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226611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项目概要381.1项目名称381.2项目主管部门381.3项目实施单位381.4 项目建设地点381.5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391.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91.7建设效益39第二章项目区概况402.1自然条件402.2土地资源422.3水资源状况及分析422.3.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422.3.2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422.4 基础设施432.5项目实施单位情况43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5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53.1.1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稳定我省农业发展局面的需要453.1.3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是示范区的迫切需求47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93.2.1详实的研究与规划49

2、3.2.2完善的基础条件和技术51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内容544.1指导思想及原则544.2 规划思路与布局544.3 建设规模及内容56第五章设计方案575.1工程设计布置575.2 主要设施设计575.2.1喷灌系统建设575.2.2滴灌系统建设595.2.3农业旱作技术60第六章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616.1 建设期限616.2 实施进度61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27.1 投资估算依据627.2投资估算637.3资金筹措63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638.1 社会效益638.2经济效益648.2.1财务评价依据:648.2.2销售收入648.2.3产品成本658.2.4财务效益分析:66第九章组

3、织实施运行管护679.1 组织机构设置679.2实施与管理679.3 运行管理与维护689.3.1运行管理与维护689.3.2技术培训和宣传689.3.3信息反馈和检查监督69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69第十一章结论70第一章 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1.2项目主管部门xx省农业厅1.3项目实施单位xx省xx良种繁育基地1.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xx省xx市xx路xx号,xx西分场1.5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1.5.1繁育基地建设:以xx良种繁育基地为重点,通过改善140亩以滴灌为主体的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实现年繁育脱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M1代12

4、0吨;郁金香、唐菖莆等球根类花卉种球1800万枚;工厂化人工育苗360万株的目标。建设以滴灌、喷灌为措施的大田节水灌溉设施,控制改善弃耕灌溉地面积1100亩,达到年产优质蔬菜籽种64吨的生产能力。1.5.2生产辐射区建设:根据自然地形及土壤质地条件,大力推广和应用青薯168、下寨65等脱毒马铃薯优质抗旱品种及¥藏茵陈等药材种子繁育,配套以畦灌、沟灌、地膜覆盖等农业技术措施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等新技术,提高辐射区5800亩耕地的生产水平,实现生产脱毒马铃薯M2、 M3代3040吨种薯和藏茵陈药材籽种4.5吨的目标。1.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建设总投资125万元。其中申请中

5、央“十五”第二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25万元。1.7建设效益项目建成后,可恢复1100亩弃耕地的灌溉控制,改善9.3万平方米农业设施灌溉条件;改变5600亩耕地传统的旱作生产方式。项目建成后,每年可降低生产运行成本197.8万元,生产脱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M1、M2、M3代种薯3160吨,郁金香、唐菖蒲等球根类花卉种球1800万枚;藏茵陈药材籽种4500公斤的优质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2732万元,纯收入427.25万元,上缴利税210.44万元。其中,新增产值85.45万元,新增利税42.8万元。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项目

6、的运行,可辐射带动周边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全省农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条件1、xx及xx基地繁育基地地处xx北川大有山的山前台地上,属湟水河谷地的川水地区,最近的项目区距xx市区10公里,地势平坦。项目区地处青藏高原,属典型高原内陆性气候,气候受西伯利亚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影响,气候特征表现为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日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年平均气温5.8。项目区全年日照时数2580-283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606千焦/平方

7、厘米,属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地区。4-8月份是一年中辐射量最大的时期。0的天数为232天,积温为2564-2880.9,5的天数为151天,积温为2862.9,10的天数为141天,积温为2274,无霜期为129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30-45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762.8毫米。2、xx基地紧邻黄河,处于黄河南岸,海拔约2300米,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河谷气候,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较为温和,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干热,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年平均气温较高,平均气温约7,年较差约为26,年均温的实际变化为1.3,夏季温和,最暖月(7月)平均温度只有18.4,

8、均温10的时间是158.2天,积温为2528,无霜期138.8天。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7.1,日均温 0的时间为100天左右,冬季时间在130天左右,降水量少,分配不均,多集中在59月。平均降水量为252.2毫米,雨热同季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69月间无降雪。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24644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在2928小时左右。冬、春季节多大风,全年盛行东北风。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等。土壤为砂质轻粘性栗钙土,无农药残留。农田灌溉水取自黄河水,水质较好,经化验,重金属含量低,无污染,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技术标准和

