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26272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案例(数学)调查统计活动一一“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天河区华康小学 何燕【活动背景】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 地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 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 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 调查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 据说话的态度。【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调查统计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统计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现实意 义,

2、学会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议使用时间】五年级第二学期。【表现性任务】“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任务与指导语:1、独立向周围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都喜欢哪些类型的电视节目,并作好原始记录 (表 2)。2、小组合作,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制成小组调查结果统计表(表3)。3、针对你们小组的调查结果,独立阐述以下两个问题(表4):(1)从调查统计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2)将你对该信息的看法写下来。4、仔细阅读表1,认真、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组员的互相评价。(表5)附:表1:评价指导A级水平B级水平C级水平D级水平情感与态度兴趣大,积极 主动参与整个活动 过程。自觉

3、克服困 难,有成功体验。有兴趣,大部 分时间积极主动。 能在别人的帮助下 克服困难,有时有 成功体验。兴趣较欠缺,但能按要求进行调 查统计。有时能在 别人帮助下克服某 些困难。对活动无兴 趣,采取应付的态 度,随意编造数据。过程与方法活动步骤明 确,条理清晰。统 计方法正确、简便, 统计效率高,合作 精神强。活动过程条理 基本清楚,统计方 法正确,有效。多 数时间能较好合 作。活动步骤较清 晰,统计方法有不 当之处。能与人合 作。活动步骤不明 确,统计时错误较 多,欠合作精神。结果数据真实,记 录很清楚,能对数 据作出合理的解释数据真实,记 录基本清楚,能对 数据作出较合理的 解释数据真实,记

4、 录有部分不清楚, 能对数据作出自己 的解释捏造数据,记 录不清楚,对数据 难以作出自己的解 释表2:个人的原始调查记录表查结果栏目、合计男生女生家长(男)家长(女)新闻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文艺节目动画片其他表3:小组的调查情况统计表数栏目男生女生男性女性新闻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文艺表节目动画片其他|表4:我的看法我从统计表中获得的信息我对这个信息的看法#表5:评价记录表自评小组评表现(语言描述)等级$寄语与期望【活动程序】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调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原始数据。2、利用课堂上的35分钟时间:(1)学生小组合作,将每个组员的数据合计,填写本小组的统计表。(2)根据本小组

5、的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独立的分析,并对自己的看法作出说明。(3)学生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表5中。3、课堂上的最后5分钟,教师进行活动的总结。【实施情况及反思】情景一:在独立调查阶段,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踏踏实实地进行了 必要的调查与统计,获得了真实的数据。但从学生的反映中可以得知,其中也不 乏那些根本没有调查、胡乱编造数据之人。反思一: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常常依据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决策, 因此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决策的正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学生限于生 活经验的限制,往往不能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上面的情景使我反思,并认识到: 1、以往在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

6、时,虽然注意到统计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联系,但 在使学生感受统计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知道统计的数据是不可以随意编造和涂改 的这一方面着力不够;2、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调查统计类的表现性任务以及开 展这类数学实践活动时,应更多地将调查统计与某种决策相联系,才能真正地让 学生在“做数学”中体会到调查统计求真求实的重要性。情景二:活动开始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较多小组的成员都是“各自为政”, 只是将自己的数据抄上去。于是不得不叫大家暂停,教师再一次说明小组的统计 表应怎样填写。反思二:上面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活动的有效性。究其原 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任务中的表格3 (小

7、组的统 计表)的填写方法,未能交待得很清楚;二地相当部分学生也未认真理解指导语 的含义,导致部分小组不知该如何填写本小组的统计表,误以为是将自己的原始 记录表中数据抄上去即可。其实,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心理和经验的限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很可能是 比较片面、比较不成熟的,因此教师在制定指导语和讲解任务的要求时,要力求 清楚简洁,适应该年龄段的学生,便于学生理解。任务的要求是否明确、易于让 学生掌握,直接关系到表现性评价的成功与否。同时,从该情景中也促使我发现, 在设计好表现性任务之后,最好应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任务的内容 和要求,观察他们在理解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征询他们的意见,以进行进一

8、步的 修改,待形成比较合适的初稿后再予以小范围实施。情景三:在小组合作填写小组的统计表时,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的方法 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采用“一人报数,其余人记录;全体组员报完数后大家再 一起加”的方式。能用合作分工的方法统计本组的总数据的几乎没有。反思三:针对上述情景,活动结束后有老师提出:活动的有效性太低,学生 未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教师未在方法方面进行相关的指导。但我认为:在表现性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做的是一个组织者和调 控者,而非方法的指导者。在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主角, 学生的表现如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自评与小组内互评)以及教师 的总结反

9、馈加以指导,但不是在活动进行时告诉学生你应该怎样做效率才高。相 关的方法指导应放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反馈环节,效能应体现在下一次活动中, 这也才能体现出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促进学生思考与实践、在思考与实践中反思、 发展。在开展表现性评价时,如果学生表现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其实 也在提示教师: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及时调整自身平 时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情景四:学生在小组合作统计时计算速度相当慢,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最 后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对信息的阐释、自评、组员的互评等都显得比较匆忙,并 且教师已没有时间进行活动的总结,只好放到第二天的早读再总结。反思四

10、: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比较费时费力的评价方式,因此在活动时必须给 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实践、反思、评价。在本活动中由于教师高估学生的 计算能力,未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所以在计算时浪费了相当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既使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也干扰了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导致在表现性评价 中占重要地位的自评与互评的效果都难以得到保障,教师的及时反馈也难以落 实。【结语】在多次的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学习 习惯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从内涵上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息息相通。尽管 它有着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老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等不 足,但在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引进它,将它作为现有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制度 的一种补充,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教师发 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而这些又有力地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刘兼、孙晓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5月第1版。2、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一一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周卫勇主编,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