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26461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及答案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 - 好资料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1995 年经人大审议通过并实施。2.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中的各级教育关系包括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5.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6. 教育法律规范一般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7.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8. 教

2、育法律关系可划分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和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两大类。9.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与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聘用关系被列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10. 人身权可以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11.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12. 教育民事争议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 就涉及教育事务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所发生的争议。13. 人们俗称的 “打官司 ”在法律上叫做 “民事诉讼 ”。14. 人们俗称的 “民告官 ”在法律上叫做 “行政诉讼 ”。15. 国家机关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军事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16. 教育部是最高的国家教育行政机关。17.

3、 教育行政行为有成立要件、合法要件和生效要件。18. 教育行政行为的程序有步骤、顺序、期限和方式。19. 教育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可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20. 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是教育行政处罚中被处罚者的权利之一。21. 教育行政确认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依法对教育相对人的资质、条件、资历等进行甄别并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22. 教育行政侵权赔偿的程序有:附带程序和单独程序。23. 目前我国的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主要实行校长责任制。24. 校长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有:撤消行政职务、行政处分、罚款、刑事制裁等。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

4、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 的社会地位。 ”27.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8.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 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29. 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30. 教师有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的权利。31. 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都称

5、为中小学教师。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81 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33. 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受教育者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36 条规定: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 - 好资料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36. 在年龄方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18 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以及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7.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38. 根据法律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39.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 10 规定: “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41. 不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42. 受教育者的民事违法多数表现为侵害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同学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43. 教育法律关系其他主体主要包括国家机关、 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44. 我国的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45.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行政处罚主要包

7、括拘留、罚款、警告等。46.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和开除等方式。47. 在校园内非法摆摊设点属于违法行为。48. 在学校内部或周围结伙打架斗殴、调戏女学生均是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49. 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财政性质的预算外教育经费以及社会教育捐款、集资款和学生所交的学杂费等。50. 违法向学校收取费用,教育法律关系其他主体应承担法律责任。51. 只有制定和实施教育法,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法制。52. 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针对特定事项和特定的教育行政管理权限,适用教育法

8、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53.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 “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54. 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从属性、灵活性、主动性和强制性等特点。55. 教育法律监督主体从性质上可分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56. 社会监督包括共产党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8. 只限于教育部门内部专职机构和人员对教育机构自身的审计统称为教育审计。59. 行政监察权包括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60. 实行教育法律监督,是依法治教,实现教育廉政的保证。61.

9、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62. 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63.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64. 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65.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66.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67. 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68. 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9.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

10、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70. 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 、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 放。二、单项选择题更多精品文档学习 - 好资料1. 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教师资格条例第 20 条规定: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 教育行政机关要求特定的被管理者履行义务的权利称为命令权。4. 知识产权是指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受本级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

11、政机关的双重领导。6. 教育行政侵权赔偿义务机关在受理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赔偿与否或者赔偿多少的决定。7.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机构。8. 学校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总务管理等。9. 国家教育教学标准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条件等规定的必须达到的一般 标准。10. 侮辱教师是指公然贬低教师的人格,破坏教师的名誉。11. 凡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均不得从事教师职业。12. 教师应当服从和尊重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13. “教育机会均等 ”已被纳入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14. 国家通过 “希望工程 ”、 “春蕾计划 ”等资

12、助方式,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新获得 受教育的机会。15. 与教育者相关的法律争议主要是教育民事争议和教育行政争议。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41 条规定: “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 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7. 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规范,构成犯罪,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教育刑事法律责任。18.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 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危害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9. 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罚款、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的非法财物、责令停止办学、暂扣或吊销办学许可证等。20. 教育法律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各种主体对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检

13、查和督促。21.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22. 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三、多项选择题1. 教育法律关系和任何法律关系一样,均由 主体、内容、客体 三大要素构成。2. 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有教育规范制定权、形成权、命令权、处罚权、强制权、监督权、裁决权。3. 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内容为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4. 教育行政处罚中被处罚者的权利分别有知情权、陈述权、辩解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5. 教师的权利的内容有:科研学术活动权、

14、教育教学权、管理学生权、民主管理权、报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6.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辞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体罚学生,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7. 解决教育争议的途径主要有:协商、调解、申诉、行政复议、诉讼和仲裁。8. 受教育者的教育违法可分为三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9. 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政府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等。更多精品文档学习 - 好资料10.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等。四、 判断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一部教育单行法律。 2. 依法治教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而且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3.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与教育活动无关的民事活动,均受教育民事规范的调整。5. 教育行政机关只受上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的领导。6. 教育行政机关不能独立承担其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7. 学校名称应当确切表示学校的层次、类别。一般不得冠以“中华 ”、“中国 ”等字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