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22418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吉隆中学 吕伟新【设计思想】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

2、、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 好动 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2.教材分析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

3、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认识压力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 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部分,让学生观察形变,描述力的方向。 学生观察现象,初步理解压力的概念。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的

4、引入1探究主题的引入 带领学生做图8-10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学生回答:摁住笔尖的手指比较疼。 教师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针对教师的设问积极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等等。 抓住学生猜想中含有科学成分的部分,给予引导,逐步逼近主题。 2探究实验演示实验: 将小凳子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 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这是小凳子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边做实验边提问: (1)改变小凳子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么变?(往小凳子中加砝码) (2)质量一定的小凳子,改变它的放置

5、方式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小凳子的脚压向棉花时,观察海绵的变化;再把小凳子面朝下竖放)?(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猜测: (1)改变小凳子质量,作用效果会发生变化; (2)改变小凳子的放置方式,海绵形变可能会变; (3)用砝码盘或者橡皮泥也能达到目的。而且在拿走小凳子子后,橡皮泥和砝码盘还能保留作用效果。 指导各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探究上述问题,记录实验步骤、现象,写出小组书面结论。 各小组选择不同的形变显示材料(海绵、砝码盘、橡皮泥)实验,改变相关变量观察记录形变结果。 经讨论各组得出结论。 3. 建立压强概念 比较各小组结论,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总结、提

6、升: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控制成反比的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同样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在教师的总结提升下明确: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压力作用效果与各个因素的基本关系;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同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素,可以控制一个,比较另一个。这是“控制变量法”。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建立压强的概念。 三、压强公式及压强的单位 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 p=F/S ; 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

7、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理解压强公式,了解压强单位及相关物理学史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找出帕斯卡与力和面积国际单位的关系。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 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由公式得出 1Pa=1N/m2 。提问: 能否粗略估算自己对地面的压强?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必要时出示方格纸,对学生进行估算指导)回答教师的问题,意识到要利用压强公式来计算,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对如何测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在教师提示下明确测量方法。 学习如何估算面积。 给出教师的体重,实际测量鞋子的面积,估算教师自己对地的压强。 在教师带领下,

8、初步估算受力面积,推出教师对地的压强。 发放方格纸,要求学生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兴致高涨,实际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设想每人穿一双底面积 1m 2 的大鞋子,让学生计算此时他对地的压强。与上题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压力不变时改变受力面积能改变压强。 学生计算新的压强,进行比较。 实际生活中要根据需要限定压强的大小。提问: 我们能通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通常是改变哪些量?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受力面积比较常见。 对照图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结合图示分析书中事例。明确增大压

9、强要减小受力面积;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 结合学生提出的例子,教师再提出一些实例(如订书机),一起分析分别是通过改变哪些量来实现目的的。 举出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如:菜刀、图钉、滑雪板等等。和教师一起逐一分析。 带领学生讨论“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2题。 针对第二题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1)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课堂小测:1、关于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B. 压力越小,压强不一定越小;C.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D. 压力一定时,受

10、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2、一块砖,先后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分 别如图三中的甲、乙、丙所示,哪种放法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 )A、平放 B、侧放 C、立放 D、三种放法砖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3、关于压力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是竖直向下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压力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D、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4.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钉鞋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 )A. P1P2; B. P1P2; C. P1=P2 D. 无法比较。5.一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桌面的压强P2是( )A. P/2 B. P C. 2P D. 4P6.坐在沙发或软椅比坐硬凳要舒服,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人坐在沙发或软椅上时( )A、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了B、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减小了C、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