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19403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 1 -液氨的特性及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一、液氨特性 【1】标识: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 , UN编号【2】:1005, CAS号【2】:7664-41-7 , CN号:23003。1、理化特性 【1】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熔点(C) : -77.7 (标态),沸点(C) : -33.5 (标态),引燃温度 (C ):651相对密度(水 =1): 0.82(-79 C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1): 0.6饱和蒸气压 (kPa) : 506.62(4.7 C )临界温度:

2、-132.5 C,临界压力( mpa): 11.4 ,闪点 : 无意义爆炸上限 %(V/V) : 27.4爆炸下限 %(V/V) : 15.7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2、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 【1】: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 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 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 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 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者剧烈咳嗽、 咯大量粉红色泡

3、 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根据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氨属于IV (轻度危害)急性毒性:吸入LG。20000 mg/m3;经皮 LD5o2500 mg/m3;经口 LD5o5000 mg/m3o发病状况:迄今未见急性中毒,但有急性影响。患病状况: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后果: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影响。致癌性:无致癌性。根据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

4、程度分类 氨属于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名称英文分子式急性危害指标最咼许用浓度慢性危害指标定级毒性中毒状况发病状况中毒后果致癌性氨Ammon iaNH3低低低中低低中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7】。有毒,不燃烧【7】。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7】。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接触限值【11 :中国 MAC(mg/m3):30前苏联 MAC(mg/m3):20美国 TLV-TWA:OHSA50ppm,34mg/m3;ACGIH25ppm,17mg/m3美国 TLV-STEL:ACGIH35ppm,24mg/m3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3、燃爆特性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7 。 遇

5、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7 。 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7 。与硫、磷等易燃物、 有机物、还原剂混合, 经摩擦、撞击有燃烧爆炸危险 7 爆炸上限 %(V/V):27.4 1 爆炸下限 %(V/V):15.71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 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4、溶解性氨在20C水中溶解度34%,25C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 度 16%,溶于氯仿、乙醚 , 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 0.1N(当量浓度,相当于0.1mol/L)水溶液PH值为11.

6、1。5、腐蚀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 , 橡胶和涂层。6、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 【1】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7、稳定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烟火、高温热源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氮 1 。8、工程控制容器严加密闭;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9、防护 【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氨渗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

7、,淋浴更衣,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10、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或 2%硼酸液彻底冲洗,然后 立即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 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立即就医;勿催吐。11、消防措施 【1】预防措施:严禁烟火; 配备全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 (或全面罩送风呼吸器) 、 全套自给式呼吸器(带有送风源、头盔、面罩) 、护目镜、抗氨渗防护服(手套、 围裙、足靴)、灭火器材、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使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

8、。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 不能切断气源, 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的情况下将容 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理。12、泄漏处理个体防护及安全预防措施: 氨浓度超标的场合,应穿戴全面罩过滤式面具 (或 全面罩送风呼吸器)、护目镜及抗氨渗防静电防护服(手套、围裙、足靴) ;氨气 浓度严重超标的场合,应穿戴全套自给式呼吸器(带有送风源) ;配备应急淋浴 设施及眼药水;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泄漏应急处理及消除方法 【1】:现

9、场通风,加速扩散; 若气体在钢瓶内泄漏而 无法堵漏时,将其移至安全区域修补或处理;若液体泄漏,可让其汽化,隔离泄 漏现场;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全身防护服;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撤离现场;切断火源;建议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设 150 m隔离带,在下风处长1 公里、宽 0.4 公里的范围内撤离所有人员; 高浓度泄漏区, 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 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 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 复、检验后再用。13、存储及卸料

10、 【1】存储注意事项: 谨防容器受损; 本品适宜室外或单独存放, 室内储存应置于 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C ;避易燃物,与其他化学 物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 尤其是各类氧化剂、 次氯酸物、 碘和酸、 食用化学品; 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设 立适当的警告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卸料注意事项: 卸氨人员需经过培训, 熟悉并掌握卸氨规程, 并严格遵守卸 氨规程,做好个人防护。14、废弃处置 【1】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15、

11、运输注意事项 【1】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 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 批准。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 并应将瓶口朝 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 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 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 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禁止在居民区和 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二、与液氨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规

12、范(国务院令第 344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536-88 液体无水氨中国物资出版社化学危险品最新实用手册(2004年 5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GB16483-2000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三、脱硝氨区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1 、设计依据1)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2000年版)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7)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95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 年 4月 29日11)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1

14、99912)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3007-199913)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HJ562-201014)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51-200515)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4976-200216)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8163-19992、液氨储罐安全距离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规定,第3.0.1条氨属于乙类危险可燃气体, 可根据第 5.2.1 条 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表, 布置氨区设备防火距离,见下表。- # -左丞21 设备、建朗物晋曲布胃的防火间距(E目 瓊制七环配死鲨. 忡莖枷宠电化趙公用设型于下盘艺 作铃高燃L * 陀虔诜门的设&瞽注 备比 液5 1H口乙A 甲KHH一 H-15-MHFiS ftT 自魅点 的工艺甲1552.2-乙99-0甲13.5937-一-2 注乙995n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