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19965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洛阳铲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1公司质量方针以技术管理为依托持续改进求实效追求质量卓越重合同守承诺确保顾客满意1.1.2公司质量目标1)、工程项目交验合格率100%;2)、工程项目优良率100%;3)、顾客满意率达100%;4)、积极创优,每年有两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工程奖;5)、采用合理的方案,达到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努力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质量管理;1.1.3依据的规范和法规1)国家及部颁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2)本工程执行下列有关规范、规程,但不限于以下规程、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2、50328-2001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4-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50107-201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1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二)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学府东街以北,龙堡街以南,太

3、堡路以东,太行路以西约200m处。本工程包括1#-5#楼钢筋砼灌注桩(含试桩),其中:1#楼桩径700mm,桩长40.3m,桩数154根(含试桩3根);2#楼桩径700mm,桩长38m,桩数161根(含试桩3根);3#楼桩径700mm,桩长41m,桩数154根(含试桩3根);4#楼桩径700mm,桩长40m,桩数140根(含试桩3根);5#楼桩径700mm,桩长41m,桩数154根(含试桩3根);(三)工程施工计划与措施1.3.1工程施工总体布署由于施工设备多、工序多,施工工期紧迫,各种机械容易相互影响,为了合理利用施工作业空间,确保发挥设备、人员施工效率,最大限度减少辅助时间,在合同工期内完

4、成工程施工任务施工整体部署由东北向西南开始施工,优先施工试桩,合理分配机械设备。1.3.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工艺流程图准备工作放线定位设备就位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吊放下导管砼浇筑后压浆施工1.3.2.1定位放样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定位轴线,由专职测量人员按桩平面图准确无误地将桩位放样到现场,现场桩位放样采用插短钢筋加白灰点作为桩位标识。桩位放样后经自检无误,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人员共同检验桩位合格并签字后,可进行下道工序。1.3.2.2成孔(1)采用电动洛阳铲成孔(2)成孔质量标准见表3.2-1表3.2-1成孔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质量标准1桩位水平偏差单桩、单排桩

5、基垂直于中心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70mm条形桩基沿中心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中间桩:150mm2孔径允许偏差-20mm3孔深允许偏差+300mm4垂直度允许偏差1.0%1.3.2.3钢筋笼制作与吊放(1)钢筋笼规格及配筋严格设计图纸进行,按技术要求制作,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规程规定。(2)进场钢筋规格符合要求,并附有厂家的材质证明,现场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原材及焊接试验检验。(3)钢筋笼加工时,钢筋在同一节内接头采用搭接焊连接,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大于钢筋面积的50%,螺旋箍筋与主筋采用搭接焊,加劲箍筋与主筋采用搭接焊,加劲箍筋接头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10d。(4)钢筋笼在运输吊放过程中严禁高起高落,以

6、防弯曲变形。(5)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缓慢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过程中如遇阻力,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后继续下笼。(6)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表3.4-1。表3.4-1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1主筋间距土10mm2螺旋筋螺距土20mm3钢筋笼直径土10mm4钢筋笼长度土100mm5主筋保护层土10mm1.3.2.4、钢筋笼钢筋焊接质量检查搭接焊接的质量检查,应根据JGJA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外观检查、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外观检查时,接头表面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

7、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大于2mm。拉伸试验时,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该级钢筋的规定抗拉强度;试样应呈塑性断裂并断于焊接缝之外。冷弯试验时,因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去除,与母材外表齐平。弯心直径应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规定选取;弯至90时,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大于0.15mm的横向裂纹。1.3.2.5钢筋笼吊放(1)钢筋笼吊放时值班工长及机台班长必须在场,并由值班工长统一协调指挥。(2)钢筋笼较长时分两段制作,在孔口搭接。(3)笼子吊离地面后,利用重心偏移原理,通过起吊钢丝绳在吊车钩上的滑动并稍加人力控制,实现平直起吊转化为垂直起吊,以便入孔。(4

8、)各起吊点应加强,防止因笼较重而变形。起吊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密切配合。(5)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遇阻碍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下放。1.3.2.6下放导管本工程桩采用260mm导管。采用丝扣或法兰盘联接,用橡胶圈或橡胶板密封,导管每节长度2m左右,最下端一节长度不小于3m。a导管下放前应在地面检查其连接的密封性,试水压力0.61.0MPa。b导管技术性能要求:每节导管应平直,长度偏差:L%(L:单节导管长度);连接部位内径偏差:2mm;连接好的导管轴线偏差:1%。c导管下入孔内应居中,导管下端应距离孔底约0.30.5m。d下放导管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每道密封圈,有损

9、坏的立即换掉。e接导管前先清洗丝扣,接管时应上紧丝扣.1.3.2.7砼灌注在砼灌注前,测量孔底沉渣,满足规范要求。a灌注砼时,在导管上安放漏斗,导管下端应离孔底0.30.5m,砼灌注应连续进行。除初灌外,在任何情况下导管埋置砼内深度应2m,防止拔管过多造成断桩或夹层。灌注时应专人负责检查记录,及时测量孔内砼面的上升高度。及时提升和分段拆除上部导管。拆除导管需经技术员或灌注组长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提升导管时,导管应位于钢筋笼中心,慢速均匀提升,若发现压杆随导管上升,说明导管挂住钢筋笼,应立即停止提升,并顺时针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钩,严禁挂起钢筋笼。b灌注接近桩顶时,应及时测量桩顶标高,使灌

