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252849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1)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教学中涉及的理论、观点的讲解说明。如:改革是诸侯国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要强化各诸侯国改革的内容、作用;诸侯争霸

2、的作用,要强化辩证地看问题,既要认识事件的消极影响,又要认识事件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春秋争霸开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画出春秋争霸七国和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形成春秋争霸七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在教师的提示下,尽可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前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4重点:齐、晋称霸。 5.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

3、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春秋争霸: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 4.在公元前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

4、: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

5、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 一、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二 新课标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竞学 教具:多媒体 历史填图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通过齐桓公、晋文公

6、、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的优良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认识到战乱纷争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晋文公争霸;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 【教学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作用 思考:西周分封制埋下的历史后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flah动画: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组织学生讨论: 1这个片子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烽火戏诸侯) 2.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讲的一个什么故事相似(狼

7、来了) 3.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 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烽火戏诸侯和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西周灭亡后,东周开始。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又将向我们展开怎样恢弘的历史画卷呢”导入第课学习。 公元前46年 公元前75年 公元前21年 公元前70年 春秋 战国 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自主预习: 学生自学课文30-32完成以下问题: 、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等。 3、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通过看课本P3P4完成以下问题 、说出战国七雄: 5、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6、请你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故事成语。 四、合作探

8、究: 一、春秋五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年) 、展示史记资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学生读材料,概括出春秋时期的特点:周王室日益衰微和诸侯争霸。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什么关系” 2、观察课本31页春秋争霸形势图,回答“从图上看,当时有哪些比较大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出现与哪一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最先成为霸主的是谁”让学生明确诸侯国的位置,回忆分封制,由第一个霸主转入齐桓公称霸的学习。 【师】“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1、自然条件: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齐桓公 、 根本原因: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首霸 3、 方式手段:“尊

9、王攘夷”,策略正确 的原因 3、【师】何谓 “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处 (指导学生阅读“尊王攘夷”的注解。) 【生】答略 【师】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 4、【师】“你知道哪些有关管仲的故事”(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过渡齐桓公称霸为诸侯国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5、教师引导晋文公怎么样成为霸主的 学生回答晋文公上台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后来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6、【师】对!这场战役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 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纷争教

10、案优秀范文大全三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

11、国的历史特点导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0年至前4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0年-47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75-22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