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研记录100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24702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教研记录10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班教研记录10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班教研记录10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班教研记录10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班教研记录10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教研记录10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教研记录100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教研记录 100篇第一篇教研内容:“小班幼儿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教研记录:一、教研组长宣读课题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的研究 想法。二、针对课题,收集“小班幼儿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就该 课题及建构区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孙某:我觉得这个课题研究的方向非常适合现在小班孩子的年龄 特点,小班孩子刚来幼儿园,建构区的材料收拾整理是一个大的问题, 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寻找出促使小班幼儿有序收拾建构材料的能 力得到提升。宋某:我觉得目前小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无目的性建构占很大成 分,好多幼儿喜欢拼拼搭搭,但没有明确要搭建什么?具体该怎样搭? 搭建技巧也比较缺乏。李某:搭建中的问题还

2、是很多的,有的幼儿拿出好多的搭建材料, 垫子被搭建材料都占满了,根本就没有了地方搭建。张某:幼儿经常会说“我不会搭”“老师,怎么搭”之类的话。 陈某:对于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王某:到底该不该帮?怎么帮?等问题把我不准确。 张某:空间太小,争抢玩具的现象明显。三、教研组长小结本次教研活动大家提出的问题也都是我们小班上学期建构区经常出现的问题, 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才将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 略研究作为本学期的研究课题,课题的实施方案大家也都明确了, 希望大家能根据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来完成我们的课题,使我们小班 建构区游戏中的问题有所解决,建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

3、 活动效果:本次课题在小班全体老师激烈讨论下开展,教师们结合自 己的工作实际经验,提出建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了本次课题的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gar vm第二篇活动地点;小五班 参加活动人员:小班全体幼儿园老师 教研内容:小班建构区交流研讨活动 教研记录:一、教研组长组织小班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各班建构区活动开展 情况”的探讨,促使我园当前小班建构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教师们对本班建构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享,相互交流,出谋划李某: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的操 作性强,并且建构区气氛自由,幼儿可以在建构区里自由拼搭。对小 班幼儿来说建

4、构游戏特别能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 趣。孙某:我觉得本学期我们班都是三到四岁年龄的幼儿,由于年龄 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这种倒 塌现象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由于自控力较差,出 现了破坏性的行为。宋某:我觉得为什么会倒塌?怎样解决?小班幼儿对游戏中出现 的困难,还缺乏有意识寻求自我解决的调控能力。对小班幼儿来说, 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状况,甚至是破坏性行为。就比如在 搭建房子的过程中,房子倒塌了,孩子们反而异常的兴奋,用手去推 倒原本矗立的房子,出现了重复搭建再次推到在破坏中寻找乐趣的现 象。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破坏,而是

5、感觉到了游戏给大家带 来的意外惊喜。老师应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 水平。张某:我觉得这种倒塌现象的产生,也是因为我们为孩子创设的 搭建空间太小了,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开辟搭建空间,满足幼 儿搭建的需求。小向:老师适当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房子没造好就倒塌了, 太可惜了。”引发幼儿思考是否应该把房子破坏掉。也可以投放一些 辅助材料,如:毛绒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造房子,孩子们会根据 动物的大小给动物造房子,并且慢慢意识到给小动物造好的房子不能 轻易推倒,不然小动物就没有地方住了。三、保教管理人员总结本次教研我觉得各位老师说得非常好。孩子在建构活动中,确实会发生如 撞倒房子

6、,到一次又一次的撞倒房子的现象发生,作为教师我们要用 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这种现象,接入到游戏中、设置相关情景等, 使我们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促进幼儿发展。活动效果:通过教研,小班教师们对“小班建构区活动”更加了解,通过提 出本班出现的问题,通过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等,相互分享经验,不 断去关注幼儿的活动行为,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结合年 龄特点,有针对的解决问题。为课题有效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会议主题小课题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研究教师研讨活动 会议地点:幼儿园大厅参会人员:小班全体幼儿园教师 会议内容: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调查时,我们记录了以下两个 案例: 案例一:阎

7、某带来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 玩的。自由活动时,李想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 看,不准别人摸他的车。老师说:“李想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 朋友玩,你把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下,好吗?”李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 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李想的视线一直没有离 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案例二:小米粒手上拿着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小米粒,把果冻 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 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老师仍没把果冻还给她,就说:“给我!”老 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 了?”小米粒始

8、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小米粒的妈妈告诉老师, 类似的事情往常小米粒一定以哭闹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经过托班一年 的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 重脱节,幼儿在行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如何把小班幼 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我们特意开展本 次研讨活动,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发言。 蔺老师: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 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幼儿之 所以不愿与人分享,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对此, 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形象化的教学材料,

