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18497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上饶市信州区灵溪中学 戴迎锋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阔绰(chu) 萧索 衣衫褴褛(l) 恪尽职守 B喑哑(n) 陨落 勃然大怒(b) 脑羞成怒 C勉强(qing) 发窘 面面相觑(q) 心无旁骛 D诘难(j) 阴诲 一抔黄土(pu) 重蹈覆辙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几年,有毒大米,有毒生

2、姜,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令百姓惶恐不安。 B飞机起飞的弥留之际,他终于表达了对父母的留恋。 C我崇敬梵高但我不愿意如梵高般,活着时被曲解淹没,乃至穷愁潦倒。 D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每当我感到灰心丧气时,只有记起很久以前父亲的教导,我就能应付一切。 B对于自己的路,他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寻找着。 C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文学家。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尽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

3、,但大家往往把它们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人。“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 这里的“朋”“友”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但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A. B. C. D. 5为下面语段空缺处选择与原文连贯最顺畅的一项是( )(2分) 我知道,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你,因为你的名字叫云谷飞瀑,生生不息的奔流,打造了你勇往直前的秉性, ,站在水雾迷漫的落潭前,欣赏你飞流的风采和洒脱的气度。 A站在浮云飞渡的悬崖边,领略你无羁的性

4、格与飘逸的身姿 B站在浮云飞渡的悬崖边,领略你飘逸的身姿与无羁的性格C站在浮云飞渡的悬崖边,领略你身姿的飘逸与性格的无羁 D站在悬崖边领略你飞渡的浮云,飘逸的身姿与无羁的性格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在许多人眼里,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哲学思考,必然会让人在生活面前碰壁。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哲学是要去反思和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源头,所以总是来得太晚,“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开始飞翔”。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在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旨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自甘寂寞的沉思的

5、理性。A脱离实际的思考会在生活面前碰壁。 B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因为来得比较晚。 C哲学的特点就是研究人们熟悉的事物。 D哲学的意义在于理性反思生活背后的本质。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B词的上片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C词的下片表现出环境的清幽,诗人具体写出了过去湖上

6、游乐的盛况。D末句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群芳凋零,残红狼藉。这首词整理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体味出浓浓的忧伤。B“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C这首词末二句,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整理恬适淡泊的胸襟。D这首词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

7、” ,遂决意南归。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 六年,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旧土,弃疾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与金讲和方定,议不行。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重之,叶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注释筮(sh):占卜。蓍(sh):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宋史辛弃疾传 有删改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力 荐 弃 疾 慷 慨 有

8、大 略A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B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C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D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10解释文中加点黑体词的意思。(2分)(1) 以( ) (2)甚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12通读全文,辛弃疾前后多次被朝廷委以重任,你认为原因有哪些?(2分)13辛弃疾和同学党怀英因占卜而人生选择各不相同,对这件事你怎么看?(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 ,肯将衰朽惜残年。(4) ,辞根散作九秋蓬。(5)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

9、风雨大作一诗中,诗人虽年老力衰,但仍盼望为国出力,发出了“ , 。”的生命强音,表现了诗人慷慨的爱国之志。(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 , 。”的文句表明了自己的忧乐观。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6分)油菜花 张承志我从来不会留意,在哪儿开什么花。 虽然,遇上好看的花,也会眼前一亮,心中一动涌起一股爱怜,但那会很快过去,随时光遗忘干净,而不会总惦记着它。花简直也是一种流水,喧闹地斑斓一时,又突兀地枯败殆尽;让我这样的人,不仅没养成对花的癖好,甚至全无花的常识。 然而莫名地,我这花盲,却与一种花暗中有了什么关系。不分冬夏无论南北,我与它到处相遇,它就是油

