跃了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较好的建设条件刘官庄镇东靠沭河,中依柳青河,沿河绿化葱郁,自然环境优美。镇区地势平坦,已形成了南北工业、中部文教、办公、生

12、活的发展框架,规划结合河、林、路、城特色,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小城镇。三、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1由于规划实施力度不够,镇区建设比较凌乱,功能分区不明确,工业、商业、生活办公混杂,工业布局分散。2城镇布局南北太长,对206国道形成了包围发展的格局。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刘官庄镇城镇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工业和商贸流通,近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远期逐步发展成为莒县南部近郊的辐射力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具有相当规模、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重镇。(二)城镇经济发展战略:1充分发挥刘官庄镇的区位、交通优势,明确其在莒县

13、的地位、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保持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改进投资环境,结合现有的工业基础(吹型工业),吸引县内外、镇内外的人才和资金,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集中布局,形成工业园区。3要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发展商贸流通,加快市场建设,培育专业市场。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以市场为龙头,带动全镇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4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市场农业,真正把农业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综合功能。6实施可持续

14、发展战略,保持社会稳定,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资源,坚持控制和治理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三)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项 目 现状 目标 2020年目标总人口 66000人 67000人 68000人国内生产总值 5亿元 10亿元 20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 28:49:23 25:50:25 15:55:30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3472元 8000元 15000元(四)城镇建设指标体系:项 目 现状 目标 2020年目标城镇人口 15000人 0人 30000人城镇化水平 22 30 44城镇规划建设用地 200公顷 250公顷 360公顷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 120L/日 360L/日城镇人均生活用电量878KWh年 1500KWh年3000KWh年城镇生活燃气普及率 20 60 85城镇集中供热率 0 60 85城镇电话普及率 20部/百人 30部/百人 40部/百人城镇人均公共绿地 53M2 7.5M2 14.4M2城镇绿地率 15 30 40城镇污水处理率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