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20128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分析报告(区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质量分析表教发院 :吴广伦一、考试概况本次考试是根据市有关要求,采用市教研室提供的结业考试卷,试题分开闭卷两部分组成,其中开卷考试20分钟,满分40分,闭卷考40分钟,满分60分。我区于6月18日上午8:009:00组织了统一考试。阅卷基本由本校组织,区教研室组织了竹园、实验东校、东方世纪等不同层面和地域的10所学校1144份试卷,于6月23日在北蔡中学初中部进行了集中阅卷。结果统计如下:2009年6月初二历史结业考试“双率”统计表学校实考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良率3784.8 9671100.0%81.0%12282.8 9464100.0%8

2、3.0%15484.1 984399.3%73.3%11683.6 1004999.0%70.7%15484.0 993597.0%74.6%7280.0 934394.4%61.1%8277.3 952592.7%42.7%13977.8 982588.0%56.0%13172.0 941479.4%38.0%13759.7 941445.0%11.0%统计114470.6 1001488.2%47.2%二、对试卷的整体评价一是本次试卷难度适中,题量适宜,题型灵活多样,内容广泛,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应变能力。二是试卷能结合时事热点,把五四、新中国成立、中美建交、浦东开发开放、世博会等热点都

3、融合进了一张试卷,以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来思考这些热点,这不仅容易引发学生答题的兴趣,拉近了历史与生活的距离,也便于引导今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三是试卷保持传统,导向明确。试卷基本与以往的风格相似,在解题时又不完全考查机械记忆,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还给师生教学指明了方向。即要求基层老师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学习、学科方法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侧重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历史问题。总的看本试卷以图做“引子”,古今中外历史比例恰当、图文结合紧密自然,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点,又考查了学生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及分析、读图、理解、知识迁移和情感体验等综合能力,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三、试题分析

4、抽样分析题号得分率优秀解题简要介绍典型错误及主要失分原因各大题分析闭卷一193%第5题学生错选A多,原因是联合国是生活中较显性的知识,教师比较强调,学生不加仔细分析就作答;学生对重要历史发生的时间记忆不准确。299%397%489%572%二1100%第2题错在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几个文件搞混了,二是错填写“蒸汽机”“汽车”“蒸汽机车”。第4题错填“麦哲伦”、“达迦马”。第5题错误率最高,写“改革”“上海”“西部”的较多。原因:一是对基础性主干知识掌握的不准确;二是学习中对相关相近内容未作区分;三是对乡土史重视不够。281%388%494%545%三178%第1题写不出“张骞”或者写成“错别

5、字”,或写成“刘邦”、“商鞅”、“郑和”等,分不清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地图上应该是哪个字母表示的。第2题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用字母表示,直接写了文字“印度”。第4题把交子和会子混淆了。原因:一是学生空间识图能力薄弱;二是没有理解题意盲目答题;三是对这些历史概念不理解。293%398%478%开卷一190%第2题(1)错填“政府”、“内阁”、“军机处”、“东厂”、“锦衣卫”、“司法”或不做;第3题(2)只能写出一个或错答“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原因:对于明初特务统治与明初内阁设立及其职能不理解;不理解何谓“社会舆论”;教材依据不足。263%348%(续表)抽样分析题号得分率优秀解题

6、简要介绍典型错误及主要失分原因各大题分析开卷二196%第1题,错选C,拿破仑帝国时期第2题,错选A大化改新。原因:一是历史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薄弱;二是把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弄混淆了;三是读题不完整,时间相近的历史容易混淆。295%395%498%595%三189%第3题用一个词语概括“末日帝国”、“强弩之末”、“黑暗中的黎明”“历史转折”等等。错误:把概括词错答为“自作自受”、“联盟”、“四分五裂”“身不由己”、“乱七八糟”、“两面夹机”等;第4题错选A,悲哀的多原因:一是未能读懂漫画,不理解漫画的含义;二是对历史理解表达能力薄弱;三是对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不了解。287%38

