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20092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叉并线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石化石油公司隐患治理工程集美区崎沟村改线工程交叉并行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前准备1四、并行段施工方案2五、交叉穿越施工方案5六、发生地下管线安全事故应采取的措施10一、编制依据1 集美崎沟村改线段C版设计文件2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369-2006)3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4油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Q-SY GJX 131-2012)5油气管道工程钢质管道防腐层补口补伤技术规(Q-SY GJX 140-2012)6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GB 50423-2013)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干线改线起点位于坂北路北侧原定向钻入土点处,管道向南敷

2、设至海高速用地边界线外3m处,沿海高速方向顶管穿越坂北路,避开民房继续沿海高速方向敷设240m,再向南顶管穿越海高速,再沿海高速方向敷设至集美大道新建分输阀室,再向北顶管穿越海高速,原方向敷设至改线终点,改线新建管道长度约为1200m,使用管材规格355.67.9,材质L415M;支线改线起点位于海高速东南方47m处,终点为分输阀室,改线新建管道长度约50m,使用管材规格323.98.7,材质L360M。干线沿海高速方向与中海油LNG管线并行的209m围间距不足6m,最小间距2.3m,还有4处交叉穿越华润燃气管线和中海油LNG管线,因管线处在高速公路边及民房附近,施工作业带受限给施工带来一定的

3、难度和安全隐患。三、施工前准备1、管线保护目标: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应无地下管线责任事故。2、管线保护责任制:为了切实做好地下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地下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的地下管线保护责任人。3、管线保护组织机构: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成 员: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现场负责人 4、施工准备4.1、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管线综合调度交底会。管线责任单位将管线的性质、走向、埋深、管径以及管线的变化情况尽量向施工单位交底清楚;并对施工现场派出监护人员。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从现

4、状管线保护角度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方案上保证管线安全,并上报监理、业主批准。4.2、施工单位取得各种地下管线资料后,对照现场与图纸资料互相校核验证。建立健全地下管线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作业队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挑选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奖惩措施,责任落实到人。4.3、现场地下管线详细调查,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挖探坑:这是长期以来管道施工企业探明地下管线的主要方法,探坑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应采用铁锨薄层轻挖,不宜使用羊镐、钢钎等尖锐工具。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探坑的间距,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

5、的管线情况来推断该种管线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采用管线探测仪探测:在对地下管线的勘测中,采用科学的手段人工开挖结合现代测绘技术、仪器,如雷迪管道探测仪,可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设深度等数据,在施工前进行全面探测,与现有管线图纸资料对照复核, 以获得地下管线的准确信息。4.4、绘制管线分布图。对调查出的各种地下管线叠加绘制在同一平面分布图上,注明每种管线的埋设方式,贴在办公室显要位置,组织施工管理人员交底学习,随时提醒相关人员注意管线安全。4.5、现场做好警示标志。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在施工现场应做好醒目的警示标志,方法是沿管道走向插小红旗,旗杆上设置方向标和标志牌,标志牌上注明管道名

6、称、管径、根数、埋深等信息,小红旗之间洒白色石灰连成线,提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安全。对于埋设较浅,受到重压会有危险的管线,还应采用设置警戒线的方式禁止一切重型机械通过。四、并行段施工方案干线改线段沿海高速方向与中海油LNG管线并行的209m围间距不足6m,最小间距2.3m。在施工时需考虑每个工序的施工对并行段管道安全的影响。管道施工工序包括:接桩测量放线、作业带清理及扫线、管材运输、管沟开挖及回填、管道安装、清管测径试压、地貌恢复、三桩埋设、光缆敷设、阴极保护。1、接桩及测量放线根据现场情况,我方部分线路存在与中海油LNG管道、华润燃气管道并行敷设,根据图纸放出作业带边线及

7、管沟中心线,同时根据探测情况放出并行段LNG管道中心线位置,并用木桩在做好标记。2、作业带清理及扫线根据测量放线定出的边线进行扫线作业,挖掘机等扫线设备在作业带行走,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严禁碾压并行段其他地下管道。如现场受限的情况下,机械必须和其他地下管线交叉行走时,必须铺垫不小于12mm厚钢板或管排保护地下管道,修筑临时通道(见临时通道示意图)。已建管道20mm厚钢板固定桩0.5m6m3m3m临时通道示意图3、管材运输管材运输时机械设备禁止在吊运情况下在地下管道上方行走、停留,如现场情况确实无法避免,则必须进行倒运方式,即吊车或其他起重设备吊过地下管线管位,机械设备在不负重的情况下并在

8、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通过地下管道上方。材料运输、布防过程中必须设置专人看护,设专人指挥,避免并行段其他地下管道的安全。必要时划定禁区,设置警示带加以控制。4、管沟土石方开挖及回填4. 1、管沟开挖前必须经监理核对控制桩及管沟灰线,并确保管道中心线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4.2、对于并行段管沟开挖时,必须使用探测仪器进行精确勘探,必要时进行人工开挖深坑。开挖管沟时进行单侧设备放置及堆土。沟槽严禁超挖,防止并行管道覆土垮塌,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以保护并行管道。对于并行间距小于3m时,进行人工开挖管沟,使用人工挖探坑的方法使地下管道暴露,并对暴露管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加固。机械

