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25262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我会选。(1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分)A.酬谢(chu) 崩塌(t) B.好歹(di) 依偎(wi)C.执拗(li) 牺牲(x) D.泰山(ti) 珊瑚(shn)2.下列句子中的“顶”的意思与“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一句中的“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王母娘娘发誓要给织女顶厉害的惩罚。B.种子的嫩芽把土顶起来了。C.他听了妈妈的话很不满意,就顶了她几句。D.这头牛时常顶人。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

2、/几万/条。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4.下列故事中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2分)A.田螺姑娘 B.八仙过海C.神笔马良 D.将相和5.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3分)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否定或讽刺(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2)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 )(3)像他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以免危害社会。 ( )6.关于缩写故事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缩写故事的主要方法有摘录、删减、概括和改写。B

3、.缩写时注意上下文的过渡,文章语言要通畅,衔接要自然。C.缩写时要把握主要事件和主要材料,删掉次要事件和次要材料。D.只要把长篇的故事写成短篇的故事就可以了。二、我会写。(26分)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6分)(1)成为“jio din( )”人物后,他hu hn( )不已,发誓再也不说hun hu( )了。(2)妈妈再三dn zh( )他,yu yn( )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zhn x( )生命。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2分)饮水( )( ) 无拘( )( ) 怒气( )( )气急( )( ) 孤掌( )( ) 直言( )( )富丽( )( ) 恋恋( )( )(1)虽

4、然天上( ),但织女不喜欢,她喜欢人间( )的生活。(2)“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以用成语“( )”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以用成语“( )”表示。3.按要求写句子。(8分)(1)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生活在一块儿了。(4分) “从此以后”是指_之后。 “只能远远地望着”体现了牛郎与织女的_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_。(2)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修改病句)(2分)_(3)猎人海力布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流行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三、我会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1.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中,织女的性格

5、特征是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渴望自由、非常叛逆。 ( )2.猎人海力布一文赞美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作者是叶圣陶。 ( )4.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很不真实,算不上文学作品。( )四、我会表达。(5分)本单元我读了有趣的民间故事,课外我还读过民间故事_,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_,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五、我会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练习。(4分)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

6、150001.根据材料,我知道这是关于_的调查。(2分)2.请根据上面的调查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2分)(1)_(2)_(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1.画“_”句子的意思可以用四字词语_来概括。(1分)2.从第1自然段

7、中,我体会到了( )(2分)A.织女的脾气非常倔。 B.织女与牛郎的深厚感情。3.文中所说的“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节。我知道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2分)4.从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的情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_之情。(2分)(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冬不拉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

8、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熊出没的地方寻找王子。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发现了瞎熊的足迹。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归来的国王呢?一个老牧民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他坐在地上,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

9、,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1.文中画“_”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王子寻找瞎熊的过程_。(2分)2.把文中描写王子与瞎熊搏斗的句子画上“ ”,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王子_的品质。(2分)3.文中牧民所弹的琴声有什么意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向国王讲述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B.告知国王王子已经牺牲了。C.表达人们对王子的

10、怀念和颂扬。D.表现这种弹拨乐器琴声的美妙。4.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_5.在复述故事时,可以给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请你想象一下,老牧民去见国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3分)_六、我会写作。(30分)题目:缩写冬不拉要求:把冬不拉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注意故事要完整,情节要连贯,语句要通顺。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D 2.A 3.C 4.D 5.(1)B (2)A (3)C 6.D二、1.(1)焦点 悔恨 谎话 (2)叮嘱 游泳 珍惜2.思 源 无 束 冲 冲 败 坏 难 鸣 不 讳 堂 皇 不 舍(1)富丽堂皇 无拘无束 (2)直言不讳 饮水思源3.(1)小白

11、蛇说,敬爱的猎人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报答猎人。(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难道搬家是那么容易的吗?(3)我放下书包,打开文具盒,拿出铅笔,找到作业本,开始写作业。(4)猎人海力布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三、1. 2. 3. 4.四、拷问青石板 包公 包公外出办案时遇到一个卖油炸糕的小孩向自己哭诉钱袋被偷,于是包公假装拷问青石板,借机让百姓将钱投入水缸中,从而根据水面上是否有油花,从围观群众中找出了真正的小偷五、(一)1.图书损坏状况2.(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该校多数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二)1.鹊桥相会 2.B 3.七夕 对月穿针乞巧 4.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1.排比 非常艰难2.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英勇无畏3.D4.本文讲述的是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族乐器名字的由来。5.国王焦急地问老牧民:“你知道王子的下落吗?”“国王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让它告诉你吧!”老牧民说着拿出一件松木做成的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