9、让幼儿明白分享实际是一 种互利行为。如故事分享真快乐让孩子明白了“我的东西分给你, 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语言活动金色的房子告诉幼儿“好的 东西大家一起玩才最快乐”等等道理。 柴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有意识地 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去面对矛盾,解决问题。如在户外活动“骑小 车”中,孩子要解决“小车不够怎么办?”的问题;两个小朋友都想 玩橡皮泥,可橡皮泥却只有一盒;幼儿的点心不够分了,没拿到的小 朋友怎么办等等。对幼儿采取的正确行为,教师要通过口头语言或肢 体语言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幼儿分享后的愉快体验。 周老师:可以开辟玩具分享区,班级活动区中,我们可以专门设立了

10、一个玩具区,让小朋友带一件自己的玩具放到分享区,供大家一起玩。 凡是带玩具来的幼儿还可以向全班小朋友介绍玩具的玩法。玩具分享 区的玩具可以一个月更换一次。陈老师:分享活动成果,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向全园开放,让 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成果和快乐。我们可以举办了“亲子 手工制作展”,让小朋友高兴地向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介绍自己与家 人一起制作的汽车。让他们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中。李某老师:可以建立牵手小组,因为一些行为霸道、任性的孩子很少 有同伴愿意与之交往,如何转变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发挥家委会的 作用,将幼儿四至五人分成一组,鼓励幼儿利用节假日互相上门拜访, 让幼儿轮流做一次小主人,让幼

11、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分享。 厚某老师:可以实行家园共育,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家园教育的一 致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交流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方法。我 们还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了“家中的好宝宝”记事本,请家长们将孩 子在家的表现记录下来,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我们还邀请家长 代表参与我们的研究小组,为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出谋划策 (主持人)进行总结:希望可以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 的分享意识能够提高,能够自觉形成分享的行为意识,能让孩子们在 学会分享、体验分享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友谊。第四篇 出席人员:小班全体老师

12、学习文章:儿童图画书教学的策略 中心议题:一日生活中幼儿常规的培养 主持人: 记录:一、幽默一笑二、学习文章儿童图画书教学的策略三、一日生活中幼儿常规的培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指得“规矩”、“方圆”就 是指的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 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那么一日生活中幼儿 的常规该怎么样培养呢,请各位老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段老师: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精神环境氛围1. 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环境,能够促进幼儿主动 遵守各种规则的一种有效手段。举个例子,请你分别到两个食堂去买 菜,一个食堂是井然有序地排队,这时的你

13、也会自觉地去排队,而且 心态平和,吃完饭后还会感到心情愉快;相反,另一个食堂,一片吵 闹混乱,这时你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起来。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环境在无形中调节着人的言行。教师在幼儿在园的一日中就要为孩子 创设有利于他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环境,让孩子情绪平稳、思维有条 理、行为有序、,让孩子始终保持有序的活动状态。2.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常规培养的基础。(1)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孩子喜爱老师的情感,建立亲密 的师幼关系。(2)建立民主、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3)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肯定幼儿。 卢老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循序渐进,是培养幼儿一 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1. 幼

14、儿的年龄不同,对规则的理解也就不同,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 也就不能雷同。结合幼儿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 的办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警卫良好常规的形成奠 定将有力的基础。2. 根据幼儿年龄段身心特点,构建常规。3. 另外,在一个集体中,往往有一些有个性的孩子。对这些幼儿来说, 强硬的态度往往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儿的 心理,要用爱心去博得幼儿的信任,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常规的训练及 培养。梁老师: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1. 教师间的合作:首先教师的常规要求要明确、统一。其次,教师分工要明确。不光孩子要建立常规,自然有序。老师也要如此,哪个时间,哪位老师应

15、该做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促进一日常规良好的建立。最后,我认为教师间的配合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日常规的培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集体努力的过程。建立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班级教师的紧密合作 也是重要的一个基础部分。2. 家园合作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 有别人难以替代的。 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 增。 王老师小结:各位老师说得都很有道理,当然还有很多种方法能有效 地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常规,如:榜样的示范作用。1. 树立孩子间的典范,同伴相互影响。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有形象的,他们最不

16、喜欢说教,榜样是具有 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让孩子影响孩子。孩子们会在每天频繁的接触中 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形成良 好的常规起着积极的作用。2. 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引导”作用。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教师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一举一 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坏的生活、 学习习惯以及话语都会给孩子的常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说: 午睡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保持安静,而自己却大声说话:“,你别 讲话!你!不要说话了!”。可孩子依旧在大声说话。如果老师轻声 地说,孩子也会轻轻地说。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 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 形象和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