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250021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简介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某市职业技术学院1.2 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是由原某市第一、二、三技工学校组建的某市高级技工学校。某市第一、二、三技工学校分别成立于1958、 1979和 1957年,是全日制技工学校,隶属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1998年第一、 三技工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第二技工学校被评为省(部) 级重点技工学校。2000 年 8 月三所技校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组建为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实行集团化管理,是隶属于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副县级全供事业单位。经费由市财政拨款。某市

2、高级技工学校目前有教职工691 人,在校生人数为11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04267 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8616.6 平方米。学校设有车工、钳工、焊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制冷技术、物业管理、烹调、餐旅服务、建筑、锅炉、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公路工程技术等十八个专业。组建为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原三所技工学校的教学设施分别简介如下:某市第一技工学校(原省第三技工学校)位于某市北郊白小屯,占地面积 4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90.6 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二栋,实习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二栋,办公楼一栋,三个实习工厂, 各种实验室,学生餐厅 , 浴室等。总资产3851 万元人民币。某市第二技工

3、学校位于某市南干道东段,占地面积26667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12726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一栋,综合办公楼一栋,学生食堂和各种专业实习场地等。总资产2508 万元人民币。某市第三技工学校(原为河南省化工学校)位于东风路西牧村,占地面积 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600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二栋,学生公寓楼二栋,实习楼一栋,办公楼一栋,学生餐厅、浴室等。总资产3208 万元人民币。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l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委托书;l 关于申办某市职业技术学院的请示;l 关于同意组建某市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的批复豫劳社职技200257 号;l 规划设计条

4、件书;l 关于加快我市城区建设的若干规定;l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拨地红线图;l 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总平面图设计和设计说明书。1.4 项目提出的理由某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是根据如下四个方面原因提出的:( 1) 据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市场调查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满足不了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 根据我国生育年龄阶段和企业未来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预测,技工教育将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项目建设是某市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3) 基于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现实教学设施条件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项目建设势

5、在必行;( 4) 基于某市高级技工学校由原三所技工学校组建成,学校教学场地过于分散,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的效能和实行集团化的集约管理,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1.5 项目拟建地点某市政府考虑到某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长远发展,结合全市的城市规划要 求,将项目地点定在某市小店工业园区内,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学院地址距京珠高速公路6 公里,距市政府办公区9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1.6 项目预期目标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规模为全日制学生18000名,其中大专类学生3000 名,技工类学生15000 名,教职员工按编制应为2200 名,根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现拟按原定编制的70%, 定员为 1540名;

6、 学院教育用地占地规模1300 亩 ( 86.67 万平方米), 学院校办企业用地约为500亩 ( 33.3万平方米),学院自筹建设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学院建设采用“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第一期工程计划于2006 年 6 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项目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学生生活区、实训基地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7.15 万平方米。第二期工程2006年下半年完成,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图书馆以及其它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某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成后将是一座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技工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学校。1.7 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选址

7、位于某市区东部的小店工业园区西部,距市委、市政府办公区约 9 公里,周围有新(乡)长(垣)公路、济(源)东(明)高速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2)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地址位于某市区东部的小店工业园区内,北临新长公路和济东高速公路,西距京珠高速公路6 公里,交通十分便捷,交通运输条件非常好。( 3)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建设用地为国有沙荒地,地势平坦,根据场址周围某工程的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结果,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建筑工程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4)地震烈度:根据某市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场址属地震烈度为8 度。( 5)气象条件:l 气温:年平均温度140C极端最高温度420C极端最低温度

8、-19.20Cl 降雨量 : 最大年降雨量1127.3mm最小年降雨量319mml 相对湿度:一年平均相对湿度68%l 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 全年次导风向:西北风( 6)市政配套条件:供电、供水、通讯、排水等大市政条件均具备,施工用电、水均满足。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基于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势在必行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某市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指引下,经过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某市已发展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兴工业城市, 某市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全市国内生

9、产总值完成380.77 亿元,审批外商投资企业418家,合同外资6769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777万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某市名列中国百强市中的第84 位,在河南省位居第3 名。目前,某市已建成一个以家电、化纤、制药、水泥、电源、农机等优势产业为骨干,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豫北工业重镇。某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之势。随着某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根据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估算,全市每年需新增就业岗位约4 万人(多为生产第一线职工),同时,全市还有无证工人204873 人和 107 万农村剩余又根据某劳动力需经技术技能培

10、训后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领域。市 2001-2020 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力争2005 年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例达到6%,即 195738人, 中级工所占比例达到30%, 即 78692人; 力争 2010年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达到15%,即39346人,中级工达到50%,即131154人。 上述说明从近期到中期某市职业技术教育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的任务艰巨,迫在眉睫。同时, 必须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者的

11、技术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业社会,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 要比一个一般的工人多生产出20% 30%的产品。高技能、 高素质的工人不仅影响企业生产效率,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事故发生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等。专家指出,只有发现技术工人的价值,才能培育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级技工则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查有关调查资料,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初、中、高级比例分别是15%、 50%、 35%,技术结构呈“园筒状”结构。发达国家生产一线工人中、高级以上的技工技师占一线工人的比例高达80%以上,而我

12、国目前为3.5%左右,某市仅为2.8%,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更低。因此,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市场前途广阔,且呈持续发展之势,相应带来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也非常艰巨。2004 年 11 月 16 日, 国家发改委在郑州主持召开“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中部地区座谈会议指出:今后五到十五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全国国民经济持

13、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中部地区六省、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上述说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中部地区的经济建设,重点移到中部地区,给中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我们深信,某市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定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某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某市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办学招生、教育教学管理到就业安置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除西藏和港、澳

14、、台地区之外,全国各地都有某市高级技校的生源。某市三所技校原批办规模为1800 人, 2004年因受到办学条件的制约,迫不得已将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1000 人。从2000 年有就业统计以来,某市三所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100%(当年就业率均在 95%以上);某市职业技术教育虽有长足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某市劳务输出工作的加强,仅2003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招用某市技校毕业生近3000 人,且呈持续增长之势。仅从上述某市三所技校的例子说明,某市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已适如果着眼于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应不了某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展所需要的

15、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就更大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 年 9 月发出劳社部发200218 号文,提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目标任务:瞄准企业生产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力争通过3 至 5 年的努力,使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和比重有明显增加和提高,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综上所述,某市结合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劳社部发200218 号文的精神要求,建设某市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培养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大批量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建设某市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势在必行。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