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21659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外出实习建筑认识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习报告7月10日2016四川成都外出集中实习报告建筑131 陈晓华 13441002-7月17日陈列馆第一天(7.10),我们早上7点出发前往了第一个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专门展示商周时期四川的古蜀文化。一下车走了没几步,第一眼看见的是呈倾斜状的建筑,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就是陈列馆。而同时旁边的外形为圆弧的遗迹馆同样也是倾斜的。我对这样设计外形的原因是有点好奇的,之后查了资料,说陈列馆是北高南低,看起来与地面相接就仿佛从大地中长出来一样,隐喻被发掘的玉璋。它与遗迹馆是一柔一刚,一实一虚的对比。(陈列馆为方,遗迹馆为圆。我认为陈列馆形体外形多用干挂石材给人以厚实感,而遗迹馆倾斜处使用钢结构

2、形成一个半开放空间,较为灵活),由于博物馆是在遗址上建立的,能感受到它的建造是对遗址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然后我们先参观的是遗迹馆,导游给我们展示了商朝晚期到春秋早期的渡河祭祀文化,在那里挖掘出很多象牙和鹿当时的祭祀场所角以及各种木器石器等。还带我们参观了当时人民的墓葬,有单人墓葬和双人墓葬,还有部分有随葬品。能看出来当时的墓葬也是有等级划分的。从山上看乐山大佛之后就是陈列区,使用的应该是全钢架结构,有地上两层和地下一层,列馆中的主题陈列名为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五个展厅组成,而展厅分别围绕中庭设置。展厅给我的感觉是相对灵活的,不像传统

3、博物馆循序渐进沉静的参观。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博物馆的设计也让我很好的借鉴了经验。下午就去了著名的乐山大佛,当爬上了山之后,一眼望去连大佛的头部都不能看全,在山上是不能看见通高71米的大佛全景的,只能排队下栈道看。栈道非常陡,但是离大佛很近,就在其头部右侧,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大佛的头髻,听说有1051个,而这些卷髻都是用石块嵌的。导游说乐山大佛是唐代时为了治水而建的,大佛是弥勒佛,唐代是崇尚弥勒佛的,因为弥勒出生意味着“天下太平”。而大佛由于当时的唐朝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外形也是做了改变(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

4、的“宽肩细腰” ,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安全感。乐山大佛既然是用来治水,当然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但是这都是我在当时看不见的,这些都只能在书上看了吧。阆中古城的居民楼俯视第二天(7.11),行程较第一天简单,只去了一个地方阆中古城。虽然一天只在古城游览,但是里面有很多著名景点,例如中天楼、华光楼、张飞庙和四川贡院等等。阆中古城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里面有200多处的名胜古迹,是四川保存的最完好的古

5、城了。当时在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往外走的比较远,发现走出古城后是特别热闹的城市街道,与古城的安静截然不同,可以看出来对古城的风韵和宁静都有所保护。走在古城路上,感觉阆中古城的建筑风格和之前去过的平遥古城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青砖黑瓦,和木质结构。而布局看起来是呈棋盘式,主要的街道由街巷链接,这样形成了古城的交通道路体系。可以看出街道的道路南北向是比较长且宽的,而东西向较短和窄,这应该是根据地形布置的。这样每条路都互相连接,而且都能通向各个地方,交通还是很便利的。因为阆中古城在古代盛行研究风水,所以在被称为“风水古城”的同时,街区和道路都是根据城市整体布局和风水组织的。而且我看民居大多都是一层

6、或者一层半的建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高差也没有变化很多。而且大多都使用了挑檐式。大概是因为四川本来多雨,所以挑檐式可用来防雨防水。中天楼然后我们首先去的是华光楼,这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从外部能看出来这是三重檐歇山式的屋顶,是个木结构的建筑。导游说这是在唐朝建的,但是在清朝因火灾被毁,后来又得以重建。一共三层楼,每层楼周围都有游廊可供人观景。之后我们还去看了四川贡院和张飞庙和中天楼等景点。四川贡院是以前供考生考试的地方,知道科举制废除之后才闲置下来,现在作为一个科举博物馆供游客观赏了。贡院保存得尚未完好,是个四合院式建筑,穿斗式木结构。现在大多房屋都用来作为展示厅,展览大量以前科考时的文物资料。而

