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22816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论文 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谈通过数学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数学的思维过程,学到其思维方法,从而学会独立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便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知识 数学的思维训练通常是以解题教学为中心展开的没有一定量的题练,固然达不到练就过硬解题本领的要求,但“题海之战”也未必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反而加重他们的负担,带来负面影响,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 笔者认为,数学解题中,应就题目的目标、内容、结构、特征等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联,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分析、探索,其效果必胜

2、于“宁多勿缺”的大运动量的机械重复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例1】求函数的最大值解法一:结合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构建关于函数值y的不等式:解得:,即函数最大值为注意:角的范围是否能使取到1或1解法二:针对和的不同名称,采用“减元”的方法:,由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解得函数最大值为解法三:根据函数式的结构特征,联想直线的斜率公式:,可以把y看作点P(,)与点Q(2,0)连线的斜率k,因为,故动点P的轨迹是单位圆的上半部分,而过点Q(2,0)的直线y=k(x+2)与此轨迹要有公共点,便有,解得:,即函数最大值为 值得注意的是,一题多解的价值不是为了使学生知道这道题可以有多种解法,而在于使学生学

3、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审视、去思考,从而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训练和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发散点,并及时的调整否则可能造成学生的迷惘和失意,甚至失去兴趣,不利于教学的进程二、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聚敛性【例2】设关于x的方程在(0,+)上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3】设关于x的方程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4】设关于x的不等式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5】设关于x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经过分析、比对,虽然上述例2到例5的数学情景不同,分别以二次方程、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的“面孔”出现,但其本质特征通过两个变量的相互

4、关系,寻找其中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相同的,所以都可以用分离法解决 略解例5如下: 恒成立对恒成立, 的最大值为1,故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1,+) 多题一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类比、观察能力,对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技能和解题规律性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用一法,解多题的效果,有利于求同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聚敛性思维能力但也不可使思维过于僵化,否则反而会走入死胡同三、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探索性【例6】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又,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本题综合了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解不等式,内涵丰富从这一“模型”出发,可作如下变更: 1、对原题中的“”和

5、“”都能定号,改为不全能定号变题1: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又,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于“”不能定号,便需进行讨论,或根据是偶函数,有,得,解得:或,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的理解 2、隐去原题中已知的单调性、奇偶性变题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对任意,都有成立,当时,且对所有均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令,得,再令,便可得,又定义域为R,故是奇函数设,则,即,得是R上的递增函数。结合单调性、奇偶性便可得对任意恒成立,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 通过对条件的变更,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发现并利用函数性质解题的思维习惯 3、变确定型问题为探索型问题变题

6、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是偶函数,且在2,+)是减函数,试问与满足什么关系时才有? 分析:由是偶函数,可得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又在2,+)是减函数,则在(,2上递增,再确定“”“”的范围各自为(,1和(,2要得到即,考察“”与“”的大小,因为,结合单调性,应有 在较好的选择“模型题”的基础上,通过对题设、结论、形式、甚至背景做一些适当的引申和变化,能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求解能力,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创新精神大有裨益四、一题多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例7】设函数,求证: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证明略)这种函数单调性的用途非常广泛,如:【例8】已知,求证: 分析:由

7、得:,令,由例7结论知在上递增,在1,10上递减,故,即 引申:设函数,求证:在(0,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证明略)【例9】设函数(1)若,求的最小值;(2)若,求证:略解:(1),当且仅当时取等号(2),因为,故,由单调性可得五、一题多联,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例10】已知椭圆C:的两焦点为F1、F2,如果C上存在一点Q使F1QF2Q,求椭圆离心率e的变化范围 1、鉴于椭圆上点与两焦点连线,可联椭圆略解:由| QF1 | + | QF2 | = 2a,| QF1 |2+| QF2 |2 = 4c2,可得:,即,解得:,又椭圆离心率,故 2、由F1QF2Q,可联直线的斜率略解:设,有,即,又Q点在椭圆上,有,联立得:,由,解得:,又椭圆离心率,故 3、因为Q点对定线段张直角,可联Q点的轨迹是以F1F2为直径的圆略解:因为F1QF2Q,所以Q点的轨迹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即,以下仿上述2,得 4、由椭圆的扁圆程度和离心率变化的对应关系,可联运动变化略解:由,可知离心率变大则椭圆变扁当Q点位于椭圆短轴端点时,F1Q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要使椭圆上存在点Q满足F1QF2Q,椭圆可由此临界状态变扁,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