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25055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 -社 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幸福心理学论文第七篇: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摘要:幸福感的两种取向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的来源、定义 及常用的测量工具各不相同。两种幸福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在建 设性的互补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并将各 自的优点最大化,为幸福感的整体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 也可以为人们追求全面的幸福提供更多的现实可能性。在追求幸福的

2、 过程中,如果个体能够平衡两种幸福感取向的比例,适时满足需要, 树立长远意识,正确处理暂时困境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就能够在快乐、 有意义的生活中体验最佳幸福。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互补作用;The Analysis of Two Orientations of HappinessMA Yan-kun WEI Xiu-rong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ource, definition and measuring tools between subje

3、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y have som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with a complementary role between them, which can make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bypass the disadvantages, thus providing peoples well-being with flowing support and motivation. Whats more, this role can

4、provide more chances for people to pursue comprehensive happiness. In pursuing happiness, individuals should adjust the proportion of the two happiness orientations and satisfy their needs timely.Besides, people need to build up a long-term awareness and correctly deal with temporary difficulties wh

5、ich are caused by negative emotions, thus experiencing optimal well-being in a joyful and meaningful life.随着学术界对幸福感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呈现出一片 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了社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幸福指数等新 概念。个人幸福感研究发展为两大取向: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取向强调当下的愉悦和快乐而避免负性情绪体验,相对而 言是一种短期的、自动的追求;心理幸福感取向则强调自我实现,着 眼于将来,不会过度受困于当下的负性体验,相对来说是长期的、需 要付出意志努力,心理幸福

6、感取向的个体即便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遭 受了打击与苦难,也会坚持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的追求。HutaRyan 的研究发现,同时追求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要比单一追求某一种幸福感的个体幸福水平高。人们越是刻意追求积极 情绪,越是体验不到幸福,甚至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这种现象被 称为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1。李爱梅等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 个体以正确的方式追求积极情绪才能提高其幸福感水平2。那么,到 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人宁愿经受痛苦也要求得意义?为什么同时 追求两种幸福感的个体拥有更高的幸福水平?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 获得真正的幸福?对幸福感两种取向的哲学来源、概念界定及测量工 具进行梳

7、理,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探寻上述问题的原因及 答案,为人们追求全面幸福提供有益借鉴。一、幸福感的两种取向一)主观幸福感的哲学来源及定义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源于西方哲学中的快乐主义,认为快乐就是幸福。一般认为,快乐主义幸福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拉特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追求幸福,避免痛苦3的思想,而 后这种思想得到了伊壁鸠鲁的继承与发展,他明确提出:快乐是生活 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 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419 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和穆 勒进一步将快乐主义阐释为幸福指的就是快乐和免除痛苦5。快乐主 义在幸福感研究上体现为 SWB

8、, SWB 早期的定义更多是情感维度的, 即增加正性情感与减少负性情感才能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Andrews 和 Withey 在 1976 年提出了 SWB 的第三个维度认知维度(生活满意 度)。 Diener 在其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三十年进展中对以往的 SWB 研究做了总结,提出 SWB 的核心成分是情感的平衡和生活满意度6, 于是 SWB 就被定义为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尽量多的积极情感和尽量 少的消极情感。 SWB 有三个显著特点,即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 性7,具体而言,SWB依赖于个体自身的评价标准,包含生活满意 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一般不会随时间流逝 而发生重大

9、改变。二)心理幸福感的哲学来源及定义心理幸福感(简称PWB)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的实现论。亚里士多德肯定幸福是人完善自身的一种活动;单纯追求 快乐不能获得幸福,快乐需要在人的理性控制之下达到一个适度的水 平,方能称为幸福;至善即幸福,所谓至善,即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合 乎德性的活动所达到的具体的善的积累7。人要达到这种至善,需要 克服一切艰难和阻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幸福并非单纯是 情感体验,它应当关注个体潜能的实现。关于PWB的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看法。Waterman把幸福看作是人们的行为合乎真实的自我,幸福在人们参与同自身深层价 值最契合的活动中产生。他将幸福分为两种:

