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20923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公路改建连拱隧道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方案一、 编制阐明1. 编制根据和原则.此工程第二合同段的招标文献和施工图纸;.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以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献范本技术规范部分;. 隧道现场具体地质勘察报告;.公司近年来总结形成的有关科技成果.施工经验.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设备能力。2. 编制范畴及原则范畴: 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等工程。原则:针对本工程的特殊性和工程特点,以“高原则、高质量”地完毕本标段的工程任务为宗旨,保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争取实现优质工程的目的。.全面响应招标文献的规定,特别是业主对工程施工工期、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环保的规定;.充足考虑本工程特点,重点.难点

2、项目和施工条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状况、周边环境,结合施工措施、工程进度筹划进行工期、质量、环境、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与比较,选择科学、先进、合理、实用的施工措施;.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能力,强化施工组织,现场管理,合理组织现场施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合用,管理科学严格;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 隧道是一座连拱式隧道,全幅长325m,进口桩号K+955,出口桩号K+280。其中明洞长24m,进出口各12m,级围岩42m,级围岩40m,级围岩219m。隧道平面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单向坡,坡率为2.35%,单洞净宽10.5m。2.本隧道重要

3、工程数量:序号项目名称数 量1土方开挖2210 m2石方开挖5130 m3隧道洞身开挖58102 m4C25喷砼3210 m5锚杆108215 kg6C30砼11241 m7钢支护223526 kg8钢筋621078 kg3. 施工工期本工程施工筹划工期为426日历天,3月10日5月9日。4. 工程地段及水文状况 隧道位于北仑区 村境内。重要岩性为强微风化熔结凝灰岩,隧道进出口表部为第四系积碎砾石粘性土,厚0.34m;下部岩体完整性较差,局部节理发育密集,围岩级别级,洞身上覆盖岩体,厚度为1237m,围岩级别级。地下水以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隧道洞身无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5.本地资源状况

4、.交通及运送条件隧道施工所在地点对外交通条件基本顺畅,与外界公路相连接,工程所需材料可通过公路运至工地;.电力及能源供应 项目部在 隧道进出口的施工现场附近提供高压线路并负责安装变压器,为避免施工半途停电,工地自备50KW发电机2台,保证施工用电。.施工及生活用水 隧道工地进出口的施工现场附近均有水源,可铺设自来水管道至各施工用水点和生活用水。三、施工方案1.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隧道是一座连拱式隧道,施工程序多,洞口地质条件复杂,并且工期紧。我们的对策是:加大机械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加强边仰坡防护,采用大管棚、超前锚杆等超前支护,必要时采用两头同步开挖的措施,保证工期。2.施工原则.

5、进场后抓紧便道施工和进洞口的边仰坡防护,为工程早日动工发明良好的条件;.进洞前一方面施工洞口的截排水系统;.坚持“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采用新奥法施工,光面爆破,无轨运送,压入式通风;.围岩较差的地段严格遵循弱爆破,强支护,紧衬砌的施工原则;.注重围岩的监控量测和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及时应对围岩的变化,提前做好预备方案,有备无患;.隧道弃渣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并做好弃渣挡护和环保。3.总体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平面图阐明和现场实际状况,以及连拱式隧道的特点,安排先施工进口中导洞及进出口的边仰坡防护;管棚护拱施工完毕后,再采用双头掘进,进出口各设一支队伍。.施工便道 进场前抓紧隧道进口的施工便道,在此期

6、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水池、变压器、临时工棚的施工和机械安装;.明洞及洞口施工 进洞前一方面施工洞口截排水系统,然后进行明洞开挖及洞口护槽。根据设计及现场状况,及时对边、仰坡进行防护解决,规定分级开挖,自上而下逐级防护。防护措施为开挖面打设锚杆,挂钢筋网,喷砼,避免围岩风化和雨水渗入引起坍塌或滑坡。洞口支护 :坚持“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采用新奥法,光面爆破,压入式通风,支护紧跟的施工措施。本隧道覆盖层厚度一般为2040m,围岩大多数以类为主,整体性比较好,而级分布在进出洞口段,在此段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强支护、紧衬砌的施工原则。a.边仰坡采用锚杆(22L=23.5m 岩石层2m

