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2469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和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整理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 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 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 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 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V)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 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 作业程序。(V)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V)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2、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V)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V)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 科特点。(V)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V)&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

3、务要 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 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X)9、 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4-5岁的儿 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X)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 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 点。(X)11、 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V)12、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 这是学前儿童科学

4、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V)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 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 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 择的启蒙性要求。(V)14、科学教育内容在经过缜密的选择之后,还要加以合 理与适当的组织,才能使科学教育活动获得最好的效果。 其一般的组织方法有以下两种:理论的组织法和科学组 织法。(X )15、心理组织法的优点是容易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学习起来相对容易,能适合学前儿童的能 力、兴趣及需要。但是比较难形成系统的经验,再加上 学前儿童的兴趣难以预先确定,因此教师相对比较难以 掌握。(V)16、目前常

5、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选编方法是:根据学 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与季节联系的密切性选编教育内 容。(V)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 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 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 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V)18、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 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 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 领域选编内容。(V)19、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的优点是

6、能使学前儿童获得系 统知识及训练理论的思考,但它忽视学前儿童的能力、 兴趣及需要,容易使学前儿童感到乏味,不适合学前儿 童的学习。(X)2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X)二、选择题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布鲁姆)。2、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墨子)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 是在清代(同治)年间。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 我们把科学定义为: 科学是关 于(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6、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学前儿童科学教

7、育的总目标)。7、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试行),在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word格式整理版可以归类为(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 标B、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D、以上三者都是&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 是(风土人情)。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环境性)10、“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陈鹤琴)。三、简答题1、简述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答:1、好奇好问。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

8、、 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答: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 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 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全面性与整体性原则; 连续性与一

9、致性原则; 可行性与 可接受性原则;社会性与时代性原则;辩证统一性原 则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 具体的例子。答: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 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 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四、设计题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 编排的三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设计一个科学教育 的内容。答:单元一:我们的交通工具1自行车2,汔车。3飞机单元二,大自然的植物1小草2鲜花3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 2一、判断题1、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

10、应根据观察 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 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 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V)2、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 常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比较 性观察和个别物体的观察等二种。(V)3、观察的方法可以保证学前儿童在直接接触自然的过程 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自然界的事 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和规律的特性,提高他们感官 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 并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 的感性经验。(V)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 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

11、通过 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 种方法。(V)5、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 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 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 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X)6、学前儿童饲养动物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在与动物的接 触中观察、了解动物,以及培养他们对动物、对自然的 情感。(V)7、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 作品、低幼艺术作品等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 容和手段,来进行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 素养目的一种方法。(V

12、)8、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V)9、 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 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也包括用仪表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过程。测量的类型分为观察测量和非 正式量具测量正式量具测量三类。(V)10、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 童在欣赏、学习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对人类的 影响,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对科技 的广泛兴趣。(V)1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所选择的文艺作品虽应有 不同,但总体来说,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 展开其情节,避免内容松散,或者内容庞杂,

13、使学前儿 童通过文艺作品能对内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V)12、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 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 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V)13、文艺作品在科学教育中运用时,既要选择好阅读的word格式整理版材料,还应该对学前儿童阅读的本身加以指导,还可结合运用各种方法交叉进行,如结合观察的方法、结合游 戏的方法、结合信息交流的方法等,使学前儿童手脑并 用,效果更佳。(V)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种植方法是指学前儿童在园 地、自然角(或用泥盆、木箱等)种植花卉、蔬菜和农 作物等的活动。(V)二、选择题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

14、进行(45 岁)。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 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非正式量具测量)。3、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 的教育目标(56岁)。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乌龟、金鱼、 蝌蚪 蚕)。5、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 分类发生在(34岁)。6、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 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 A、挑选分类B二元分类 C多元分类D.感知分类7、 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 岁年龄班的要求是(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绳子)。9、 “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56岁)。10、 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 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是(谜语)。三、简答题1、请简述幼儿教师开展小实验指导的要点。答: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 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 ; 第二,指 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 ;第三, 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 ; 第四,交待实验规 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 第三,演示与讲解、 提问紧密配合。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答: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