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19985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语文教学的好帮手用。在语文课堂中运用音乐往往应结合课文和歌曲的内涵,把它们有机地、科学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对教材和乐曲的思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正确地选择乐曲、歌曲,才能显示出两者结合的威力,从而达到极佳的效果。【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语文课堂歌曲思想内容审美修养课文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它所独具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人们随着音乐的律动,旋律的变幻起伏,或喜或悲,或惊或叹,或翩翩起舞,或静思默想。现代文明已使音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可否引入音乐,使之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方法,使之成为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天地的前奏曲、品味

2、课文内容的间奏曲、深入领会课文主题的终结曲呢?答案是肯定的。众多实践充分证明,引音乐于语文课堂,有助于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那么,哪些环节可采用这种方法呢?一用音乐激发兴趣,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课文内容,用合适的音乐渲染某种气氛,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驿路梨花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用采茶舞曲或彝族舞曲这样节奏明快、情绪欢快的曲子导入,再截取课文中描写驿路梨花的语段,引入本课的学习,给本课的学习定下一个欢快的基调,这将为学习本课设下良好的氛围。枣核还乡梦自序表达了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思

3、念家乡的真切感受,用思乡曲、我的中国心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荡气回肠的词曲来孕情,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拉近,不但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意境,也将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教授苏州园林前,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未读美文,先育美景(将此曲用作配乐朗读的材料,也很合适)。钢琴协奏曲大海那深沉激越的旋律为听潮营造出适宜的氛围;春天来了为春酿造春声;童年的回忆则把读者带入故乡的榕树。创造合适的气氛,导入新课,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对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二朗读中配以音乐,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领悟作品内涵我读高中时,上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首曲子,伴着音乐老师给大家示范朗读

4、课文。老师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读合着起伏变幻的曲调,深深吸引了我们,同学们为海燕那勇敢、高傲的精神所折服。那堂课给我的影响特别深。现代的音像技术,已有许多把音乐与朗读完美结合的作品,使文学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引人入胜。利用这些作品,将其引入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同样,选择适宜的音乐,配以合适的课文,采用相应的朗读基调,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听了一节主题班会课,介绍的是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写的母亲,我最伟大的老师一文。两名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让一生根据内容用电子琴穿插演奏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人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催人泪下的曲调,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

5、情绪。朗读者、演奏者、听者,个个泪雨涟涟。乐曲、故事与朗读的完美结合,把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了极高的境界,班会课异常成功。事实证明,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三在讲读教学中引入音乐,加深印象,以此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课文主题的理解讲读是为了理解,在讲读中引入音乐,以此促进理解,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七律长征、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两首歌曲词曲内容与老山界一课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意境十分相近,都反映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讲读老山界一文时,适时引入两首歌曲,让学生比较、体会二者的内容和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6、。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提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课文生命的意义,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表现了作者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在此文的教学中,引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学生通过音乐感受人生的真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课文主题。渔舟唱晚再现了渔人出渔晚归怡然自得的情景,曲调明丽、节奏多缓慢抒情,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引入此曲,让学生将课文所表达的情绪与乐曲中渔人的情绪作一比较分析,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四.在综合训练中融入音乐,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一次听优质课竞赛获奖者老师在教授明湖居听书一课时,在导语中紧扣音乐,讲述音乐故事,适时引出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让学生欣赏这首名曲,

7、由此引出课题,并由课文归纳出描写音乐的方法。之后,又重新播放如歌的行板,让学生闭目聆听。曲子完了,留出空白,让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营造出余音绕梁的气氛,然后让学生谈听了此曲的感受,最后让生依此写作。不拘一格,巧妙设计,适时把握时机,把课文、音乐、写作有机结合,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写作特色,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了音乐描写的要领,同时,也将触角伸入音乐这一艺术门类,学习了音乐欣赏,达到了一教多得的教学效果。教者在文学与音乐之间找到了交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引人入胜,学生怎能不拍手欢迎呢?就在本文脱稿时,受学校团委之聘,担任学校举办的“唐宋诗词朗诵比

8、赛”评委。根据比赛要求,学生可配乐朗诵,比赛中因设备原因,大多数学生末能实现初衷,引得台上台下嘘声不止。由此可见,学生是多么喜爱这种形式啊!再看比赛情况,实现了配乐朗读的同学,多数能在音乐的引导下,掌握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也十分投入,而末实现配乐朗读的同学,贝S神情沮丧,朗读效果也差了许多。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文人四雅之说,即“琴、棋、书、画”,把“琴”放在第一位,恐非偶然。李白等大文豪的文学成就,是否与他们很深的音乐艺术造诣有关呢?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左右大脑,各司其职,左右大脑的适时调用,有利于大脑的平衡发展,而音乐正促进了大脑的平衡使用。在紧张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调节大脑的活动,将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对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课文主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