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232911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和计划免疫课例分析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免疫和计划免疫 授课人:一八八团中学 刘萍设计思路:当下的学生多半主动学习的能力弱,但都很聪明、好动,思维灵活,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气氛。教师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等一系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四部分: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计划免疫和艾滋病。其中人体的三道防线是本节的重点。本节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通过形象的卡通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通过资料分析的三个实例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以此突破重点。

2、免疫功能:教材用卡通图片介绍了免疫的三个功能又介绍了免疫失调引起的病症。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免疫系统。计划免疫:并要求学生知道多少疫苗的名称,主要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艾滋病:原载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中修订后调至目前位置。艾滋病是一中传染病,也是一中免疫缺陷病,引导 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免疫的概念;2.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4.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5、了解爱滋病。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向学生进行爱

3、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出生以来自己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打过哪些预防针及其作用。一、 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一下怎样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利用 “预防接种卡”,同学们说一下都打过哪些预防针,讨论计划免疫的意义,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新课:(一)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发生的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菌苗疫苗,按照科学和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二)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出示资料分析1:教师利用卡通图片展示,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4、,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总结,找到问题的答案。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2.第二道防线:出示资料分析2: 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发炎”进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功能,引出吞噬细胞的作用。主要以师生谈话方式进行讲述。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小结: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人人都是生来就有的。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3. 第三道防线:(特色分析)出示资料分析3:教师运用了形象的设计、举例和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抗原”“抗体”等抽

5、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疑(什么是疫苗)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属于特异性免疫a: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b: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小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三、免疫的功能: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的成份,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此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的功能:主要以引导提问的形式,配以屏幕中的卡通图“免疫的功

6、能示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1.防御感染:使人体能够抵抗病原体等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功能过高引起过敏应)2.自身稳定:使人体能够及时清除体内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功能异常会出现自身免疫病)3.免疫监视:使人体能够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功能异常可能会发生肿瘤)四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综合症. 简称:AIDS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艾滋病日:12月1日五达标检测:通过各种类型的选择和资料分析题,检测学生的认知程度。激励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六:教学反思: 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内容涉及的名词、概念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材料人手,再上升到理性高度。通过看图、阅读、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需要改进的是:教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不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