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232777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课时作业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110-14B.c(H+)等于110-7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0.2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2.室温下,已知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乘积为1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SB.NC.

2、ND.HC3.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A.9B.10C.11D.124.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是中性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1C.c(H+)=c(OH-)+c(S)D.该温度高于255.(2013株洲模拟)常温下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酸的盐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关系是()A.HA较强B.HB较强C.两者一样D.无法比较6.(2013亳州模拟)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实验编号c(HA)/ molL-1c(NaOH)/ molL-1反应后溶液pH甲0.10.1pH=9乙c10.2pH=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c1一定大于0.2B.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A-C.乙反应后溶液中:c(Na+)=

4、c(HA)+c(A-)D.甲反应后溶液中:c(Na+)c(A-)c(OH-)c(H+)7.(2013安庆模拟)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的如下操作,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4.0 g NaOH放到1 0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1.00 molL-1NaOH标准溶液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8.下图是将手持技术用于未知浓度盐酸滴定20.00 mL 0.1 molL-1NaOH溶液,

5、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盐酸的滴定速率为0.098 mLs-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中和滴定的反应原理是:H+OH-=H2OB.H+与OH-反应生成水使溶液的pH发生变化,用传感器能精确测定出来C.与传统中和滴定比较,可以避免酸碱指示剂对终点准确判断的难题D.根据图中计算机绘制的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可知:250 s时达到滴定终点9.(2013蚌埠模拟)常温时,将V1mLc1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mLc2molL-1的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c2V2B.若V1=V2,c1=c2,则混合液中c(N)=c(Cl-)C.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混

6、合液中c(N)c(Cl-)D.若V1=V2,且混合溶液的pH7,则一定有c1”“”“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填序号)。A.酸性B.碱性C.中性12.(10分)(2013合肥模拟)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 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溶液的pH=;(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乙溶液和20.00 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

7、,请完成有关问题: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填“图1”或“图2”);a=mL。13.(16分)(能力挑战题).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某白色固体,已知其成分可能是碳酸或亚硫酸的钠盐或钾盐,且其成分单一。现某化学小组通过如下步骤来确定其成分:(1)阳离子的确定:实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此白色固体是钠盐。(2)阴离子的确定: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白色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要进一步确定其成分需补做如下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确认其成分后,由于某些原因,此白色固体部分被空气氧化,该化学小组

8、想用已知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来确定变质固体中X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步骤称取样品1.000 g。步骤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用0.01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写出步骤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配制0.01 molL-1KMnO4溶液时若仰视定容,则最终测得变质固体中X的含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25.001.0221.032

9、25.002.0021.99325.002.2020.20则该变质固体中X的质量分数为。答案解析1.【解析】选A。Kw=c(H+)c(OH-),且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常温下,纯水,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均有Kw=110-14;在温度不确定时,中性溶液里的c(H+)不一定等于110-7molL-1;0.2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比0.1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小,所以,0.2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小于0.1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当c(H+)或c(OH-)大于1 mo

10、lL-1时,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就不简便了。2.【解析】选D。根据题意,水电离的c(OH-)=c(H+)=10-12molL-1。溶液呈强酸性或强碱性,HC与H+或OH-都不能共存,选D。3.【解析】选C。将pH=1的盐酸加适量水,pH升高了1,说明所加的水是原溶液的9倍;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升高了1,则10-11-10-1x=10-2(1+x),解得x=,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9=111。【方法技巧】求算c(H+)的两种方法无论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计算溶液的pH,实质就是求溶液中的c(H+),求c(H+)有两种方法:(1)酸性溶液中c

11、(H+)=(酸酸混合)或c(H+)=(酸碱混合)(2)碱性溶液中利用c(H+)=Kw/c(OH-)计算。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3点:(1)明确溶液的温度和离子积的数值。(2)酸性溶液中H+和OH-的来源。(3)灵活应用电荷守恒。【解析】选A。某温度下,pH=6的蒸馏水,Kw=110-12,加入NaHSO4晶体测得溶液的pH为2,c(H+)=110-2molL-1,pH=12的NaOH溶液,c(OH-)=1 molL-1,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2c(S),由NaHSO4=Na+H+S和H2OH+OH-可知c(Na+)=c(S),故C

12、正确。5.【解析】选A。由两个反应方程式知酸性:H2CO3HAHCHB,故两种酸的电离程度HAHB。6.【解析】选C。由甲实验数据可知,NaA溶液显碱性,故HA是弱电解质,NaA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A-)c(OH-)c(H+),B、D正确;HA是弱电解质,与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反应后,恰好生成NaA溶液应显碱性,要显中性,HA应过量,故c1应大于0.2,A正确;乙反应后溶液的pH为7,根据电荷守恒,c(Na+)=c(A-),C不正确。7.【解析】选C。A项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白醋,应用酸式滴定管,错误;B项应先在烧杯中溶解固体,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C

13、项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作指示剂,颜色变化符合滴定终点判断,正确;D项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错误。8.【解析】选D。中和滴定的原理就是利用H+和OH-的定量反应,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A正确;传统的中和滴定是利用指示剂的变色来指示滴定终点,而指示剂的变色都有一定的范围,且用眼睛观察颜色的变化,往往会有判断误差,而题中说明所用的方法是用pH传感器判断pH的变化,计算机控制,精确度较高,B、C项正确;由图像中的pH变化曲线的突跃范围可知滴定终点应在230 s时,D项错误。9.【解析】选A。如果二者恰好反应,则生成物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如果显中性,则氨水过量,A正确,B、D不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