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21997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1.3地球的运动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高考预测本节知识通过重大时政事件为切入点,考察地球运动的特征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等)。重点放在地球运动的意义。二、自学自练(一)地球自转的特点运动形式 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侧视图恒星日除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_由_向_逐渐减小;_最大,_为0极地俯视图北极上空南极上空太阳日(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产生的原因 : 。(2)昼夜交替的周期: 。(3)晨昏线的定义: 。2时差(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比,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时刻 。定义:同一时刻,不同 的地方

2、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个15,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每个1,地方时相差 分钟。计算公式:东边时间=西边时间经度差15 (2)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_,每时区_。区时:每个时区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_的区时,即_的地方时。计算公式:东边时间=西边时间区时差值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2)偏转规律:北半球:_偏转,沿赤道:_,南半球:_(三)地球公转的特点1轨道:近似正圆的_,太阳位于其中一个_上。2方向:_。3周期:1恒星年,即_。4速度:随公转位置而变化。如下图所示:(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 和黄道平面的夹角。2.影响:引

3、起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返运动,并且有如下规律:(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变化特点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_,纬度越高,_。图1代表日期是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_,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纬度_,纬度越高,_。图2代表日期是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_,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春、秋分日全球各地_ (如图3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日_及其以北各纬度_各纬度冬至日_及其以南各纬度_各纬度二分日赤道3

4、. 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_和_的季节变化,导致_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2)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把一年中_,_ _的季节定为夏季北温带国家四季: _月为春季,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季节(3)五带的划分:界线: _和极圈五带:南北寒带、南北温带、 _三考点讲解考点一 昼夜交替1.晨昏线的判读: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判读技巧:(1)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来。(2)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3)看运动趋势,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为昏线。2.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晨昏线所

5、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考点二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1)计算公式: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时差注意:东经度/时区为正,西经度/时区为负,经度或时区越大就越在东边。时差=经度差15或

6、时区序号的差值(2)时区的计算: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考点三 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图示法分析理解日期变更线1经线展开图 2. 极地投影图比较项目零时(或24时)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经度或时区的差异两侧可能同为东经度(或东时区),或者全为西经度(或西时区);或一侧为东经度(或东时区),另一侧为西经度(或西时区)西侧为东经度(或东时区),东侧为西经度(或西时区)两侧日期差异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东侧减一天,西侧加一天关系两者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两者相对时(零时日界线在0经线上),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学法指导】 (1)不

7、同日期范围的判断技巧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考点四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用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弄清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

8、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显)考点五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1.图示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在该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如图所示:2.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考点六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其应用 1.基本概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太阳光

9、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如图)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如图)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点、太阳直射点的差值。“同减异加”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

10、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如下图)。考点七 光照图判读1. 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如下图。(1) 极地俯视图(2) 侧视图(3) 展开图(圆柱投影图)(4) 立体图2.光照图的判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判断所属半球:侧视图一般上北下南,极地投影图一般看自转方向或根据经度数值的变化来判断。(2)判断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3)

11、判断区时或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18时。以上时刻可以作为已知条件来判断其他地点的时刻。(4)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堂内练习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2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 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就越大 D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 ( ) A.地球

12、自转产生昼夜 B.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C.昼夜交替是地球绕日旋转而产生的 D.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 4.关于晨昏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5(2010 年上海卷)2010 年 6 月 11 日第 19 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 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 6、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 10月 1 日 17 时由我国北京(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历时 14 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 A10 月 2 日 15 时 B10 月 2 日 3 时 C10 月 1 日 15 时 D10 月 1 日 3 时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7题。 7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 A调快1小时 B调慢1小时 C调快24小时 D调慢24小时8右图中,实线表示水平运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