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26051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环境变化与儿童健康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children health杨振东1王晓茵 2(1.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宜昌443002; 2.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沈阳110004)摘要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在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环境的污染,直接威 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简述了大气平流层臭氧消耗、全球气温变暖、合成化学物质污染、全球化使物品和 人口流动给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的威胁,并初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变化, 全球环境 儿童健康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基本完成,正在步入信

2、息化 时代,而发展中国家已经或将要进入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化、现代农业化建设,城市化进程也 在加快。人类几乎在所有的领域影响着大自然系统,从显微镜所看到的微观世界到宏观的宇 宙天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工业、农业现代化和大量合成化学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的然烧,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农药和杀虫剂、除草剂的应 用,极大地满足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交通技术和运输工具也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 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移动的物流(包括货物、食品等)、信息、人口等以及全球各国经济 发展的高度融入和依赖,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大 气质量的变化,这些给

3、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威胁。本文仅从环境污染的宏观角度,谈谈从大气平流层臭氧消耗、全球气温变暖、合成化学 物质污染、全球人口和食品物质的流动等方面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1、儿童最容易受到环境不良变化的威胁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有毒化学物品、生物学致病物质可构成对健康的直接 威胁。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吃的食物多,饮水也多,6 月龄的儿童其饮水量 按公斤体重计算平均为成人的7倍,15岁儿童平均比成人多吃34倍。他们的心跳和 呼吸都较成人为快,因此要消耗更多的氧,如遇被污染的空气则对他们更为不利。他们的神 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认识能力差,即使遭遇危险环境也可能不知退避

4、。另外,其身体各系统 尚未发育完全,如肝脏的解毒功能、代谢系统及肾脏排除毒素的能力也较差等。这些使儿童 在环境污染中面临比成人更大的风险。环境污染对儿童也可能造成长期的影响,如暴露在户 外污染空气中的儿童,某些有肺发育缺陷和肺功能不良者,成年后可能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肺 部疾病。早年暴露于化学神经毒物质、免疫毒性物质、或内分泌裂解物质的儿童,成年后 可能发生与早年接触毒素的相关疾病2。2、大气平流层(同温层)臭氧消耗在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大气中约90%的臭氧(0丿,其中离地面2225km的地方臭氧 浓度最高,被称为“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波长30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 一部分中波紫外线

5、(UVB)和全部的短波紫外线(UVC),还可以防止过多的热量到达地球, 以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这种紫外线辐射过多可损害生物的DNA和重要的生物学系统, 如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使皮肤癌、皮肤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白内障的发病机率增加, 还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减弱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保护作用,这对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全 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另外,UVB暴露的增加还会对地球上的陆生和水生生物产生广泛的有害效应,如穿透到 海水下几米深处的UVB增多会毁坏和耗竭浮游生物一水生生物食物链的基础。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溴氟烷烃类(哈龙)、CFC (氟利昂,宣氟氯烃)等物质,当他 们合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

6、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氯和溴自由基(Cl- 和Br-),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个Cl-可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从而 破坏了臭氧产生和消耗之间的平衡,使大量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达地面。人们把这种破坏臭氧 层、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0DC),其包括下列物质:CFC、 哈龙、四氯化碳、氯仿、溴甲烷及多溴氟烃等。CFC完全由人工合成,而被广泛用作溶剂、 冷却剂、喷雾噐推进剂、发泡剂(如用于快餐盒),其在大气中的寿命约为50100年,早 在20世纪80年代空气中的CFC就增加了 50%。美国有资料统计,在19731995年间,在1519岁的人群

7、中,皮肤癌、皮肤黑色素瘤 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6%,总数增加了 85%】3。这些合成化学物质无疑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对 儿童健康来说是一个直接并逐步增高的威胁。3、全球气温变暖在 20 世纪 ,地球表面的温度平均升高了 0.60.2OC,21 世纪预计温度会升高 1.4 5.8oC。大气平流层的温室效应气体的释放加速和增大了地球变暖的倾向。温室效应气体包 括二氧化碳(CO2)、甲烷和CFC等。从历史上看,1800年以来,短短的200多年来能量物质 的使用提高了 100倍,全球CO2平均浓度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360ppm。 大气中CO2气体持续升高使地球表面温度平均升高

8、了 0.60.2oC,海平面上升了 1025cm。 全球气温变暖可使热相关性死亡人类数增加(主要是中暑和热辐射病)、空气污染性疾病增 多、水源性疾病增加、细菌源性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如台风、风暴雨、干 旱、洪水)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升高4。热相关性疾病易使老年人、体弱者及幼小儿童受到攻击。采用空调器来防止这类疾病的 发生,如用化石燃料发电、用CFC致冷,则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和室外污染。儿童尤易受 到污染空气的伤害(如呼吸次数快、活动量大、户外活动时间长及玩耍时的污染),空气中 的微粒物质、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增加会使儿童急性哮喘发作的危险性升高。暴风雨、洪水 均可污染水源使水源性

9、疾病如痢疾、伤寒、霍乱、疟疾等发生。全球气温变暖也促使生物病 原性疾病增多,因为气温的升高,加速了疾病传播媒介的生命周期,缩短了包括寄生虫在内 的传播媒介的孵育时间,延长了传播季节。气温的变化,也将改变疾病传播媒介对不同地区 和海拔高度的适应范围。对许多疾病传播媒介来说,就意味着这些传播媒介有更大的分布范 围,加速并扩大了这些传媒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除疟疾外,乙型脑炎、登革热发病率也 升高,即使是普的感冒、流感、肺炎的发病率也会增加且在全球上的地区分布也可能发生变 化。婴幼儿最易受到上述环境变化的伤害,如每年全球死于疟疾的100万人群中,以5岁以 下儿童为多。在非洲04岁儿童疟疾死亡率为15

