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188415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1原油输油管道安全检查表(GB50253-2014 )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输油工艺1输油管道宜米用密闭输送工艺。米 用其他输送工艺时,应进行技术经 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及必要性。GB50253-2014 第3.1.3条2输送工艺方案应根据管道的设计内 压力、管径、输送方式、输油站数 量、顺序输送油品批次等,以多个 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GB50253-2014 第3.1.5条二线路选择1管道线路的选择,应根据该工程建 设的目的和资源、市场分布,结合 沿线城镇、交通、水利、矿产资源 和环境敏感区的现状与规划,以及 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 文、气象、地震自然条件,通过综

2、合分析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线路总体走向。GB50253-2014 第4.1.1条2中间站场和大、中型穿跨越工程位 置选择应符合线路总体走向;局部 线路走向应根据中间站场和大、中 型穿跨越位置进行调整。GB50253-2014 第4.1.2条3管道不应通过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 区、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 码头、军事禁区、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范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GB50253-2014 第4.1.3条4输油管道应避开滑坡、崩塌、塌陷、 泥石流、洪水严重侵蚀等地质灾害 地段,宜避开矿山米空区、全新世 活动断层。当受到条件限制必须通 过上述区域时,应选择其危害程度 较小的位置通过,并采取相

3、应的防GB50253-2014 第4.1.4条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护措施。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 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油、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 或重要公共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5m ;2原油、成品油管道临近飞机场、 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 工建(构)筑物敷设时,间距不宜 小于20m ;3输油管道与铁路并行敷设时,管 道应敷设在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 以外,且原油、成品油管道距铁路 线不应小于25m、液化石油气管道 距铁路线不应小于50m。如受制于 5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不满足本条要 求时,应征得铁路管理部门的同意; 4输油管道与公路并行敷设时,管 道应敷设在

4、公路用地范围边线以 夕卜,距用地边线不应小于3m。如受 制于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不满足本 条要求时,应征得公路管理部门的 同意;5原油、成品油管道与军工厂、军 事设施、炸药库、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设施的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协 商解决。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军工厂、 军事设施、炸药库、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设施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 6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城镇居民点、GB50253-2014 第4.1.6条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重要公共建筑和一般建构、筑物的 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 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有 关规定。6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 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

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 及110kV750kV 架空输 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的有关 规定。管道与干扰源接地体的距离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钢质管 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GB/T 50698的有关规定。埋地输油管道 与埋地电力电缆平行敷设的最小距 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 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 21447的 有关规定。GB50253-2014 第4.1.7条7输油管道与已建管道并行敷设时, 土方地区管道间距不宜小于6m,如 受制于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不能保 持6m间距时,应对已建管道采取 保护措施。石方地区与已建管道并 行间距小于20m时不宜进行爆破施

6、工。GB50253-2014 第4.1.8条8同期建设的输油管道,宜采用同沟 方式敷设;同期建设的油、气管道, 受地形限制时局部地段可采用同沟 敷设,管道同沟敷设时其最小净间 距不应小于0.5m。GB50253-2014 第4.1.9条9管道与通信光缆同沟敷设时,其最 小净距(指两断面垂直投影的净距)GB50253-2014 第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不应小于0.3m。4.1.1(条三管道敷设1输油管道应米用地下埋设方式。当 受自然条件限制时,局部地段可采 用土堤埋设或地上敷设。GB50253-2014 第4.2.1条2当输油管道需改变平面走向或为适 应地形变化改变纵向坡度时,可米

7、用弹性弯曲、冷弯管和热煨弯管, 不得采用虾米腰弯头或褶皱弯头, 并应符合下夕U规定:1在平面转角较小或地形起伏不 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弹性弯曲 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弹性 敷设管道的曲率半径应满足钢管强 度要求,且不宜小于钢管外直径的 1000倍。2)弹性敷设管道与相邻 的反向弹性弯曲管段之间及弹性弯 曲管段与弯管之间,应采用直管段 连接,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管的 外径,且不应小于0.5m。2当采 用热煨弯管时,其曲率半径不宜小 于钢管外直径的5倍,且应满足清 管器或检测器顺利通过的要求。GB50253-2014 第4.2.2条3埋地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管道 所经地段的农田耕作深度、