10、一种是个人表达的幸福, 是指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时,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自我得 以表达的愉悦;另一种是尽情享乐的幸福,是指个体在活动中体验到 自己的生活或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8。按照 Waterman 的观点,人通 过技能发展来发挥潜能,并通过潜能的发挥体验自我实现。 Ryff 从实 现幸福的哲学来源入手,认为幸福与快乐并不相当,幸福应该被定义 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他提出了幸福感的多维模型,认为 PWB 包含六个维度: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 环境控制和自主性9。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将自我实现作为 幸福感的核心概念,其定义既包括自我实现,也包含自我实现的

11、明确 意义及实现途径;并基于该理论总结了三种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 系需要和自主需要。这三种基本需要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保证,是社会 环境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必须构建的保障,如能得到满足则推动个体成 长,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整合,使人们体验到一种持续的整合感和幸 福感10。二、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一)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区别首先,SWB和PWB具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对幸福感做出了不 同的界定。二者的研究方式,即对幸福感研究的出发点、评价指标和 影响因素等存在差异11。研究出发点方面,SWB从经验实证的角度 出发,注重实证经验和操作研究;PWB则从理论角度出发,重视理 论建构,其结构的提出

12、与验证,源于对应的理论基础,相对而言其理 论的结构性和整体性更好,指导性更强12。评价指标方面,SWB主 要包括三个评价指标,即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总体的生活满意感;PWB 则涉及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 自主性、自我实现等一系列因素。在认知加工方面,SWB是自动化加 工的过程,不需要主观意志努力;而PWB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才能达成。另有研究发现, PWB 与自我控制、职业认同和事业成功 密切相关;而SWB更多与物质生活相关12。在影响因素方面,SWB 随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所需技能及笃信宗教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而 PWB 随笃信宗教的程度和职业所需技能的增加而上

13、升。关于二者预 测因素的研究发现,父母要求(期待成熟、设定限制、提供挑战)和 父母反应(有教养、花时间解释、倾听、鼓励自我表达)都与成年孩 子的PWB有关而与其SWB无关。在测量工具方面,目前用来测量SWB的工具一般会涉及到三 个经典评价指标: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Watson 等人 编制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包括 20个反映正/负性情绪的形 容词,由于简明、使用方便、信效度较好等优点,在跨文化幸福感调 查中被广泛使用13。常用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包括 Neugarten 等 编制的生活满意度指数和 Diener 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 其中生活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特性,近

14、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SWB 的跨文化研究14。国内在测评工具开发方面,主要有邱林修订 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量表(PANA)、邢占军等编制的满意感调查表。根据不同的理论界定,PWB也有多种测量工具。首先是Deci 等编制的总体基本需要满足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分量表,分别 测量人们在自主、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满足状况。 Ryff 等提出 了包含六个维度的幸福感的多维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多维幸福感量表 宛燕等人采用结构方程全模型技术对 Ryff 的 PWB 量表应用于中国文 化背景下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5。Seligman根据其PERMA模型理论编制了测量心盛水平的问

15、卷(PERMA Questionaire),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16。二)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联系SWB注重快乐和享受,PWB强调意义和发展;然而,SWB和PWB都没有对幸福感做出完美诠释。幸福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生活的物质条件密切相关,又涉及到人的需求和价值实现。Robert 指出, SWB 中对于生活满意感的评价,既是主观情绪 情感的体现,又是认知评价的结果,对生活满意感的整体评价无法绕 开认知的影响17。因此, SWB 的测量需要涵盖个体对生活各方面的 认知,这其中便包含了 PWB的多种维度。在这种意义上,PWB的评 价与总

16、体生活满意感评价是一种因果关系。 Ryan 和 Deci 通过自我报 告的方法发现两种幸福感的结构大部分是重叠的。 Christopher 等则通 过使用熟人报告、临床评价和直接观察社会行为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 SWB 和 PWB 的结构存在重叠18。两种幸福感存在着相同的影响因素。如人口学统计变量(主 要是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两种幸福感的影响往往一起发生;人格特 质中的神经质、外向性对两种幸福感的影响十分相似。此外,两种幸 福感存在一定的联系,Ryff和Keyes综合多项研究对SWB和PWB的 关系进行分析,发现 PWB 的两个维度(自我接受和环境控制)同快 乐感和生活满意度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 PWB 的其他四个维度(自 主性、个人成长、同他人的良好关系、生活目标)则同 SWB 是一种 弱相关的混合关系19。Keyes进一步对SW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