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219968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作者:日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学生小讲课文本日期:20 09 8-24地点 : 神经内科办公室讲授:童习池周围性面瘫的定位及预后判断面瘫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面神 经面神经核及其核上通路 ( 包括中 脑!内囊!放射冠及 额叶中央前回下部 病变而出 现其所支配的局部或全部的面部表情肌 瘫 痪面神经为混合神经,除支配面部表情肌外 ,其内脏运动纤维 支配泪腺!舌下腺! 下颌下腺及鼻腭黏膜腺的分泌 , 其内脏感觉纤维 支配舌前 2/3 的味觉根据病变 部位的不同可 将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 围性两类中枢性面瘫核上 瘫)病变在面神 经核的核上通路,周 围性面瘫( 核性或核下性

2、瘫) 病变在面神经及面神 经核由于 面神经核下部仅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而其上部受 双侧皮质核束支配 , 故一侧的面 神经核上瘫仅出现病灶对侧睑 裂以下的面肌 瘫痪表现为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或 消失!口角向病侧偏斜!不能鼓腮示齿而一侧面神经核性或核下性 瘫时出现病灶 侧包括额肌在内的全部面肌 瘫痪表现为额纹 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消失!口角 下垂!不能鼓腮示齿等(见图 1)面神经自延髓脑桥沟外侧出脑,经内耳门入内耳 道走行于面神 经管内,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交 织成丛, 而后分支分布于面部 见 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ji肠4椒愕盲鱷面萨经極呻超SM违下炜Imis舌柩lJlS內3 - 豆映卷ki)图

3、1中枢性贋周出性曲摊不息圏图2附神经建行示歳0S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又将周围性面瘫(划分为:a核性面瘫:为面神经核病变引起可见于脑桥的炎症!肿瘤!出血!变性疾病 等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网状构造腹外侧,故面神经核病变时多伴有病侧面神 经核临近的其他脑神经受累,且常伴有皮 质脊髓束受损,而出现相应的病症和体 征如Milard-Gubl e -综合征,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同侧外展神经麻痹!对 侧肢体偏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Foville综合征,表现为病侧外展神经和面 神经麻痹,合并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和对侧肢体偏瘫;假设损及脊髓丘脑束还 表现为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b核下性面瘫:此型最常见,多由面神经

4、病变引起常因面神经过面神经管处 的病毒感染或血管 异常引起表现为包括额肌在内的所有面部表情肌 瘫痪,因面 神经受累节段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病症面神经出茎乳孔处病变仅表现为病 灶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节段的病变除病灶侧面肌瘫痪外还 伴有同侧舌前2/ 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当镫骨肌支以上受损时可伴有同侧 舌前2 /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及唾液分泌障碍;膝状神经节病变除有周围性面瘫! 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外,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 觉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称为 Hunt 综合征膝状神经节以上的病变还可累及泪 腺!鼻腭黏膜腺体的

5、分泌 最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麻痹或特 发性面神经麻痹,是 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度炎症所致的周 围性面瘫临床可根据 经历和肌电图来 判断其预后:不完全性面瘫起病后13周可开场恢复,多数患者在2个月内可明 显恢复并逐渐痊愈,少数患者恢复不全如果味觉在1周内恢复,或病后57d运 动功能开场恢复那么预示预后良好年 轻患者的预后较好;有受凉史而起病者 预 后较好;发病4 d后镫骨肌反射仍存在者 预后好老年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动 脉硬化者等, 发病时有患侧乳突疼痛者 预后不佳肌电图检查 可估计面瘫的预 后病后57d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假设患侧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50% 那么预后较好;如患侧动作电位为健侧的30 %或以上,那么可望在2个月内恢复; 如为10%30%,那么恢复约需28个月, 且可能出现并发症; 如仅为10%或以下, 那么需6 12个月才能恢复,并多伴有面肌痉挛及联带运动等并发症如病后1 0d 发现失神经电位, 那么恢复开场的时间将平均延长 3 个月假设肌电图显示神 经变性, 恢复的时间将延长2年或更长, 且恢复不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