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26471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初中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全真模拟试卷(二)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人迹板桥霜。苟全性命于乱世,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学而不思则罔, 。伤心秦汉经行处,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日暮斜阳来显示相思之情或别离之苦。请列举一句完整的诗词:写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下面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古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2分)粗制 造 海市n 楼衣衫1nl 繁yn 生息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分)故不错意也 将军身被坚执锐 吾妻之美我者 先帝不以臣卑鄙 4.对下列这音词理

2、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首句中的“驿外断桥边”,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凉和冷落,梅花就在这样的景况下寂寞地开着,无人欣赏,无人怜惜。B.一个“更”字使得在黄昏暮色中的梅花越发显得凄凉无比。C.词的下片礼赞梅花的高洁坚贞、顽强不屈的品格。D.全词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托物言志,咏物而不拘泥于物,刻画梅花的风格神韵,同时也是爱国词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中两个短语的内部结构,使原文句式连贯。(分)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经济的不断衰退。每

3、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A.序号 ,调整后的短语为: B序号,调整后的短语为: 6星期天下午,刘涛同学来到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刘涛不知如何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从作品主题、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三方面向他介绍。(3分)备选书目: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红楼梦简爱雷雨作品 主题 (15字左右)人物形象 特点 (15字左右)阅读感受 (25字左右)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为它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分) 据中国环境报月11日报道,

4、世界银行最近在纽约发布报告称,贫困国家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中,约有/5是因全球变暖等环境因素导致的,有数百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据英国卫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202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约有15万儿童夭折。约有11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26亿人缺乏安全的卫生设施。这导致每年大约有40亿腹泻病例,其中8万人死亡,大部分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 报告提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结论,即癌症与环境状况有很大关系,并指出全球变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报告表示,气候的这种变化加速了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全球变暖也使得部分庄稼产量减少,沿海地区土壤盐化现象加重。标题: 8根据下面的天气预报材料,

5、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提醒(35字以内)。(2分)西双版纳 晴2532昆 明 多云转小雨71 二、阅读分析(共38分)(一)(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6、,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河干:河边。 圮(讲):倒塌。阅:经历。设帐:设立讲坛。柿:木片。河兵:水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分)二石兽并沉焉 尔辈不能究物理 盖石性坚重 求之下流,固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 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山门圮于河果得于数里外11翻译下列句子。(2分)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12.你从这则

7、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分) (二)(3分) 远“水”近“红”我不喜欢水浒。虽然,水浒从艺术上说,结构严谨,语言生猛,主要人物性格鲜明,白描处出神入化,渲染处酣畅淋漓,光是记诵一百单八将的绰号,便能获得极大的乐趣。但是,总的来说,水浒让我产生一种虽敬之宁远的阅读心理。我读水浒,只觉得这本书跟红楼梦大不一样。水浒只承认那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的生存价值,可是一般的个体生命,也就是占社会总人口中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过小日子的小人物,在书里常常是一钱不值的,忽略不计的。梁山好汉开店,是随便杀人剁咸肉馅包包子卖的,除非他们动手杀人以前,及时发现你是江湖上大名流传的好汉,那才会给你解缚,甚或倒头

8、便拜,随之称兄道弟;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客商旅人,那就一定会被不眨眼地剁咸肉泥,即便碰巧他们不缺人肉。不把你麻翻杀死,那他们也会若无其事地把人肉包子卖给你吃,让你成为“人吃人”的一员!至于梁山好汉为了私刑解决一己恩仇,或为了某一具体苦主打抱不平,或为了其哥儿们劫法场,他们除了杀贪官污吏,也会很随意地连带杀掉一些普通的人、无辜的人,像李逵就常常一时性起,挥动一对板斧,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路砍去,那被砍下的头中,恐怕是无辜者的比坏人的要多得多。水浒毫不尊重、怜惜普通的个体生命,读来令我心中闷闷,设身处地一想,便不禁冷汗淋漓作为一名老百姓,落在贪官污吏或恶霸地痞手里固然是惨事,但旅行投宿落在梁山好汉所开的店

9、里。岂不也万分恐怖 周汝昌先生有个观点,认为曹雪芹在艺术构思上受了水浒很大的影响,红楼梦最后也是要为“脂粉英雄”立榜的,不过那是“情榜”。虽然艺术上有这种承继关系,思想内涵上,红楼梦却与水浒大相径庭,红楼梦不仅蔑视皇帝,而且不以成败、也不以出身地位的尊卑贵贱论英雄,在曹雪芹笔下,个体生命,尤其是女奴的个体生命,闪烁着生命的尊严,并且通过主人公贾宝玉之口,公开发出了“世法平等”的呼吁,读来令人深思,使人振奋。当然,水浒比红楼梦要早四百多年,时代不同,我们不好苛求。红楼梦之所以有“人本位”(个体生命本位)的思想萌芽,之所以连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以及偶一闪现的农村纺线女“二丫头”,笔下都充满着呵护爱

10、怜、尊重祝福之情,那是因为时代已经发展到了那一步,而作者曹雪芹又自觉地站到了时代思潮的前列。我经常翻阅红楼梦,一再反刍,好比是终身好友,与之亲密无间,而对于水浒,我懂得那是一本必读书,是一种不能不知晓的常识,好比是随时可去求教的严师,就我这个体生命而言,远“水”近“红”是一种性格的必然吧!(选自刘心武春梦随云散,有删改)3对本文题目“远水近红”中的“远”和“近”怎样理解(2分)答:14请简要概括第段中作者对水浒一书的评价者又用了论证方法来证明上述观点。(分)15.第段中为什么说我“设身处地一想,便不禁冷汗淋漓”(2分)答: ;接着,作者又用了 论证方法来证明上述观点。16.阅读第段,概括在思想

11、内涵上,红楼梦超越水浒主要体现在哪里(不超过25字)7文章中提出,红楼梦具有“个体生命本位”思想萌芽的原因是什么(摘录文中原句回答,2分)答:18第段中“反刍”一词本来是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这里指。(1分) (三)(15分) 你遗失感动了吗何爱兰 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吗” 他们就像回答明天有没有劳动课一样爽快,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那么,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

12、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有嘴快的孩子回答。 还有的孩子在沉默。 是这个世界变得冷漠,还是他们的年纪尚还稚嫩或许是,我们一向都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以致他们渐渐丧失掉感动的能力我们都不心惊而成人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已经不会感动 我的心,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毫无记忆,又是多么遗憾。 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

13、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人力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走回巷口。半天,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好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那次,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杀。 2岁时,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子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我,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是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了课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 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不久前,又在“感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