7、 粘土层3.5m间距1.5m,按梅花形布置)钢筋网(6.5 间距2020)喷射砼厚10,对坡面进行加固和防护。 b.先施工中导洞,进洞前沿拱部开挖轮廓线外缘打设二排42小导管,环距0.42m 排距0.250.3m,采用注浆机注浆以加固洞口;c.洞口开挖时,在开挖轮廓线的周边采用密钻眼,对岩体进行切割,拱顶眼距30,周边眼距40,洞口采用短进尺(第一次眼深不超过1.5m进尺在0.81m)弱爆破,避免破坏洞口形状。爆破后对松散部分进行人工排除,并检查断面尺寸,如有欠挖进行小炮解决。如果没有欠挖立即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喷射砼封闭岩面。.暗洞施工 采用品字形三导坑法施工:在进洞前,当明洞分级开挖,防

8、护至隧道起拱线高程时,按图纸设计施作1086m管棚。由于本隧道进出口普遍存在浅埋现象,为了避免洞口大挖大刷,采用管棚法进洞,进出口管棚长各20m,并在洞口修建护拱。三导坑法施工环节如下:先挖中导洞坑,施作中导坑初期支护,中导洞贯穿后浇筑中隔墙,然后施作主洞上部环形开挖,拱部初期支护。待中隔墙顶部回填密实后,再开挖上部核心土,接着开挖下断面,完毕后进行仰拱模注砼,隧道防排水层铺设,然后拱圈二次衬砌模注砼。上述施工环节中必须左(右)洞独立完毕后才干对另一洞进行施工,最后路面及水沟 电缆沟等辅助工作。施工程序详见附图1左右洞平行作业时严禁齐头并进,两洞室严禁同步处在初期支护状态,超前洞室的二次衬砌与

9、主洞室掌子面距离不不不小于20米。掌子面至二次衬砌的距离和左右洞室错开距离按下图所示进行控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提供左右洞开挖初期支护的工作面,中导坑从进口段开挖向出口贯穿,必要时两头同步开挖。当中导洞贯穿后,施工中隔墙模注砼从出口向进口后退施工,浇筑中隔墙的砼钢筋等施工所需材料均从进口端进入洞内施工间隔距离详见附图2.洞内超前支护 级围岩浅埋段采用42小导管超前支护;级围岩采用超前砂浆锚杆支护(环距为0.5m),施工中做到管注浆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成环,二次衬砌要紧跟。四.施工措施1.施工程序及基本措施喷锚构筑法的支护构造重要是喷射砼和锚杆。在初期支护发生作用之前,开挖工作面及其

10、顶部的围岩必须可以自稳。自稳的时间长短决定施工措施的选择及施工速度的快慢。为保证洞内施工施工安全,我们在隧道施工时将按照“管注浆超前、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强支护、勤量测、早成环、紧衬砌”的原则施工。管注浆超前:在级围岩段设计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超前加固围岩,以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短进尺:每炮进尺控制长度级0.61.0米级1.52.0米弱爆破:隧道在级围岩地段施工时,一方面用挖掘机开挖,然后采用微松动爆破,先把中空面形成临空面,不得采用强爆破开挖,以减少围岩的扰动限度;紧封闭:边开挖边支护,开挖多少支护多少,随时进行喷射砼封闭围岩面;强支护:严格按设计做好工字钢支撑和喷锚挂钢筋网支护;勤量测

