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19323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员工满意度理论有哪些) 摘要: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管理 科学 及组织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介绍绩效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入手,借鉴我国学者陈维政、刘云的“工作满意度一绩效组合矩阵,说明绩效与工作满意度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而是存在四种组合关系,并进一步对四种组合关系各自的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根据三种有待改进的绩效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成因分析,针对四类员工的特点,提出了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相应措施。1,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的关系1.1工作满意度一绩效组合矩阵华纳斯(wanous)认为,工作满意度与绩效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2、二者都是另一变量的函数。而且,二者之间通常可能出现四种状态:满意度和绩效都高;满意度高,绩效低;满意度低,绩效却较高;满意度和绩效都低。国内学者刘云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绩效之间关系复杂,二者之间的四种组合可通过“工作满意度一绩效组合矩阵表示,与其他观点相比较,“工作满意度一绩效组合矩阵更加合理,能客观反映出工作满意度与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1.2.工作满意度一绩效组合矩阵的成因分析1.2.1高绩效,高满意这种状况说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是组织管理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形成这种组合的主要原因是:员工需要与组织目标紧密契合、协调一致,员工通过向组织提供绩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个

3、体需求的满足。1.2.2高绩效,低满意如果员工向组织提供绩效是满足某些较低层次需求的唯一手段,而组织将员工绩效与物质回报密切挂钩,那么,即使员工对工作不满或需求未能得到较好满足,他们仍会努力提高绩效,尽可能取得更多的回报。1.2.3低绩效,高满意员工对目前的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本身等十分满意,并缺少竞争压力和危机感,从而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内在动力。1.2.4低绩效,低满意员工中、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情绪低落、消极,不愿努力工作,绩效水平不高。2需求层次与工作满意度、绩效之间的关系2.1需求层次模型当代心 理学 研究说明,需求决定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人的个体行为总是受其

4、深层需求所支配,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为满足该需求而采取相应行为;在一个群体中,人们的需求如果相近,就会有相似的动机和行为,这些共同点就表达出该群体中人们的普遍特征。内容型鼓励理论认为,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也是鼓励的起点和根底,该类理论着重研究需求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推动人类的行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佛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需要鼓励理论。2.2需求层次与工作满意度、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满意度与绩效都是基于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员工通过工作取得绩效以及工作满意感的获得,都取决于需求

5、是否得以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可以说,员工产生绩效,就是为了通过向组织提供绩效来换取相应需求的满足,比方,薪酬、福利、成就感等;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上下,也同样取决于需求是否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 2.3员工需求类型的划分 明确了需求层次与工作满意度、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针对各种员工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以及“需求层次模型,可以将员工的需求类型进行归类,划分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以高层次需求为主导需求的员工;以中、低层次需求为主导需求的员工;以低层次需求为主导需求的员工;以中层次需求为主导需求的员工。在这里,本文借鉴国内学者申晓纪的相关观点,把

6、这四种偏重于不同需求层次的员工分别称作进取型员工、交际型员工、谋生型员工以及逍遥型员工。3需求层次理论对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绩效的启示3.1.高绩效,高满意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对于“高绩效,高满意的情况,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说明人事相宜,应保持这种状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并从中归纳、 总结 经验,为今后工作提供可参照的范本。总之,要把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建立为稳固的“双赢关系,在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员工利益的最大化。3.2.高绩效,低满意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对于“高绩效,低满意的情况,不能因员工的绩效水平较为乐观而无视问题的重要性。要改变这种组合可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绩效是员

7、工借以满足某些较低层次需求的手段,故其虽对工作不满或需求未得到相应满足,仍要努力提高绩效以尽可能取得更多的物质回报。这种情况下的员工多为谋生型员工。自尊及被尊重感强的员工,为了不被他人轻视而努力工作,从而产生较高绩效。这种情况下的员工多属于进取型,他们的不满意往往是因为工作成绩未得到应有的成认、个人才干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少施展才华的时机等原因所造成3.3“低绩效,高满意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对于“低绩效,高满意的情况,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员工满足于中、低层次需求而不思进取所造成的。低层次需求是人类全部需求的起点,但绝不是全部目标和最终目标,人不应当仅仅满足于中、低层次需求而不思

8、进取,在人的一生中,应努力完成由中、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的迈进,否那么,人的潜能就无法得到相对充分的发挥。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员工提高认识,唤醒其沉睡的高层次需求,激发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动力,使员工与组织建立在这样一种关系之上:组织与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组织的生存 开展 与员工的生存开展息息相关、浑然一体,只有组织得到开展壮大,员工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展,也只有员工的奋斗和参与,才能有组织的日益强大。3.4“低绩效,低满意情况下的相应措施对于“低绩效,低满意这种组合,应针对以下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员工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情绪消极,工作满意度下降,进而导致绩效水平下降,属于这种情况的往往是进取型员工。员工低层次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难以维持生计,导致绩效水平低。谋生型、交际型以及逍遥型的员工都有可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组织陷入困境,员工连最根本的生活需求都得不到保障所导致,管理者应向员工实事求是地说明现状,鼓励员工积极出谋划策、将员工的长远利益与组织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