7、张飞庙则是用来纪念当时在阆中驻守7年的张飞,也是多重四合院式建筑,重檐歇山式屋顶。占地很广,主要由山门,敌万楼及左、右牌枋、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虽被损坏多次,但每次都会被修复。最后就是中天楼,它是阆中的几何中心,气势宏伟。从四面街都能看到,登上楼顶能很好的欣赏古城的景色。第三天(7.12),我们就离开古城了。由于距离较远,我们经过了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占地甚广,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从地图上看,这是一个聚落式的博物馆群,通过空间组合手法把博物馆建筑群组合在一起。同时它还有酒店、茶馆、客栈等设施,并不止是单纯意义上的博物馆

8、。老兵手印广场在自由活动时间,第一眼看见的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广场呈V字形,寓意胜利,一排一排的,全是抗战老兵的手印,非常震撼。然后就到了中流砥柱馆,这是一个橘红色的方形馆,收藏了很多我以前从来没想过没见过的照片、文献以及实物,甚至还有模拟地道战等实景复原,更有历史代入感。飞虎奇兵馆之后就是飞虎奇兵馆,也叫“援华美军博物馆”, 主要是为了纪念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特别是美国空军援华而建。它由前美国国家建筑师协会主席切斯特怀东设计,建筑外形似一军舰航行在水中,象征着从太平洋彼岸援助中国的美军。陈列的主要是援华空军“飞虎队” 的史料、文献、和实物收藏品。矶崎新设计的日本侵华罪行馆再就是日本侵华罪行

9、馆,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在当时,他的决定在日本面临的压力和质疑可想而知。而矶崎新态度从容地表示:“这是回避不了的一段历史,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只是冷静、客观地把这段历史展示出来。”日本侵华罪行馆的顶部像波浪,整个建筑呈现出历史沉重沧桑的气息。外墙是灰色的,据说当时设计时的日本侵华馆原定是白色的,但樊建川坚持改成灰色,他认为这段历史的分量应当完全的展示出来。入口曲折而展厅看起来较为狭长,整个建筑采用当地砖料和混凝土混合,更显严肃而庄重。而如此选材也是有原因的,当时2008汶川大地震过后,汶川地震博物馆先行建造,其他的项目就整体延后。另一方面,从选材上也尽量节省成本。而我认为这种材质也正好对应该

10、馆的氛围,这肯定不是矶崎新做的最好的设计,因为有许多客观因素,人们的对于这个博物馆的关注点并不一定在于建筑本身,而民营博物馆的预算也是有所控制的,但这个设计确实完成了它应该有的使命。由于自由活动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也没能参观所有的展馆,这确实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在下午,返回成都的途中,我们就来到了扎哈设计的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这个当代最大体量的单体建筑,融合了休闲、娱乐、商务、会议、酒店、旅游、购物、餐饮、文化、演艺等众多城市功能。这个建筑延续了扎哈一向的风格,流畅的线条和前卫的造型,外部通体使用玻璃幕墙,屋盖使用的是钢结构。环球中心其实有五个部分,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只来得及去了购物中心,整个购

11、物中心被分成两部分,由商业街相互两通组合,1-3层为购物中心部分,上层则为写字楼。成都环球中心购物中心第四天(7.13),今天6点就出发了,经过了都江堰,然后路过了汶川,自2008年地震后,看到现在的情景,可以看出来还是修复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大约下午两点多三点到了黄龙风景区,那天天气并不是很好,在之后下起了大雨。而我由于上去之后就有了高原反应,只能一直留在车里,并没有上山。可能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在山下看云雾缭绕,看不到顶。都说上面的五彩池很美,看了下来的同学拍的照片也确是那样,没能上去不得不说是这次实习很大的遗憾。五花海第五天(7.14),在已经稍微适应了海拔的情况下,今天去了著名的九寨沟自然

