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25026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3课 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说明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2012年12月20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获悉,xx年安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7.5%,城镇家庭为43.2%,到2011年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41.5%和39.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原因是()A.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

2、断增加B.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C.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日趋合理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3.有专家表示,消费的提升在更大程度上是给消费者以信心。当前政府层面发挥的职能应该是满足消费需求,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并树立消费信心。消费者消费信心提升主要是因为()A.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不断改善B.居民消费观念趋于理性C.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D.消费者个人收入预期乐观4.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右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关系的是()A.A1曲线B.A2曲线C.A3曲线 D.A4曲线5.李红在春节前买了数码相机、漆线雕等礼物,租了一辆小汽车回

3、老家探亲访友,并用按揭付款方式购买了高清彩电。下列正确反映李红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的是()A.钱货两清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B.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贷款消费C.钱货两清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贷款消费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6.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兴起,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美好。目前,文化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家庭消费()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转化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物质生活消费将逐步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A.B.C.D.7.(xx镇江

4、模拟)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 000美元以下,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居民的消费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这说明了()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正确的消费观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升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A.B.C.D.8.“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式。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5、()A.从众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9.买房可以自行设计,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定制”正逐渐成为居民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说明从众心理具有积极意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说明求异消费心理具有满足个性需求的功能说明求异消费心理已成为消费的主导A.B.C.D.10.(xx青岛模拟)xx年的春节消费,因为政策、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出现了与往年不一样的特点:民众的消费更加节俭,“光盘行动”普遍展开;在微博和论坛上,“晒光盘”成为新的时尚。这体现的消费原则是()A.量入为

6、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1.漫画卡奴给我们的启示是()A.个人消费要量入为出,反对透支消费B.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C.透支消费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D.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12.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xx年下降40%45%,这表明中国在节能减排、防范地球变暖上是诚心的和负责任的。各地采取措施节能减排,作为理性消费者应该坚持()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

7、生优先的导向,推出了“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比如,在就业方面,5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 500万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在收入分配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以上,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在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 600万套(户)。上述材料中列举的三大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是怎样影响居民消费的?14.(26分)材料一近年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情况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注:按照国际上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处于40%50%为小

8、康型生活,30%40%为富裕型生活。材料二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左右时,各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当年国民收入支出额的比率)一般为61%。江苏九十年代中期就达到人均GDP 1 000美元,但江苏居民消费率从xx年的32.9%下降到xx年的26.4%,而同期农民的消费率更是从15.6%降至6.5%。(1)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并指出造成2011年江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回升的可能原因。(10分)(2)简要说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意义并对此提出政策建议。(1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

9、是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A、C、D都不是从根本上说的。2.【解析】选A。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其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B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是原因,是表现。C、D两项不符合题意。【知识拓展】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3.【解析】选D。消费者消费信心提升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预期较稳定。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利于消费信心的提升。4.【解

10、析】选C。根据生活实际,即使收入没有增长,消费也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所以A1、A2曲线不符合实际。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A4曲线错误。5.【解析】选A。买数码相机、漆线雕等礼物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租小汽车属于租赁消费,按揭付款方式购买高清彩电属于贷款消费。6.【解析】选C。新型文化消费观念的兴起表明,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7.【解析】选C。人均GDP增加代表经济发展,随着人均GDP增加,人们的消费由以物质消费为主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并重,再到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说明正确。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

11、,恩格尔系数会逐步降低;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消费观念,故排除。8.【解析】选A。跟着流行走的消费行为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变式备选】(xx郑州模拟)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差钱”也奢侈,为了买心爱的名牌衣物和手包,在 “气势”上压倒别人,几乎用尽所有的工资,平时只能煮泡面、啃馒头,文化消费更是无从谈起。材料中的消费者应该()坚持适度消费,做到量力而行注重精神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坚持理性消费,摒弃从众心理寻求贷款消费,提高消费水平A.B.C.D.【解析】选A。“差钱”也奢侈是一种攀比消费行为,简单地说摒弃从众心理是错误的;不量力而行,寻求贷款消费也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12、9.【解析】选C。“定制”消费模式体现的是求异消费心理,是为了满足个性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说法片面且不符合题意。错误,求异消费心理不是消费的主导。10.【解析】选D。消费崇尚节俭,开展“光盘行动”,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1.【解析】选B。漫画中人物的透支消费,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是一种超前消费,但是简单地反对透支消费也是不科学的。A、C错误,D与题意无关。12.【解析】选C。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B、D都不符合题意。13.【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材料列举的三大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的作用,即有利于

13、增加当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然后从理论上分别说明对消费的影响。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加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2)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分配改革、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提高消费者消费的信心。14.【解析】第(1)问,题图主要反映了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情况的对比,

14、可见伴随收入增长,消费支出增加,生活水平提高。2011年恩格尔系数回升,表明生活水平下降,可能是受到物价的影响。第(2)问,扩大消费的意义,主要强调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生产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措施主要立足生产、收入、物价和消费观念来分析。答案:(1)消费状况: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随收入增长而持续增长;江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下降;生活从小康型进入富裕型阶段;居民消费率仍较低。可能的原因:食品价格上涨较快,食品消费支出增加。(2)意义: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优化消费结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