7、1%475%四182%全美高速公路网建设,是以现代经济发展为准的。第1题,错选ABC,原因:知识记忆不准确;做题时未能注意题干中时间的及其“尚未面世”的限定。第2题,回答经济危机现象的多,也有写“贩卖黑奴”、“世界大战”等,但没有指出发生了经济危机。第4题,学生抄写教材中描述所选的事件,没有指出观点(即选择的标准)。原因:不会审题或审题不仔细;不能利用题干中时间的信息来回答问题;时间不够。284%393%463%四、对某些试题的重点分析例一:闭卷部分第一大题以“30 60 90”为题,回顾了“五四运动”、“开国大典”、“改革开放”、“中美建交”等相关知识点,以点带面串出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求民主、

8、实现新生活、不断进步翻开历史新一页的进程。不是考学生的机械记忆,而是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读图、理解、迁移等各种能力,知识点的结合自然又贴切,其中第3题,还训练了学生的史料意识。例二:闭卷部分第三大题,运用了地图、图片和文物资料等来考察学生,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历史不是单纯由文字构成的,历史有时就凝聚在日常器物和生活中,历史不仅有时间延续,还有空间舞台。例三:开卷第三大题出得很好,题目活泼,答案指向明确,并给学生发挥空间。特别是第3小题,用一个词语形容欧洲1943年的形势,学生发挥的余地很大,除了一些常见的答案如“四面楚歌”、“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等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特色而又非常恰当

9、的答案,如“末日帝国”、“强弩之末”、“黑暗中的黎明”等等,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能将理由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又一次感受正义的力量!。例四:开卷部分第四大题,穿插了大的历史视野,将百余年的世界历史浓缩其中,前三小题考察了基础的历史素养,最后一小题,考查较高层次的史论能力,并了给了学生选择和发挥的空间。五、评分细则补充开卷:一3(2),实业救国、民主共和、中华民国、公理战胜强权等。开卷:四2(2),美国股价暴跌,导致银行倒闭,经济衰退;罗斯福改革等或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六、问题与建议1、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的不够准确。如闭卷第一(1)题、(5),第二题(4),第三题(1)、(4),开卷第四(2

10、)题等,错误表现为对张冠李戴、时间错误、书写错误等多方面。建议:有关教师要多参加区级层面教研会或登陆有关信息网站,研读教材和考试要求,授好新课的同时,重视对知识的训练巩固。2、学生对历史空间的知识储备薄弱。如闭卷三(1)和开卷三(2)题。建议:教师授课时,能左图右史,指导学生把有关内容能落实在地图上,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3、学生历史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阅读时不能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构建合理的联系,组织答题,如开卷二(1)(2)(3)(4)等题,答题时只要能找到几个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和特殊时期的历史现象就比较容易答题。建议:授课时不仅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历史现象,还要帮助学生

11、整理出一条清晰的历史演变脉络,讲清重大阶段的历史特征和主要历史现象。4、学生审题和组织答题的能力薄弱。很多学生在不了解题意的情况下,就随心所欲的答题,答非所问或回答不全面的现象较多,如第闭卷三(4),开卷一(2)、开卷三(3)、开卷四(2)(4)等题。建议:研究新课改推行以来市教研室提供的结业考试卷,在平时作业时,对学生的解题,提出要求,以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意识和严密的思维;渗透基本的学科方法,提高学史的能力,教师可以阅读历史是什么和史学方法论等书籍,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进行整理,并能在实际教学或指导、讲评学生作业中加以运用和渗透。5、阅卷中存在雷同现象,考试结果与校情和教学现状反差过大。如有的学校整包试卷错误都是一样的,xx中学整包卷对错几乎都相同,有的学校测试结果与校情、学情差距较大,如xx等学校,具体见2009年6月初二历史结业考试“双率”统计表。建议有关学校能严肃考风考纪,这本身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6.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