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21196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与研究精解集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隔四个点(图中未画出)取一个计数点,纸带经过2号计数点时,测得的瞬时速度_m/s。若实验时交流电源频率大于50Hz,则纸带经过2号点的实际速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量速度。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由图可知,小车在桌面上

2、是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该小组同学根据图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加速度大小为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字母填写)。(2)图b中标出的相

3、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_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_。4、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器材由: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用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

4、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向下滑,重复步骤、;多次重复步骤;利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和的关系式为_。(2).由图(c)可求得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接通气源.当空气从导轨两侧稳定喷出时.发现滑块与气垫导轨没有直接接触,装置能正常使用,调节导轨水平.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钩码上. (1)该同学用图乙中的螺旋测微器测得遮光条的宽度L=_mm. (2)该同学将滑块由图甲所示位置由

5、静止释放,在钩码的牵引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秒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滑块经过光电门I时的瞬时速度_;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_.滑块的加速度大小_ 6、利用图甲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1)利用图甲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要的措施是_.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

6、,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s;计数点E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E=_(时间间隔用T表示);为了充分利用记录的数据并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时间间隔用T表示).7、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S,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电路中的电

7、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可求出重力加速度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_;_。(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和,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和,用此法_(填“能”或“不能”)消除对本实验的影响。请利用本小题提供的物理量求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_。8、用图1所示

8、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和_(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

9、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图像。(3)观察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4)描绘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的要求是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选填“有关”或“无关”)。(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

10、的。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0.36;大于解析:从0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5=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求出打纸带上2号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小车经过2号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果交流电的频率大于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则点间距的测量值小于理论值,根据可知,测出的速度数值比真实值偏小。 2答案及解析:答案:从右向左.0.19; 0.038解析:1.小车受到摩擦力作用做减速运动,水滴间距离逐渐减小,故小车从右向左运动.2.滴水的时间间隔,小车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小车的加速度.3答案及解析:答案:

11、(1)DCBA(2)0.1(3)(4)解析:(1)器材的组装顺序,应当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再安装纸带,最后将纸带与小车连接起来,小车释放之前,应当先等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直至稳定,测量结束后,应当先关闭电源,再取出纸带,所以正确的顺序应当是DCBA。(2)因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也就是每0.02s打一个点,可知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4、6间的平均速度,则。(4)根据得,为了减小误差,不要使用相邻的两段位移进行计算,而是要取得远一些,此时由于间隔了三段位移,所以分母上的时间单位也要作出相应的更改,测得的三个

12、加速度应当取平均值,则有。 4答案及解析:答案:(1). (2).52.1,16.3解析:(1).由于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 ,则。(2).由结合题图(c)可知,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vA,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得vA=52.1cm/s,图线的斜率等于,即,求得a=16.3cm/s2。5答案及解析:答案:(1)5.000 (2) ,解析:(1)由螺旋测微器读出整毫米数为,由可动刻度读出毫米的小部分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2)因为遮光板宽度为L,故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 ;故加速度为: 6答案及解析:答案

13、:(1).AB(2).0.1解析:(1).利用图甲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选项A正确;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从而能充分利用纸带,选项B正确;小车的质量没必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C错误;小车能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没必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选项D错误.(2).图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计数点E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为了充分利用记录的数据并减小误差,根据,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应为. 7答案及解析:答案:(1)BD(2)9.4(3)选择密度更大的实心金属球;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4)能;解析:(1)对与触头接触期间,电磁铁应保持磁性存

14、在,故电源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均可,故A错误;小球自由下落,因此要使小球能够撞击应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故B正确;球的正下方到M的竖直距离为小球下落的高度,并不是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故C错误;手动敲击M的同时小球开始下落,因此应该从该时刻计时,故D正确。(2)一个小球下落的时间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可得。(3)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同时该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小球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因此选择密度更大的实心金属球。(4)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联立可解得,因此可以消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8答案及解析:答案:(1)A;C(2)见解析图(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4)越小越好;有关(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其速度,那么它通过的位移。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解析:(1)打点计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