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24799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3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考题汇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高考试题汇编一、 选择题(3题每题分,共6分)1.(广东文综16)19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局限性,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浮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阐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B.农业合伙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节成效明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来源2.(天津文综9)92年国内高校进行院系调节,如调节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节重要是为了( )A.增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

2、专门人才C.提高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3.(海南单科4)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派,随后,东北地区筹划分派的物资种类逐年增长。从53年起,筹划分派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筹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本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渐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北京文综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伙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5.(山东文综2)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

3、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大跃进】d yu j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国内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浮现的奔腾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图6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结识 B“拨乱反正”工作获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仍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国大纲卷)19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发明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斤(8478公斤)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觉得,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伙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

4、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变化经济落背面貌的迫切愿望7.(安徽文综7)从150年到195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6岁延长到5岁。学龄小朋友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长。这重要取决于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注重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渐建立8.(重庆文综9)表根据国家记录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内() 表 95716年经济记录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4173875319808350366195948

5、61697196016310905474A经济建设的指引思想浮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9.(海南单科23)国内“一五”筹划实行过程中,民用工业公司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公司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节工业布局的重要目的在于( )A.充足运用原有工业基本 .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充足运用劳动力资源10.(海南单科24)158年4月,人民日报刊登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

6、“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重要反映了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华1.(全国课标卷32)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筹划的文献觉得,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局限性与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步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献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局限性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12.(海南单科卷25)160年月,中共中央发出批示,规定全国一

7、切机关、团队、部队、学校、公司、事业单位,在此后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估计全国可压缩出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挥霍节省经费发展生产 D.增进经济较快发展13.(福建文综19)1949年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伙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伙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重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4.(山东文综14)下列曲线图

8、反映了国内19531958、1959964、1970175、179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959196年相相应的是()A D.(江苏单科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对的的是.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与生产合伙社16(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年国内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这阐明第一种五年筹划期间( )A工业构造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9、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17.(1.全国一卷3)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事实上是把筹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筹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挣脱老式经济模式的束缚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海南卷单科历史12)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9.(江苏卷单科历史13)981年终,通过调查

10、研究,国家有关部门觉得,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她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涉及.对国营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公司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0(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历史试题)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国都市化率基本状况(部分)。对表中都市化率数据变化解读有误的是年份950197958160669619184都市化率()11.815.16.2519.71.81.1317.922.01A 95019年都市化率有所提高是由于“一五”筹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 158196年都市化率变化是

11、由于“大跃进”运动C 196616年都市化率变化是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 171984年都市化率变化是由于都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1(北京卷文综历史18)据图8判断,下列选项对的的是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种五年筹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2. (海南卷单科历史13)199年,国内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她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筹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筹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白国内.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12、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2.(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公司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因此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和谐关系苏俄、中国都乐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4(浙江文综1)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公司家感慨“目前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公司活力”。这表白( )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废除 公司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现代公司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13、. B. C D25. (全国文综二15)表1 8、99年国内工业总产值中多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她经济类型工业 198 77.624 1997 2.38718.表1反映了国内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工业构造不断调节 B公司管理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安徽文综卷18)表2是根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表 79984年国内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76%城乡(职工货币工资)0%消费水平农村8%城乡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