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255641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铁路围岩分级判定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分为级,数值越小,围岩稳定性越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 70-2004)中有关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对原有规范规定做了重大的修改。(1)新分级方祛与工程岩体分级标准靠拢,以该标准中地下工程岩体分级方法为基础,将隧道围岩分类更正为围岩分级。(2)采用定性划分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工程岩体等级划分。(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包括岩石隧道和土体隧道的围岩分级。(4)在新编分级方法中引用了现行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中关于土体围岩分级的规定,将公路隧道围岩分成6级,级别序次由高至低,称谓为I级、级、级、级、V级和级。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围岩

2、级别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单线)围岩弹性纵波速度vp(km/s)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I硬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6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4.5II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呈大块状砌体结构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3

3、.5.5软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呈巨块状整体结构III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塌2.54.0软质岩(Rc5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严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呈大块状砌体结构IV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

4、)已基本被破坏。呈碎石状,压碎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1.53.0软质岩(Rc5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土体:1.略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及砂性土。2.黄土(Q1、Q2)。3.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1和2呈大块状,压密结构;3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围岩级别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单线)围岩弹性纵波速度vp(km/s)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V石质围岩位于挤压强烈的断裂带内,裂隙杂乱,呈石夹土或土夹石状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1.02.0一般第四系的半干硬至硬塑的黏性土及稍湿至潮湿的一般碎石土、卵石土、圆砾、角砾土及黄土(Q、Q4)非黏性土呈松散结构,黏性土及黄土呈松软结构VI软塑状黏性土及潮湿的粉细砂等黏性土呈易蠕动的松软结构,砂性土呈潮湿松散结构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塌至地表1.0(饱和状态的土1.5)小导管注浆参数Q=R2hn(1+) 式中:Q注浆量(m3); R浆液扩散半径(m); h注浆空隙充填率; n地层空隙率; 地层空隙充填率; 浆液损失率,一般取1030%。各项参数自己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