11、:隧道开挖后,按规范设计规定立即布点对拱顶下沉 净空水平收敛 表地沉降等必测项目进行量测,保证在24小时内读取初始数据,并按规范规定的量测频率进行操作; 早成环:及早施作仰拱,封闭衬砌构造,限制变形发展; 紧衬砌:在量测成果体现稳定的基本上,及时进行复合衬砌。具体施作环节如下:.地质超前预报隧道开挖前组织人员采用地质监控仪器做好地质超前预报,严格观测围岩开挖状况,通过探测手段预报开挖工作面前的围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掘进中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提出预报,以便有准备做好多种避免和施工措施,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测量放样为了保证测量精确,应先用全站仪复测设计院所交测点,复测无误后进行控制测

12、量,精确的定出进洞点,并定期进行内外联测;.超前支护根据设计规定进行管棚或小导管注浆及超前锚杆支护;.开挖根据设计规定各衬砌段开挖应做到:短进尺 弱爆破 勤量测。每次进尺控制在1.21.5米范畴内,拱部开挖轮廓预留变形量以设计为准,应同步考虑钢架顶面与岩面间保持不不不小于5的间距,以以便拱架的安装;.钢架施工根据隧道地质状况,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较短,开挖后应及早封闭岩面,超前支护采用有压注浆小导管,及时安装拱架,并将拱架垫板放在基岩上,避免拱架下沉导致支护构造失稳,拱架严禁高脚悬空;.二次衬砌考虑空间效应对初期支护的影响,距中槽开挖面之间距离不适宜超过20米.施作仰拱及仰拱填充仰拱对衬砌构造的

13、稳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隧道开挖后变形较大,侧压力也较大,为避免边墙内挤侵限,按早成环的原则,应及早施作仰拱,封闭构造,在仰拱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施作填充混凝土;.施工洞内混凝土路面及盲沟.施工程序详见附图32.施工测量.控制测量动工前一方面对设计单位交付的地面控制桩(即导线点)及永久性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复测无误后,根据设计提交的测量数据,采用相应的控制测量方法,对隧道工程进行联测,在洞口布置不少于3个固定中线控制点和2个以上水准点,同步定期对控制点进行检查,保证其精度。.洞内测量先将洞外控制点引入洞内,进行洞内测量,其重要内容有施工中线测量,水准测量及断面施工放样测量;对于直线隧道每

14、隔100米设立中线控制桩,对于水准测量每隔50米设立一种水准点。在向前延伸施工中,应常常对中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以防移动。中线控制桩应设在隧道轴线底板上,特殊地段可设在拱顶上;水准点应设在洞两侧,并左右交叉布置。3.洞口施工 施工便道修至洞口附近后,先进行拉槽。施工时采用松动爆破,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挖掘机装渣,自卸车配合运送。挖槽要根据进洞措施而定。边挖边刷边支护,由于洞口岩体节理发育,应采用光面爆破。仰坡坡率应不小于11。待洞口防护至起拱线高程时,施作大管棚,做好主洞开挖的超前支护,规定如下:.开挖到设计桩号后,按设计架立18工字钢和127导向管及护拱施作,进洞后进行管棚工作室开挖。按设计

15、程序施工,护拱内导向管架立时严格控制好其仰角,仰角控制在12度;.采用潜孔钻机(HDT-100型)钻孔并顶进钢管。施工时,钻杆自套拱的导向管伸入,钢管沿周边以1度的外插角打入围岩;.每隔一孔位钻孔,使用钻机顶进钢花管,顶到位后,先清理孔内杂物,再进行注浆,注浆完毕后,清除管内浆液并用30#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并封闭管口;.在钢花管间隔设立并完毕注浆后,进行剩余孔位的钻孔,施工工艺同前;.大管棚施工质量保证措施A.钻孔时为保证孔位对的,孔口管从1-2的仰角安设,钻进过程中随时用仪器测定钻杆与否就位,及时纠正钻孔方向;B.在设计注浆的参数基本上通过实验拟定最佳注浆方案,管棚注浆配合比为水泥水玻璃=10.5(体积比)水灰比=0.91.0水玻璃50波美度,模数2.4,注浆初压力0.5-1mpa,注浆压力达到2-2.5mpa,并稳定10-15分钟后,终结注浆,以保证钻孔四周注满浆液;C.施工时通过现场注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