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8826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饮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西饮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西饮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西饮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西饮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饮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饮食文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饮食文化篇一: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摘要】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亦越发频繁。而“吃” 作为一种可以拉近彼此距离的交流手段,理应加以重视。“吃的文化”即饮食文 化,也是文化交流中不也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就中西饮食文化从饮食观念、 宴会礼仪及饮食内容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展示中西餐饮文化差异,以便更加顺利 的进行中西间的跨文化交际。【关键词】中西方 饮食文化 差异 不同的民族及国家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又是文化系统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民族及国家饮食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他们间的文化交 流,利于跨文化的交际。而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在

2、对于饮食的观 念,宴会礼仪及饮食内容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和了解这些差异,将会 为中西方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依据。1饮食观念上的差异1.1“泛食主义”对“食用主义” 在中国,“吃”不仅仅是“吃”,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古语有云“民以 食为天”,可见饮食一事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民以食为天”的这种思想, 也被很多学者称为“泛食主义”。饮食,在国人心中不止是一种对“胃”与 “味”的满足,它亦溶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精神世界挂钩。例如,以前人们一 见面的寒暄语就是“吃了吗?”,可见古来人们都把“吃”或为“吃而准备当作 很重要的事。”小孩出生的时候要办满月酒,成人结婚时要办婚宴,高寿安康时 要

3、办寿宴,长辞人世时要办丧礼,诸如此类,中国人的一生都与饮食紧密关。 “吃”可以被看做一种传递心理沟通交流和表达礼节的方式。“泛食主义”在汉 语i也有充分的体现。易中天先生曾在闲话中国人中写道:“如前述把人称 为口,吧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做拒绝,体验叫品味, 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 一碟?”1 可见“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心中及生活中,饮食的重要性。而在西方人眼中,“吃”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他们更多看中的 食物可以提供的营养及那能量。从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定律和美国礼仪事典 都可以看出。需求定律中,认定需求被分为五个层次,其中饮食属于最低的一层

4、。 而美国礼仪事典曾将各类宴会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点: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 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2 可 见比起中国的“吃”,西方的吃只是停留在生存交际方面,没有赋予更多样而深 远的含义。1.2“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中国人受儒道两教长期的影响,追求“仁”“爱”,想要创造的是个和谐的 社会。这样的社会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必须是“集体主义”。从“一人得道,鸡 犬升天”到“亲谊、乡谊、世谊、年谊”之交等,无不打上中国群体文化的烙印。3 而在宴饮同时,中国人也喜欢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觥筹交错,把酒言 欢,敬酒聊天,欢声不绝于耳,而且共同享受桌上的菜肴。一片其乐

5、融融之景象。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个性的发展,他们强调individualism。他们的主导价 值观,相对中国的而言,是“个体主义”。他们吃饭的时候,多数是每人各有一 小份食物,不是像中国人一样从桌上的大盘里夹菜喝汤,而且一般是和坐在隔壁 的人说话,声音较小,不似中国式的满桌交谈。结伴出去吃饭是也是AA制。1.3“讲排场”对”随意简单”“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加之中国人好面子,就会觉得 请客关乎面子问题,讲究排场是必要的。一般正式的宴请时要上七八道大菜,不 包括之前的零嘴及收尾时的甜点汤饮在内。菜色越多,品质越好,就越是显示出 主人的好客及身份。当然这种情况下,很多食物是吃不完的。

6、其中比较极而有名 的例子就是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满汉全席。原为康熙皇帝大寿 所举办的筵席包括咸甜苦辣各色菜式,各类山珍海味共一百零八道,可谓加入珍 馐,极为奢华,尽显皇家气派。而西方人没有这样的面子观念。他们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 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在美 国,有时候朋友聚餐会采取大家作贡献的手法,称之为“Potluck,即每人都 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4即使是在举行party时,也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食 物,不提供主食。可见西方人注重的不是食物的丰盛,他们是要借助party或宴 请来调节气氛,让客人享受更美好的时候,利于之后

7、的交流。2宴会礼仪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中西方的宴会礼仪也存在着很多差异。以下将主要就餐 具、出席时间及作为安排的差异进行解释。希望借此了解中西差异后,更有利于 中西方在宴会上的沟通交流,不要做出让对方觉得突兀的事情。2.1餐具的差异:“筷子”对“刀叉” 餐具上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就是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这是由于不同 文化的影响。中国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反对侵略。 西方国家由于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故中国人在用餐时喜 欢用圆桌,用筷子吃饭,体现一团和气;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使用刀叉则给 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52.2出席时间的差异:“迟