8、冻土深 度、地形和地质条件、地下水深度、 地面车辆所施加的荷载及管道稳定 性的要求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 定。管顶的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 0.8m。GB50253-2014 第4.2.3条4管沟回填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石、卵砾石、冻土段管沟,应 在沟底先铺设细土或砂垫层,压实GB50253-2014 第4.2.6条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后的厚度不宣小于0.2m。2回填岩石、砾石、冻土段的管沟 时,应先用细土或砂回填全管顶以 上0.3m后,方可用原状土回填, 回填土中的岩石和碎石块最大粒径 不应超过250mm。3管顶和管底用的细土或砂的最大 粒径应根据外防腐涂层的类型确 定;对于

9、三层结构聚乙烯、三层结 构聚丙烯和双层环氧粉末外防腐涂 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且 应保证良好的颗粒级配;对于其他 涂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0mm。4 一般地段的管沟回填,应留有沉 降余量,回填土宜高出地面0.3m以 上。对于回填后可能遭受地表汇水 冲刷或浸泡的管沟,回填土应压实, 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85并应满足 水土保持的要求。5输油管道出土端、进出站(阀室) 和固定墩前后段,回填土时应分层 旁实,分层厚度不应大于0.3m , 穷实系数不宜小于0. 9。单侧穷实 段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5管沟回填后,应恢复原地貌,并保 护耕植层,防止水土流失和积水。GB50253-2014 第4.2.

10、7条6当输油管道一侧临近冲沟或陡坎 时,应对冲沟的边坡、沟底和陡坎 采取加固措施。GB50253-2014 第4.2.8条7当输油管道采取土堤埋设时,土堤 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输油管道在土堤中的径向覆土厚GB50253-2014 第4.2.9条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度不应小于1.0m ; 土堤顶宽应大 于管道直径两倍且不得小于1.0m。2 土堤边坡坡度应根据当地自然条 件、填土类别和土堤高度确定。对 黏性士土堤,堤高小于2.0m时, 土堤边坡坡度可米用1:0.75 1 1; 堤高为2m 5m时,可采用1: 1.25 1 1.53 土堤受水浸淹部分的边坡应米用 1 : 2的坡度,并

11、应根据水流情况采 取保护措施。4在沼泽和低洼地区,土堤的堤肩 高度应根据常水位、波浪高度和地 基强度确定。5当土堤阻挡水流排泄时,应设置 泄水孔或涵洞等构筑物;泄水能力 应满足重现期为25年一遇的洪水 流量。6软弱地基上的土堤,应防止填土 后基础的沉陷。7 土堤用土的透水性能宜接近原状 土,且应满足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的要求。8地上敷设的输油管道应采取措施补 偿管道轴向变形。GB50253-2014 第4.2.1(条9当埋地输油管道同其他埋地管道或 金属构筑物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 应小于0.3m,两条管道的交叉角不 宜小于30 ;管道与电力、通信电 缆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 0.5m。GB

12、50253-2014 第4.2.1条10输油管道通过人工或天然障碍物GB50253-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水域、冲沟、铁路、公路等)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 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和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 范GB 50459的有关规定。液化石 油气管道穿越铁路、公路管段的设 计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选取。2014 第4.2.12条四管道的外腐蚀控制和保温1输油管道应米取防腐层与阴极保护 联合腐蚀控制措施。输油管道的防 腐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 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 21447和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 技术规范GB/T 21448的有关规

13、定。GB50253-2014 第4.3.1条2埋地管道外防腐层的性能、等级及 外防护层的选用,应根据地质、环 境条件需求确定。GB50253-2014 第4.3.2条3地上管道防腐层的技术性能应能满 足现场环境要求。GB50253-2014 第4.3.3条4采用强制电流保护方式时,应避免 或抑制对邻近金属构筑物的干扰影 响。GB50253-2014 第4.3.4条5采用牺牲阳极方式保护时,应考虑 地质条件的限定影响。GB50253-2014 第4.3.5条6在交、直流干扰源影峋区域内的管 道,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 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T 50698和埋地钢质管道直流 排流保护

14、技术标准SY/T 0017的 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排流保护或GB50253-2014 第4.3.6条序 号检查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防护措施。7相临并行的任一管道受到干扰影响 时,不宜米取联合阴极保护措施。 需要进行联合保护的,应在并行段 两端受干扰的管道上采取绝缘隔离 措施。GB50253-2014 第4.3.7条8埋地输油管道的保温层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 层技术标准GB/T 50538的有关规 定。GB50253-2014 第4.3.8条9保温层应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闭孔材 料,保温材料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耐热性能好,不易燃烧和具有自熄 性,且对管道无腐蚀作用。GB50253-2014 第4.3.9条10保温层外部宜有保护层,保护层材 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化学性能稳定,且具有耐老化、防 水和电绝缘的性能。GB50253-2014 第4.3.1(条五线路截断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