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20353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1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会员独享(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高二年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策扶老以流憩,_。 云无心以出岫, 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渔舟唱晚,_; 雁阵惊寒,_。(王勃滕王阁序)(3) 但以刘日薄西山,_, 人命危浅,_。 (李密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说 钓 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

2、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

3、率如是。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注】数数:次次、多次的意思。 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

4、课、升降、调动等事。2、对下面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疾:迅速 B、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逮:直到 C、其数试而不遇也 数:多次 D、饵钓而下之 下:下面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思其动而掣之 风飘飘而吹衣B、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C、见村人之田者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注意以取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章以钓鱼“求得”譬喻科第求取,因其皆永无满足而劳心费神,所以作者强调做人不如无欲无求,做个隐者。B、“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从

5、积极一面说,似乎是事无止境,而从消极一面上来讲,则是欲壑难填的魔障。 C、文章以叙述法十分细腻地叙写钓鱼求大的全过程,不仅见述行为,而且摹写心态和心理感受,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说理性散文。D、“其趣或类于求得”,是说好像“求得”,然而“趣”实非求得,“得”是一种欲望而已。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4分) 答: 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3分) 答: 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2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滕王阁诗 王 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

6、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 的意境(2分)相传王勃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槛外长江 自流”,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都督都觉得不对。你觉得“空”字好在哪里?请联系全诗,试作分析。(4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骑救幼主、刮骨疗伤,被后人敬仰并尊

7、奉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B、曹操依蔡瑁建议训练水军后,周瑜暗窥曹军水寨,大惊“此深得水军之妙也!”欲除蔡瑁、张允。此时恰逢蒋干为了邀功,主动往江东说降。周瑜将计就计,在群英会上故意做出狂态,假装醉酒泄露机密,诱使蒋干偷了假书信,除掉了蔡瑁、张允两位水军都督。C、广场上,穷诗人帮助艾斯梅拉达上演小山羊认字的节目。小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了太阳神弗比斯的名字。这时副主教克洛德正在广场旁边的王宫里,他看到这一切,就来到广场上赶走了艾斯梅拉达。D、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就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得胜之兵,往西追袭,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

8、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E、卡西莫多在乞丐进攻被镇压后发现艾斯梅拉达不见了。艾斯梅拉达是被黑衣人和甘果瓦骗上了船的。上岸后她发现黑衣人就是克洛德。克洛德意欲占有艾斯梅拉达,遭到顽强地反抗。激怒了的克洛德便将艾斯梅拉达交给了痛恨她的隐修女。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单刀赴会的经过。(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为艾斯梅拉达复仇和殉情的故事。(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

9、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公孙丑上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凭借武力假托仁义可以称霸,称霸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所以孟子认同有大国的条件,就可以用武力手段来称霸天下的说法。B、孟子认为不必等到先把国家扩大起来,变成一个大国,然后才实行王道。就是一个小国家,也可以行王道。C、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靠道德使人服从才是真正服从。D、孟子的观点就是推行王道,反对霸道,重视道德不重视武力。 根据上下两个选段,说说孟子对“王道”与“霸道”各持什么看法?(3分)孟子对齐宣王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

10、鱼也。” 又说:“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梁惠王上答:三、现代文阅读(9分)高考资源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很多人批评宋代诗歌,以理入诗,“味同嚼蜡”。和唐诗相比,宋诗当然逊色很多,然而宋人写诗是否“味同嚼蜡”,我看不见得。中国的格律诗,总体上在唐代登峰造极,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宋诗其实是唐诗的延续,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譬如苏东坡、王安石、陆游、范仲淹、范成大。宋诗中,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作品,可以说俯拾皆是。我可以随意列举几首。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

11、来。”这样清新美妙的七绝,即使放到唐诗中,也是上佳之作。这首诗使我联想起唐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其中“小舟撑出柳荫来”和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可以说相映成趣,都是写江南春景,韦应物是无人之景,徐俯诗中有人驾舟,却都写出【甲】 的景色,同样令人神往。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已被后人转喻为【乙】 。宋诗中,有不少写乡村农家日常生活的作品,文字朴素却色彩丰富,韵味浓郁,写得清新自然,至今读来仍让人感觉亲切。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翁卷

12、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以上这些宋诗,有唐诗遗韵,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并非“以理入诗”,没有人会说它们“味同嚼蜡”。在浩瀚的宋诗佳作中,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清代纪昀曾评说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宋代理学兴盛,宋人不满唐诗的写景抒情,写哲理诗一时成风。宋人作诗“以理入诗”,却未必“味同嚼蜡”,宋代哲理诗中,不乏经典名篇。最著名的几首,在中国流传数百年生命力不衰。譬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譬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

13、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首哲理诗名篇,构思奇妙,涵义深邃,回味无穷,早已成为中国人智慧的象征。宋代的文学巅峰,是词,那是前无古人的创造,可以和唐诗比肩。其实,词也是诗,在我的视野中,宋诗和宋词,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写出美妙词章的诗人们,怎么可能一写诗就“味同嚼蜡”呢? (选自赵丽宏的莫说宋诗味如蜡)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宋代,只有苏东坡、王安石、陆游、范仲淹、范成大这些诗人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B、从文中可以推知:宋代的“以理入诗”,这并非因为宋人的文学才华不及唐人,或宋人的情感不及唐人的丰富,而是“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宋人把词这种新的文学体式推向了宋代的文学巅峰。 C、宋诗中优秀作品很多,不能一概说其“味同嚼蜡”。D、清代纪昀对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的评说与钱钟书先生的“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兴寡”的评说是一致的:宋人往往不满唐诗的描绘风景、争妍斗巧,变而为枯淡,为苍老,为议论。11、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言。(2分)【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