8、到”对“准时”中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西方有“timeismoney,但是在赴宴的时候, 其实中西方还是有差异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而西方人更倾向“准时”。 在中国,宴席之上,“迟到之举非常常见。当然,对此,宴请人也一般会左后 准备。早早安排瓜子花生之类的零嘴供来宾消磨时间。当然邀请方不会将客人们 的迟到作为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正式的宴会要求要准时,若是迟到最 好不要超过十分钟。而且迟到之时,一般会说再过几分钟就到了。但是要是超过 二三十分钟而不告知对方,就会被看作一种失约行为,对方可不必等待。对于很 重视诚信的西方人,会照成很不好的印象。2.3席位安排的差异 中西双方进餐的座次也

9、反映着文化二代差异,而且大不相同。2.3.1“南北对“左右 中国自古就有“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古代皇帝都是面南而坐,而臣子们 偶的是北面称臣,所含有后来“面朝南在中国人心中就变成了一种身份地位高 的象征。所以在宴会上也是朝南的作为为上座,朝北为下坐。而西方人则是把地 位的高低由“左右来划分。虽然在古代西方社会,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是在主 人的左边,这是应为人们习惯于用右手握匕首,刺杀坐在左手边的人。如果将最 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手卫生知识,不仅他刺杀不方便,主人还有制服他的 优势地位。6 但是今天,已经不存在安全的这个问题,但由于心理保护的需求, 多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以右为上以左

10、为下的规矩。2.3.2“男尊女卑”对“女士优先,男女平等”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很久之前, 女性在餐桌上根本没有一席之地,而是在厨房里忙碌,独自就餐。当然,今时不 同往日,女性已经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但但“尊老”与“女士优 先”的原则发生矛盾是,中国人定会选择“尊老”。但是在西方,“女士优先” 是他们的传统观念,也是平时的行为准则。这是由于多数西方国家都信仰基督教, 而在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备受推崇和尊敬。也与在十二三世纪盛行的骑士风度 有关。而且在就餐时的男女插空坐的方式也显示出西方人的男女平等观。当然, 他们不推崇“尊老”这一说法。由于西方许多国

11、家畜牧业和商业较发达,需要体 力劳动和勇于冒险等要求,所以人们害怕衰老,不愿谈及也就难以形成“尊老” 一风。 3饮食内容上的差异:“求精美”对“讲营养重均衡”。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可见中国人极重视食物的口味。 中华料理内容丰富,有诸多菜系及流派,其中以鲁、川、粤、闽、苏、浙、湘、 徽八大菜系为代表。由此可见,国人对料理有“精”的追求。孔子也曾说过“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也是人们对食材精品意识的体现。同时,还要色香味俱 全,这是“美”的要求。国人在追求味蕾的满足的同时也重视对才的外观及颜色 的搭配效果。比起重精美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更讲究营养均衡。西方人对食物的味的 要

12、求没有很高,在他们看来,饮食是为了生存及健康。他们注重的是食物中维生 素,蛋白质,卡路里等的含量。所以在西方国家的食品上都有明确表明歌成分及 其比重,在菜单上也会标注菜肴的成分及重量。我们吃的自助餐中,就会表明牛 排的分量。他们在下厨时常用有刻度的量杯,秤等厨房用具来对食材的量进行度 量。西方人基本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不会花太多的功夫在吃上面。综上可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还是颇多的。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饮食文化间也会有更多的交流与碰撞。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将之应用到对 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当中,对中西方的文化的交流发展及发展将有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北京

13、:华龄出版社,1996.第17-18页.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研究与科研出版社,1999第 171页.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第74页.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 165 页.5单是坤,王敏民族文化心理与中西饮食文化之对比J.山东省农业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xx.(2).6 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 Anchor Books, 1990. 第86页篇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

14、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摘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中西饮食文 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 处,跨越文化交际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 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关键词: 中西方 饮食文化 差异;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 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 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个地区

15、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 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饮食的义项有两个:一是名词性的,指“吃的和喝 的东西”强调的是名称;一个是动词性的,指”吃东西和喝东西”,强调的 是动作。在英文中,饮食的概念可以有以下表达方法:“food and drink意即“吃 的和喝的东西”;“diet”意即“通常所吃的食物”,也可以指“日常的膳食”; “bite and sup ”则是指“吃东西和喝东西”。些有关“饮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饮 食”一词的基本语言学含义比较简单

16、,无非就是吃喝的东西或吃喝的动作。但我们深 究起来,“饮食”就变得复杂了。饮食如果仅仅是吃饱喝足,为什么在吃饱喝足 的同时,有这么多繁文缛节?为什么一种食物对一个地方的人来说是天赐美味,而对 另一个地方的人来说则敬而远之,甚至有的地方更是避之不及呢?有人为吃什么 而苦恼,而有人却为吃不饱而烦恼。饮食本身是本能的,而吃什么,如何吃,在 哪里吃,则体现出不同族群的不同特点,体现出文化性。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 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 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