10、岁以上人群的70倍。儿童还是最容易受 到痢疾、伤寒攻击的对象。温室效应使海水平面升高会破坏海滨地区,据估计到2100年,海平面会上升约50cm, 这会引起全球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如南亚孟加拉地区约四分之一会淹没,迫使15 30的人群迁移,海平面的上升也破坏了污水和废物处理系统,引起毒性和感染性致病因子 的扩散,海水倒灌时影响到海岸地带地下水以及与之相通的河流、湖泊的水质安全。水的含 盐量增加,促使农田盐碱化,养殖鱼业的水域及靠自然潮汐帮助而进行的鱼苗孵化也会受到 严重干扰。4、合成化学物质的污染自二次第世界大战以来,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达86,000余种,其中约75%接受过低毒 或无毒试验,

11、有的化学产品的产量很高,在年产量高达250 吨的产品中,仅有不到 45的 化工品接受了基本的毒理学试验,不到10%的产品接受了人体发育毒性试验,不到1%接 受了神经发育毒性试验。在工业化国家,那里的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已相对减少,但有出 生缺陷的发生率增高,如尿道下裂、出生低体重、发育迟缓、皮肤色素异常,神经系统发育 不良以及儿童肿瘤增多的倾向可能与接触有毒的化学物品有关5。4.1、水质污染近年我国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污染环境的力度,但饮水卫生还是令人担忧,有毒的工业 废弃物的排放、农业化肥和杀虫剂、除草剂的应用、生活垃圾的增加都对江、河、湖、海水 资源及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不卫生的饮用水成了饮

12、水的另一个问题。缺水和饮用水污染 造成了所谓“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水荒,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类 健康也构成了威胁。水中加氯消毒法是2 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健康功业,消除了伤寒、霍乱、 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当用于消毒的氯与水中的腐植酸或鞣酸发生反应后会生成 三卤化甲烷(Trihalomethanes, THMs), THMs包括氯仿和其它含氯的化合物,饮用含 THMs的水与胆囊癌、直肠癌的发病有关。4.2、硝酸和亚硝酸盐类硝酸和亚硝酸盐类污染水源是因为使用化肥和农村化粪池渗露进入水源的结果,在人类 的食物中,饮水中的硝酸盐类是次要来源,影响不大,但对人工喂养的婴儿用含

13、这类化合物 的水来配制奶方则有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体征和症状的风险。如小儿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 20%,应劝其父母将小儿远离暴露区域,如有更高水平的高铁血红蛋白,则要用100% 的氧或用1%的亚甲兰(Methylene Blue,美兰)用5%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注射治疗。4.3、内分泌样物质自然环境中的内分泌样物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拟态激素(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多数裂解作用为雌激素,天然发生的植物裂解作用是植物雌激素如拟 内酯、金雀异黄酮。三叶草病就是放牧的羊吃了含有拟雌内酯的红三叶草引起的。聚氯联(二)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家

14、族有200个以上合成化学 物质,其是有110个被取代的氯原子的二环有机油类。它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使之在土圵 和水中广泛分布。1979年中国台湾曾有被PCBs和二噁英(亦为PCBs分解后的副产品) 污染的食用油出售,19851992年对曾食用过这些油的妇女生育的128名儿童调查显示, 这些儿童在运动能力、智力、神经系统发育方面均有障碍,与同龄儿童比其阴茎小,且存在 多动症、行为障碍等异常。PCBs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PCBs、二噁 英还可致癌。4.4、避孕药和预防流产的药物人工合成的用于妇女避孕和预防流产的乙烯雌酚(DES)可诱发阴道癌和子宫癌,服药 妇女所生孩子可发生生殖道

15、畸形,还可导致早产和新生儿死亡。4. 5、杀虫剂的运用杀虫剂是一类用于预防、杀灭或减弱有害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亦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或 脱叶,包括农药、昆虫防护剂、杀真菌剂、灭鼠剂、除草剂等。其分类主要为有机磷酸盐、 有机氯、除虫菊以及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等等。由于杀虫剂施用后可持续存在于环境中,并被 集中到人类的食物链系,因此有较大的潜在危险甚至引起急性中毒7。违规滥用高毒有机磷 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以及氧化乐果等类杀虫剂,造成的蔬菜污染的问题尤为严重。中国预 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专家对河北省某地农药残留问题作了10年追踪研究,蔬菜中的残留 农药的种类和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年广西一所中学

16、还发生了因食用甲胺磷污染的 蔬菜造成332人中毒的事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化学物质外,各种重金属(如汞,铅)8、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滥 用的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植物生长素和食用化学色素都是食品污染的重要因素,威胁着人 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安全。5、全球化使人口和食品流动全球化使人口和食品发生跨地区、跨国家的广泛流通,疾病传播媒介的蔓延及其它传 染性疾病的传播也因全球化而进一步加剧。典型的例子是2003 年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 炎(SARS).最近仍在韩国发生的禽流感以及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疯牛病(牛 海绵状脑病),很快通过全球化在世界各地一些国家传播开来。由动物传染给人及其它动物 的疯牛病,是因为使用了屠宰场被疯牛病原污染的牛羊内脏、骨头等生产的“肉骨粉”所致, 该病首发在英国并通过全球化的物质、食品流动传到了其它国家和地区。传染性疾病包括HIV (艾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