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26189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讲义(共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一、教材考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年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1.章节及考情分布:第一部分:会计基础部分(17章)第二部分:会计实务部分(817章)第三部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档案(1819章)会计基础2006年2008年考情分析章节200620072008总分平均章节目录第01章91473010 总论第02章00111 会计科目和账户第03章335114 复式记账第04章559196 会计凭证第05章2105176 会计账簿第06章00110 账务处理程序第07章51283 财产清查第08章62193 库存现金的核算第09章427134 银行存款的核算第10章9121

2、63712 存货的核算第11章1513124013 固定资产的核算第12章1266248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第13章764176 往来款项的核算第14章00110 长短期借款的核算第15章4111165 所有者权益第16章1311153913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第17章644145 财务报表第18章00110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19章00221 会计档案合计100100100100 结论:考情分布,前7章占30分左右,中间计10章占70分左右,后2章很少。重点章节:总论、凭证、账簿、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往来款项、收入费用利润核算、财务报表。2.教材变化第1章总论删除第

3、1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4章会计凭证新增第2节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举例新增第3节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编制举例第6章删除汇总记账凭证的内容第10章删除 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第16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1节删除 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第2节删除 产品生产成本的内容第17章第1节删除财务报告的编报要求第2节删除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具体方法第3节删除利润表中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二、考试题型2008年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试题题型1.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判断题(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误的扣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为零分)

4、分布在每一章,重点章节、非重点章节的重要考点。4.简答题(共10分)前七章基础部分出一道,中间10章实务部分出一道。5.分录题(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共40分)出自第7章第17章。6.账表题(根据所给资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甲材料明细账,共10分)新增凭证的填制需引起关注。三、学习方法1.听课重点永远是重点。2.重点掌握,全面学习教材。3.多做练习。第一章总论考情分布平均分为10分,重点章,除分录题、账表题外各种题型皆有可能。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多选)第一: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属于管

5、理范畴。第二:会计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第三: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第四: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区分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唯一计量单位。(判断)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各项经济业务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才能够汇总和记录,但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例1】(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答案错提示: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狭义的会计仅指财务会计。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1.定义: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

6、信息。2.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单选)3.基本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判断)(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4.四个环节:(1)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2)计量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4)报告是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5

7、.具体方法:(简答)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例2】 (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答案B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监督职能。【例3】(简答题)简述会计核算七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基本程序。(历年考题,6分)答案会计核算七种方法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确定的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登记账簿,按照一定

8、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财产清查,并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二)会计监督1.定义: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2.特点:(1)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3)监督依据包括合法性与合理性两方面。(三)两者关系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相关而可靠的会计资料是会计监督的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参与管理的作用。【例4】(判断题)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

9、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答案错三、财务报告目标(一)分类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基本目标: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二)企业会计准则界定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2.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三)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内部经营管理者。【例5】(多项选择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

10、以反映企业的( )。A.成本费用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D.现金流量答案BCD四、会计对象(一)一般含义 (单选)1.会计的对象一般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凡是特定主体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3.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和资金运动。(二)企业会计的对象: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即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环节。1.资金投入。(债权人和投资人)2.资金循环与周转。(1)供应过程。(采购材料价款及采购费用)(2)生产过程。(投料、支付工资、设备磨损)(3)销售过程。(增值货币)3.资金退出。(交纳税金、偿还债

11、务、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多选)【例6】(单项选择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答案C【例7】(判断题)凡是能够以数量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答案错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多选)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单选)要点1: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

12、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要点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判断)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例8】(判断题)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答案错【例9】(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错【例10】(单项选择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

13、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答案D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会计处理方法。(单选)【例11】(判

14、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答案错【例12】(多项选择题)会计中期包括( )A.月度B.季度C.半年度D.年度答案ABC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核算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判断)二、会计记账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单选)1.定义:权责发性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2.根据权责发生制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