10、菜花。那年从川北的剑阁栈道东行,在苍溪的白龙江上,我遇上了被油菜田斑驳点缀的红军渡。 比起大西北,这里的油菜田零散而且破碎,难得看见绵延起伏的大片黄花。直陡陡的断崖坎,巴掌大的三角地,都被四川农户见缝插针地种上了油菜。它们明灭闪烁,从向阳处到背阴坡,从低矮的山脚到高高的山顶,依着几天的节气跌差,次第分批,有条不紊地开放。 也许因为突兀地走到了苍溪渡口,我总把这倔犟的花,与悲剧的红四方面军联想一起。他们突然就抛弃了依托,离开了根据地。他们几步就迈进了松潘草地,接着走进了一部长长的悲剧。确切地说,在四川,我为断崖坎上2月的油菜花开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远在青海的祁连,花的满开,要等到7月上旬流落祁连的

11、红军,一定也曾对7月的油菜花季惊奇过,我深信不疑。 世上油菜花种植最多的地方,也许是青海门源。那里有一望几十万亩的大面积油菜花,在贫瘠、不公、阴暗的季节,突然跳出来,给大地涂满泼辣辣的亮色,让人眼前一亮,它宛似热烈的希望,沿着一字并肩的祁连雪山排开。门源创建了“油菜花节”,日子定在了7月10号。这日子与四川的2月实在差得太远了! 我意识到:油菜花是中国地理的标志花。 花期的剧烈跌宕,如世间的峻险无常。从剑阁到松潘,在岩石缝隙,在高高山顶,那一块块鲜黄确实不合时宜。它开在贫瘠的土壤上,它宣布着异端的思想。我忽然想,若是没有油菜花,不仅那些牺牲的红军,包括我们都会觉得太寂寞了。这不起眼的小花,它藏

12、着奇异的隐喻,挑逗人莫名的激动。 谁知是在四川还是在青海?反正,我与这种花结成了某种关系。 一次到汉中,当又一次看见山上块块涂黄的时候,我心里主要是地理的兴趣:这儿可是南方北方的分界;油菜花,你这地理的标志花,我倒要看看你开在几月!来汉中的目的,是想到城固县去,打听上世纪60年代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橄榄树的下落。但是没料到,在陕西城固,无论市民农民,提起橄榄树,人人一问三不知。我只看见一个植物园里有橄榄树的广告。 我留了一线念想:受到冷落的橄榄树,一定还悄悄躲在某个苗圃,怅然望着满山的油菜花。我说不清对油菜花究竟是不满还是理解正是油菜花,挤走了橄榄树的种植。 急功近利的中国人,等不及橄榄油普及锅

13、台的未来。但是从四川到汉中,在陡峭破碎的坡地上染黄的油菜花,意味着菜子油依然是中国农民的经典食品。橄榄树以及它的神圣背景和传奇的油,进入每年都被油菜花从南到北依次占领的中国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 与其说我和一种植物结了缘分,不如说不自觉地了解一些植物的知识。这是一次小小的学习,但也横跨着宽广的地理。 我喜欢油菜花,不单因为它是最适合中国农民的油料;也因为它点缀了我的长旅,装饰了一路旱渴的风景。即便如此,当我发现它真的沿着纬度,次第接续,一分分攀升一般地开花,成了中国大陆上花期拖延最长、南北种植跨度最宽的一种花心里真是又惊又喜。油菜花它随风散洒,遇土生根,落雨花开,安慰天下。它从南向北,逐省逐县,点缀贫瘠的大地,添补百姓的生活。它虽不鲜艳,也不名贵,但唯有它,与我形影跟随,相伴了一场。(有删改)15整理在第三段说“不分冬夏无论南北,我与它到处相遇”从川北苍溪到青海门源,再到汉中的陕西城固,整理眼中的油菜花具有怎样的内在与外在的特征?请概括。(6分) 川北苍溪的油菜花: 青海门源的油菜花: 汉中城固的油菜花:16通读全文,说说整理为什么会意识到油菜花是中国地理的标志花?(2分)17赏析文中划线句。(1)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我留了一线念想:受到冷落的橄榄树,一定还悄悄躲在某个苗圃,怅然望着满山的油菜花。”一句的理解。(2分)(2)从句式的角度谈谈你对“它虽不鲜艳,也不名贵,但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