9、要求。2.2土地资源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壤主要类型为:灌淤土、灰钙土、栗钙土,质地均一。成土母质为第四系次生黄土,土质为粉沙壤土,土壤肥沃,适耕性良好。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72%,全氮0.1%,全磷0.43%,全钾2.22%,碱解氮69ppm,速效磷65ppm,速效钾86ppm,pH值8.7。2.3水资源状况及分析2.3.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xx基地灌溉用水主要依靠发源于大板山脉的北川河,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冰川融雪混合河流,多年平均流量15 m3/s左右。项目区内建有30公里的北川主干渠,设计流量为Q6m3/s,可控制灌溉面积6万亩,经多年运行比较稳定。基地位于北川河谷二级阶地,地下水资源

10、十分丰富,水位深50-100米左右,是天然的地下水库,而且深层水源水质较好,经分析化验,适于饮用和灌溉。xx生产区水源主要为北川河,水量Q15m3/s。灌溉水引自河水,流量Q6m3/s。xx生产区水源取自xx黄河灌区水源。流量Q10m3/s。水资源十分丰富。2.3.2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xx基地地处省会xx市郊,位于北川河谷二级阶地。生产条件优越,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目前基地的情况,可采用现有2眼机井(供水量分别为30立方米/小时、45立方米/小时),在对水质(pH值和矿化度较高)稍加处理后,可完全保证和满足基地生产需求。基地区由于在规划、开发过程中阻断与破坏了现有渠系,已无法使用现有渠道

11、,大面积的土地无法实现自流灌溉。基地依赖于2眼深水机井。目前机井、泵房设施完善,运转正常,可保证1100亩的灌溉。在对井水水质(pH值和矿化度较高)稍加处理后,可完全保证和满足基地生产需求。2.4 基础设施xx示范基地位于xx北川,与宁张省际公路和宁大铁路相邻,距xx市区只有10公里。两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我省xx和xx县。两县既是我省农业主要生产区,也是我省著名的自然风光旅游观光区。项目区交通通讯方便,电力充足,电价较低,供水便利,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项目区向周围辐射和示范推广。xx基地现已建有日光节能育苗温室、自控恒温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微型马铃薯生产温室、马铃薯脱毒中心楼、可研信息中心

12、楼及相关附属的天然气采暖锅炉、深水泵房等。拥有完善的技术力量和基础条件。2.5项目实施单位情况xx国有农牧控股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现拥有企事业单位19个,分布于xx市、xx市、xx州、xx州和xx州。土地总面积359万亩,其中耕地72万亩,草场面积280余万亩。社会总人口30836人,在职职工8878人,资产总额5.88亿元。目前在农业产业化、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是全省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xx良种繁育基地是农牧控股公司所属的农垦良种场,耕地面积1100亩。该基地以良种繁育为主体,负责全省农垦系统良种繁育、抗旱新品种引进

13、、推广、示范等项工作,现拥有资产8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20万元。xx良种繁育基地现有职工105名。其中,管理人员1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2名,技术工人36名,其他27名,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生产条件。项目负责人宋维斌,1985年结业于xx大学水电系,工程师。现任xxxx良种繁育基地场长,xx农学会理事。该同志一直从事于农业工程建设、良种繁育推广和农业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省级科研推广项目9项,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和生产经验。xx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日光节能育苗温室120栋,占地8万平方米,4000平方米的自控恒温的工厂化育苗车间一栋,微型脱毒马铃薯生产温室

14、9000平方米,1300平方米马铃薯脱毒中心楼一栋,可研信息中心楼一栋及设备齐全的水泵房两座、占地50平方米的锅炉房、天然气采暖锅炉1台。基础设施先进,运行良好。生产区拥有一县(xx县)一场(xx县分场)的原种繁殖基地5600亩。其中,脱毒马铃薯(M1、M2、M3)繁种基地3000亩,繁育能力年产优质种薯260万公斤;球根类花卉繁种基地1400亩,年生产球根类花卉脱毒种球1800万枚;蔬菜良种繁殖基地以xx莴笋籽种为繁种主体,面积800亩,每年可生产64000公斤籽种;藏茵陈类药材籽种繁殖基地面积1500亩,年产藏茵陈类(川西獐芽菜、抱茎獐芽菜、花锚)籽种4500公斤。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稳定我省农业发展局面的需要xx省地处青藏高原,山麓叠嶂,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31.4亿立方米。其中外流区的河川径流占全省总量的79.3,而内流区河川径流占全省总量的20.7,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3.4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域内水资源来源不足。我省农业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干流及湟水、xx河流域。河流径流量年内季节性变化大,4-6月用水高峰期占年用水量的50以上,而降水量的70却集中在6-9月,供需矛盾失调。目前人均、亩均占有水量分别只有810立方米和450立方米,分别为全省人均、亩均水量的5.7和6.18。旱区农业生产是我省农业经济的一大特点。我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总耕地面积为54万多公顷,其中旱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5,旱区农业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省粮油总产的70来自于山旱地,旱区的丰欠直接影响着全省农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