10、注桩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0.5m,用测杆检查桩顶标高。砼充盈系数1.0;砼面返到超灌长度的标高后,不应快速拔管而应将导管上下缓慢活动,使砼面口慢慢弥合。c灌注时如遇堵管窜动无效时,应及时处理,处理方法如下:如堵管位置在上部可用粗钢筋捅;如堵管位置在下部或上部处理无效时,应及时提升导管,找出堵塞原因,在砼流动性较好的情况下,重新下入导管,导管下端进入砼面1.5米以上,重新按初灌方法灌注,一般多灌1.5m3混凝土即可,对小直径的桩此法不会产生断桩。认真填写钻孔桩灌注记录汇总表,经检验后方可结束砼灌注。当处理时间过长,混凝土接近初凝,塌落度过小不符合灌注要求时,必须拔出钢筋笼,扫孔到底,重新灌注

11、。灌注结束后,各岗位人员必须按职责要求整理、冲洗现场,清洗导管及工器具,护筒可在灌注完毕后提起。1.3.2.8后压浆(1)技术要求及参数a、后压浆方式采用封闭式注浆工艺;b、单桩注浆量为2.55T(桩端、桩侧分开考虑时各1.8T、0.75T)桩侧考虑布置两个注浆点;c、水泥采用PSA32.5级,水灰比为0.6左右(经现场调制水泥浆把水灰比调成0.8);d、桩端注浆终止压力为6Mpa,桩端注浆终止压力为4Mpa,注浆流量不得超过75L/min。e、压浆管采用20mm钢管;f、注浆时间应在桩体施工完毕后5-7天,根据本工程情况,可在施工结束后2-3天内用清水将注浆管打通,30天之内注完。(2)后压

12、浆工艺后压浆是成桩后的最后关键环节,也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工序,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下钢筋笼、预埋注浆管成孔清孔二次通水冲洗注浆管路观测注浆压力、水泥浆注入量成桩严格记录相应参数历时变化(3)施工过程控制a、制作钢筋笼、连接灌浆管: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安放注浆管,桩底灌浆管二根20mm钢管,每节长度按施工接管长度方便时而定,节与节之间的连接用管箍,用生料带密封,在套管底部30cm区域钻8mm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并用橡胶带包扎,外层用PVC色带包裹。然后用铅丝绑扎在钢筋笼内侧,总长度=孔深+0.5m,0.5m为的露出孔口长度。桩顶上部不宜用短节灌浆管,容易碰断,造成质量事故。c、下放钢筋笼:下

13、放钢筋笼时注意每节灌浆管的连结是否牢固,灌浆管紧贴钢筋笼内侧。d、钢筋笼及灌浆管下设完毕后,就可以进行浇注工作,砼浇注同一般桩的水下浇注。此时注意的是(尤其注意)保护好灌浆管及管口,不使杂物及砼落入管中。e、检查压浆泵,泵要完好,压力高,出浆量少的为佳。f、把高压胶管两端分别连接到泵及灌浆管上。g、泵送清水,清洗管路,从一端注水,另一端出水说明管路通畅,此时不需用大的压力,只用缓缓的小水流就行(一端人工注水,另一端出水,也说明通畅)。第一次试通水在钢筋笼下到孔底后进行,采用人工注水,注水通畅,开始下道工序浇注砼,不通提出孔外,查明原因重新安放注浆管和环形胶管。压浆前尚须第二次注水检查管道是否畅

14、通。h、检查泵上的压力表处于完好状态,以便记录压力。i、检查搅浆机,处于完好状态,搅浆筒内清扫干净。j、检查储浆筒:容量不要太小,筒内干净,高度适当,注入的浆量可用筒内的浆面下降控制。k、搅拌水泥浆:按水灰比0.8配制水泥浆,搅拌35min。l、搅拌好的浆液通过滤网,滤去杂物及没搅拌开的水泥团后,放入储浆筒内备用。m、开始注浆,当另一灌浆管冒浆时,暂时停泵,封堵冒浆管口,采用间接注浆。n、继续开泵灌浆:灌浆过程中记录下来灌浆时间、灌浆压力、灌浆量及桩的上抬量。注浆排量控制在每分钟3060升范围内。0、如浆液灌不进且压力升高很快,就可能是发生堵管。堵管一般发生在高压胶管及泵内,处理后继续灌浆。如

15、果判别不是堵管,如有稳压装置,可稳压1015分钟后结束灌浆。有时也可采用连续反复开关泵的方法进行加压。p、由于高压灌浆,为了防止发生机器及人身事故,不使用大于4Mpa的压力。q、注浆过程采用两个指标的办法进行控制:注浆量的控制:桩的压浆量达到2300kg水泥;压力控制:桩的压浆压力为4Mpa,达到此压力,注浆量不满足2300kg时,要采用稳压间隔式注浆工艺,稳压静置间隔时间不少于10分钟,仍注不进去时可停止注浆,桩端桩侧注浆时间间隔不小于2小时;r、关闭止浆阀(自动)或耐高压阀门止浆(手动)。s、冲洗干净高压胶管及泵、搅拌机、料筒。1.3.2.9资料管理1.3.2.9.1施工准备期资料的搜集、提交及报验a应将测量放线、定桩位记录和测量复核签证单交监理公司审查签证;b将钢材、砼等出厂质量证明材料和复验报告及配合比通知单交监理公司审查确认。c将钢材连接接试验报告、焊工合格证、焊条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