12、风景区。排队的人特别多,进了入口之后有景区观光车。从上车点开始经过一段上坡后,到了诺日朗中心站,然后就有两个分支了,呈“Y”字形,一个终点为长海,景点不多,途径上季节海和下季节海(我们经过的时候几乎都看不见水,可能是因为季节问题。);另一个终点是原始森林。我们先去了原始森林那一边,不得不说我从没见过如此神奇的水,很清澈,水底下的枯木水草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天气那时候很晴朗,能很清晰的倒映出青山蓝天和白云,一时间真的分不清哪些是水底,哪些是岸上的。九寨沟民俗文化村之后在返程的时候,我到了九寨沟民俗文化村,这里的都是藏族村寨。古朴的村寨处于群山之中,显得尤为古老和宁静。九寨沟平均海拔也在2500米左

13、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这里传统的建筑大多都为木结构。沿着门前的小道来到民族文化村的一家,藏民们每家门前都有一个塔形的装饰,据说那叫白塔,玛尼堆,是他们祈求平安幸福的地方。门窗上的彩绘,住屋里的装饰,及藏民的服饰,都令我们欣赏到了藏民的风采,进入文化村,还可以体验藏民的日常生活,宗教崇拜,感受藏民的衣、食、住、行,并可以了解他们的历史。而且还会卖一些小东西,确实是值得逛一逛的。出了民族文化村,也算是结束了在九寨沟的游览了。中国古羌城第六天(7.15),今天只有一个景点,但由于地点较远,到达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们去参观的是中国最大的羌文化展示地中国古羌城。在汶川地震中它损毁严重,我们现在看到的

14、是重建之后的样子,但仍然保持了羌族原有的风俗和特点。建筑本身就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台阶两侧有碉楼形状的篝火台,两侧的石板都绘有图案。大门也很有特色,是两扇下面安有滑轮的巨型木门。我认为古羌城中的碉楼最具特色,以前的碉楼是用来瞭望和御敌之用的。现在已经丧失了这个用途了,它用石片和黄泥土砌成的。还有羌族的民居,还是用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屋顶平台最下面是木板或者石板,伸出墙外成为屋檐。在这个古羌城中,无处不显示出羌族淳朴而浓厚的民族气息,也许是因为生活环境也相对封闭,而历史也相当悠长,某程度上这个也算是一个世外桃源。古羌城中的民楼不得不提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到了都江堰的古城区,虽是为了吃晚饭但是我们趁

15、着空闲时间也出来逛了一逛,固化蹭去原本是个老县城,现在称为灌口镇,在地震发生后重建是,以保护遗产和传承文化为原则,尽量保持了旧式的风格,还植入了明清时期川西的建筑元素,使得建筑古色古香,斗拱和飞檐栩栩生辉。南桥第七天(7.16),我们去了都江堰景区,都江堰是因为李冰父子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为人熟知。我们一开始来到了南桥,重建后的南桥,5孔、长54米、宽12米、3层重叠翘飞檐,为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桥头重檐有民间彩塑,桥亭圆柱有书法植联,两廊内壁有精工壁画以及书法楹联。赤柱朱槛,画栋雕梁,整座南桥就是诗书画合璧的艺术长廊,适用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据说这被称为“天府第一桥”。进了都江堰景区

16、后,就是一条堰功道,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大小龙头向沟中吐水,沟内之水直流到卧铁之下。两旁置放了12尊雕像,诸葛亮、阿尔泰、丁宝桢等人分别代表了各历史时期部分治水建堰的功臣。青城山顶上的老君阁安澜桥鱼嘴都江堰主要就是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从鱼嘴被分流而来的内江水丝毫没有平静,激烈地撞向离堆古园。李冰根须水流和地形,采用“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开凿了一条40多米长20多米宽的内江总进水口,就是宝瓶口宝瓶口右侧有个山丘,叫做离堆。我们从宝瓶口乘观光车到了鱼嘴那边,还没到站,就已经听到水声。这是我在都江堰印象最深的地方,从上游流下的岷江之水到了鱼嘴型的横u型阀口,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一派作为内江,用于引水灌溉,一排作为外江,用于排洪。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金刚堤尽头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