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26454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标题音乐是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其渊源可上溯至十六世纪以前.十九世纪上半叶标题音乐因欧洲浪漫派音乐家的提倡而盛行。标题音乐的名称也于此时产生.重要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等 标题音乐比起无标题音乐来,由于它的表现力的尖锐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更易于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因此它在器乐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非标题音乐这类器乐作品没有指示乐曲具体内容的文字标题,而只用YRI” t ”_bank” 曲式名称如:“奏鸣曲”、“赋格”、“变奏曲”等作为曲名,或用乐器体裁名称如:“前奏曲、“练习曲”、“小步舞曲”等作为曲名。由于同名的乐曲很多,为了有所区别,就加

2、上乐曲的开始调名,例如大调奏鸣曲、e小调交响曲”,或者再加上作者创作此种体裁的作品的编号,例如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肖邦的夜曲作品第九号之二等。 非标题音乐在创作时,没有用音乐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意图,而只求通过音乐艺术来抒发某种主观情绪,表现某种精神意境,甚至主要着重音乐艺术本身的音响美和形式美的追求与体裁风格特征的体现。因之很难加上名副其实的文字标题。有的作者不愿借助于文字标题来说明乐曲的内容,而只希望欣赏者自己去心领神会。所以只以曲式名称或音乐体裁的名称作为曲名,而不设标题。二。第三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虽然有标题,但为什么不是标题音乐?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第三交响曲和

3、第五交响曲的创作背景。第三交响曲:熟悉世界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拿破仑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并没有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复帝制,自己当上了皇帝。更加丑陋的是,在加冕典礼上他自己为自己戴上了皇冠。这种背叛革命的行为,使得所有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这个消息传到贝多芬这里的时候,作曲家已经完成了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并且特意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此刻,当得知拿破仑如此卑劣的行径之后,简直无法表述自己当时愤怒的心情,贝多芬冲动的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经过了这次打击,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好感似乎一下子

4、烟消云散了,据说为此还病了一场,所以也就耽误了第三交响曲的发表。一直到184年4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10年总谱出版发行,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虽然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第三“英雄”交响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从“伟人”变成了“叛徒,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伟大.虽然这是为拿破仑而作的交响曲,但是其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这部长达0多分钟的作品,可以说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

5、这部作品的内涵应该是广义而非狭隘,应该是宏观而非微观的。包括专业乐评家都对很多细节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交响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题、自由气息,是这部交响曲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贝多芬曾经说过,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不难看出这部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事实上,最初公演的时候,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英雄的与众不同!正是在这部大作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

6、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一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承认第三“英雄交响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也正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始趋于成熟,也走入属于他自己的轨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产生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英雄!一个里程碑!第五交响曲: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5至08年。贝多芬在1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48)的信中

7、,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

8、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

9、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综上所述,第三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虽然有标题,但不是标题音乐,因为标题音乐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去听赏的器乐作品。“program为“纲领”之意,不是指题目。F。李斯特给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作曲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事前指出全曲的诗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标题音乐可以根据作曲家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如H。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也可以取材于文学、戏剧和美术等作品,如.柴科夫斯基依据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创作的交响诗里米尼的弗兰契斯卡、柏辽兹依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创作的管弦乐序曲李尔王;李斯特的交响诗匈奴之战则受德国画家W。von考尔巴赫的壁画的启发。因此,第三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是非标题音乐。希望此文档对您有帮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