9、开挖管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地下管线位置安全距离外洒白色石灰线,线禁止机械作业。4.3、临时保护和加固措施(1)隔离法。通过钢板桩、树根桩、深层搅拌桩等形成隔离体,限制地下管线周围的土体位移、挤压或振动管线。这种方法适合管线埋深较大而又临近桩基础或基坑的情况。对于管线埋深不大的也可采用隔离槽的方法,隔离槽可挖在施工部位与管线之间,也可在管线部位挖,即将管线挖出悬空。隔离槽一定要挖深至管线底部以下,才能起到隔断挤压力和震动力的作用。自然地面隔离板伴行光缆伴行光缆新建管道护缆角钢在役管道隔离法示意图(2)支撑法。对于土体可能发生较大沉降而造成管道悬空的,可沿线设置若干支撑点支撑管线。支撑体可考

10、虑是临时的,如打设支撑桩、砖支墩、沙袋支撑等;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前者,设置时要考虑拆除时的方便和安全,对于后者一般结合水工保护进行施工。自然地面支撑桩沙袋支撑或砖支撑伴行光缆伴行光缆新建管道护缆角钢在役管道支撑法示意图(3)、土体加固法。顶管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可能由于土体超挖和坍塌而导致地面沉降和土体位移的,可以采用注浆加固土体的办法。一是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与施工区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二是施工结束后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进行注浆充填加固。此外,在砂性土层,且地下水位又较高的环境中开挖施工时,为防止流砂发生,也可用井点降水法。5、管道安装管沟开挖并验收合格后进行管道组对焊接施工,全部焊口

11、采用沟下焊接,逐根焊接安装的方式进行。焊口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防腐补口、补伤。雨并行管道间距较小且并行管道进行暴露时,喷砂除锈时要设置隔离挡板,防止沙砾进入并行管道防腐层。6、管沟回填、光缆敷设管沟回填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沟回填前需对管道焊口、弯管等信息进行测量、采集。光缆敷设按一般施工段施工方法进行铺设硅芯管,警示带。7、水工保护、地貌恢复在进行水工保护时,按照设计要求和并行管道业主要求进行施工,需考虑到并行段其他地下管道的水土保护,及时做好地貌恢复及防沉降工作。五、交叉穿越施工方案根据图纸可知有4处与其他已建管线交叉穿越处。1、施工原则1.1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交叉时由人工探明管道实际位置

12、,人工开挖管沟;1.2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交叉时,新建管道应从已建管道下方通过;1.3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和伴行光缆的净距应0.3m。2、技术措施2.1 穿越已建管道距离5m必须由人工进行开挖管沟,穿越时保证与已建管道垂直净间距0.3m。2.2 在穿越施工前,应将穿越管道段预制完成并进行防腐补口、补伤。2.3 管道组对焊接、无损探伤、防腐补口、补伤等工序同线路施工设计图纸要求相同。2.4 穿越施工时,采用横担悬吊的方法对已建管道和同沟敷设光缆进行保护。2.5 穿越完成后应及时与两侧管线连接、回填并恢复地貌。2.6 穿越段施工完成后,在测量新建管道的高程、坐标的同时,也必须对该段已建管道进行测量,记

13、录已建管道的里程桩(如果有),并将测量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 2.7 其它要求按照穿越设计图纸或相关线路设计要求执行。3、施工方案3.1 施工流程 合格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探测已建管道主管组对焊接焊缝无损检验人工开挖确认已建管道位置电火花检漏对已建管道、光缆进行保护新建管道穿越拆除保护设施新建、已建管道检漏分层回填、夯实恢复地貌检查验收管道补口、补伤3.2 施工准备3.2.1 穿越施工方案应得到管道权属单位主管部门审批通过。3.2.2穿越已建管道施工由负责相近施工的焊接安装机组和土建施工机组配合施工。3.2.3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进行技术交底,探讨施工质量及对已建管道的保护措施,并依据设计部门

14、出具的穿越地下管道通用图进行施工。3.2.4开工前预先与管道权属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办理穿越施工手续,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3.2.5 施工设备、配套机具及材料准备齐全。3.3 测量放线3.3.1 根据设计给定的控制桩位,用经纬仪放出穿越中心轴线,并定穿越中心桩,划定施工作业带。3.3.2 放出管沟开挖的边线。3.4 穿越管线的预制3.4.1 穿越段管道根据现场实际可以采取沟上预制和沟下焊接。3.4.2 穿越段管道组对、焊接等工序同线路施工要求相同。3.4.3 穿越段管道补口、补伤等工序同线路施工要求相同。3.4.4 穿越段管道清管、试压等工序和主线路一并进行。

15、3.5 管沟开挖3.5.1 已建管道两侧5m以管沟开挖:3.5.1.1 管沟开挖前应申请管道的权属单位主管部门派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施工,采用人工开挖。3.5.1.2 首先根据管道探测仪测出已建管道和光缆的大致位置,由人工沿垂直于已建管道走向挖条形探坑,找到管道和光缆的准确位置。条形探坑宽约1m,长度及深度直至挖到管线和光缆为止。操作时用铁锨采取平铲法挖土,边挖边清理散土,挖沟人员要时刻注意土层的变化,如果在坚硬的土层中出现软土或沙土层,很可能就是管道及光缆周围的软土层,挖土时就要格外的小心,将管道及光缆周围5m之的管沟全部挖出。3.5.1.3当穿越点开挖过深时,两侧边坡坡度要尽量放缓,根据土质情况,对容易塌方的地段采取必要的边坡支护,防止塌方,损坏光缆,对穿越完毕的管道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