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24407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原理15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V1.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原因,不仅有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的认识问题 ,还有( )的原因。A. 信仰上B. 理论上C. 心理上D. 价值取向上满分:3分2.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认为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是一种教育艺术。这位教育家是 ( )。A. 苏霍姆林斯基B. 凯兴斯太纳C. 凯洛夫D. 巴班斯基满分:3分3.德育获得自己的概念始于A. 古代B. 近代C. 现代D. 当代满分:3分4.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话题中,“教学”和“教育”两个概念不是被作为“活动”来言说的,而是被作为( )来言说的。A. 手段和

2、目的B. 艺术和方法C. 内容和形式D. 现象和本质满分:3分5.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A. 知行统一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满分:3分6.德育方法,其实质就是要解决( )的问题。A. “教什么”B. “如何教”C. “为什么教”D. “何时教”满分:3分7.本书的编写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德育即是指( )。A. 道德教育B. 思想教育C. 政治教育D. 价值观教育满分:3分8.疏通学生思想,首先要事实求是地多方面分析学生,摸清障碍是什么,找出障碍的()

3、。A. 根源B. 实质C. 性质D. 危害满分:3分9.人们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总是通过多方向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在多方面活动交往中得到检验。这种社会性的多方面活动和交往衡量和检验思想品德的试金石,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A. 充要条件B. 基础和源泉C. 前提D. 先导满分:3分10.管理和教育中的激励首先要注意把握好的一 个问题是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好阶段性激励和( )的关系。A. 日常性激励B. 物质激励C. 精神激励D. 思想激励满分:3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V1.从内容上看,在学校教学 中,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 )。A. 伦理性和文化性B. 思想性和智慧性C. 情感性和审

4、美性D. 价值性满分:3分2.讲究德性、培养德性,追求德性,是古今不可否认的社会实际,人的生活为什么要讲德性?社会为什么要关注德性,培养德性?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德性是A. 人之本性之一B. 人实现善行的内在条件C. 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内在条件D. 社会和谐与文明得以保持的内在源泉满分:3分3.德育管理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A. 德育队伍管理B. 德育规章管理C. 德育途径管理D. 德育环境管理。满分:3分4.品德评价的基本方式 有( )。A. 表扬奖励B. 批评处罚C. 评比D. 操行评定满分:3分5.为了实现教育过程的人道化,需要注意的方面有()。A. 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

5、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B. 关心学生,把学生的痛苦或不幸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放在心上C. 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发展给以全身心的投入D. 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满分:3分6.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整体上应注意的问 题 有( )。A. 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引导的思想作指导B. 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好制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C. 要处理好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D. 要重视和发挥方法的整体效应满分:3分7.讲究德性、培养德性,追求德性,是古今不可否认的社会实际,人的生活为什么要讲德性?社会为什么要关注德性,培养德性?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德性是()。A. 人之本

6、性之一B. 人实现善行的内在条件C. 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内在条件D. 社会和谐与文明得以保持的内在源泉满分:3分8.中小学的德育要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本书编写者认为应予关注的内容有A.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体谅人的教育B. 责任感的教育、创业进取教育C. 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心理品质教育D. 遵守法纪的教育满分:3分9.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社会的必然性,而且对德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对德育具有理性认识的价值B. 对德育具有理性指导价值C. 对德育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D. 对德育过程做出一定的诊断满分:3分10.品德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

7、涵,其包含的意蕴有哪些?( )A. 是对人为人处事方面各种品质的总称B. 是体现人性善恶好坏的标志C. 它是“人之为人”的本性D. 它既具有潜在性又具有现实的表现性满分:3分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有些教师“经师”意识明显, “人师”责任缺乏,他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而不大注意知识的传授和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2.学校德育管理中的管理同商业领域中的管理的含义是相同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3.缺乏理智的教育爱,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教育上都难以带来良好 的 结果。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4.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管理,包括确

8、定学校整体的德育目标、任务,制定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略,研究总结德育经验等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5.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6.德性之于人生、社会的意义,显示了德之教化的必要和必然,是德之教化的主要因由。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7.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价值要素系统、心理要素系统及行为要素系统相互间的组合有多种多样,内在的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品行的表现千差万别

9、,有其程度和水平的不同。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8.品德作为个体自身较为稳定的言行表现,它即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社会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性品质。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一种“合 金”。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9.德育为首,呈现了重视德育的一种意识,并为德育在整体教育和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指向,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具体工作的绝对化原则,则是值商讨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0.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来确定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其具有可接受性(即适合学生的接受方式)。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1.人的德性,既是社会自身得以维系的“硬件

10、”(与此相对应的“软件”,指制度、法律、各种权力性的组织机构和保卫力量等),也是人自身适应社会,自主履行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规范的内在条件和保证。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2.德性作为人的一种本性,必然会使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含有德性化的生活即以自主依据获得并操守的价值准则来为人处事,这种生活的本质就是善行善为,履行当履行的义务和行为规范。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3.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所进行的教育(甚至是所有的教育)产生虚 假 感。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4.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育目标是整体教育所要边的结果,教育

11、目的是构成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要求的具体化。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5.育德,是德育之所以成为德育的本质规定,其根本的使命就是使人在具有天性的同时,发展他的德性,丰富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人性内涵,促进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使人在为人处事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德之善、德之真和德之美。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6.无论是品德的社会性内容也好,还是品德心理状况或水平也好,都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说明,人的品德包含着行为要素,稳定的行为是品德好坏的标志。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7.德育对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是指德育通过自身的活动可以为人们参加

12、社会生产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开发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精神资源,增强他们参加社会生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社会生产,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8.德育效益即指德育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所带来的利益。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9.良好、科学的德育过程往往产生良好的德育效应,而违背教育规律,缺乏科学组织的德育过程,则难以达到预期效应,有的甚至产生负效应。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20.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