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居民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18457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始居民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原始居民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始居民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始居民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河、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原始居民点1、组成:成群成片的房屋及穴居组成;一般范围较大,居住较为密集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区分2、位置:背山面水、土地肥沃的高地;阳坡;靠近河流的二级台阶上3、布局:生产与生活的简单分区住址与墓葬的分区布局的一般规律:小房子围绕大房子;重防御城市的产生1、时间:原始社会末期,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2、背景与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基础):生产工具的发 明和改进;“石器进入到青铜器”;(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 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相应繁荣发展:出现文 字与新宗教;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4)频繁的战争

2、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 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王 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三里。”王权思想和严 谨对称的规划原则,对后世封建王朝帝都建设的影响极大。春秋战国城市的特点:1、城市的型制大多为不规整,倾向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2、规模更加宏大;几乎所有城市都采取措施提高城防,高大的城池或 高台兼防御与显示尊严。3、城郭有明确的分工。城:政治的中心,贵族王宫。郭:经济的中心, 一般的市民住宅、手工业。城与郭有的相分,有的相重,有的分为内 外两重,有的并列。4、城市分区发生显著的变化,商业经济区

3、扩大,地位提高。城市用地 中,经济性分区及居住区用地比例增加,政治性分区用地比例降低,说明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5、建立了一些离宫别苑,满足宫廷生活需要,一般建在城边或郊区。6、规划结构仍以不同形式体现,以宫为中心,突出轴线上的主导作用, 前朝后市的结构布局。试述秦汉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1、郡县制推行的推定,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镇得到大量发展(首都 -郡城-县城);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4、沿丝绸之路和南方海上贸易路线发展起国际商业城市;5、城市闾里制度建立,皇城为多宫制。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以宫廷为建构核心以水系为

4、骨架(渭水)象天思想, 以天体观念来建一京畿一体的“大咸阳”一排水系统完善市肆一居住区(什伍之制,闾里布置规整)一园林(皇帝专 用的禁苑离宫)汉长安城市规划特点1、改变传统的城廓之制,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的布局,而将宫 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一大城之内。2、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受周礼考工记的影响 明显:(1)平面近于正方形(2)十二个城门分布在四面,每面 三门(3)长乐和未央等主要宫殿位于城南部,东市和西市位于 北部,“前朝后市”。3、宫殿占据城市大部分空间。4、因地制宜利用龙首山地形建立宫殿。5、设外廓,发展郊区县,建陵邑形成消费性城市,形成三辅制 (京城、陵邑、郊县)。6、以区

5、域层级功能分区作为城市规划结构基本的组织单位。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1、各朝逐步扩建而成;2、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则平面的典 型3、宫城居城中偏北,宣阳门至朱雀门为中轴线;宫城较为方正、规则;坊区较为凌乱;4、一系列城堡拱卫都城5、佛寺、园林众多.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总趋势:北方中原城市的残破南方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中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南升北降”城市建设:曹魏邺城开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格局,建业的发展 带动江南城市兴起,隋唐长安成为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沿大曹魏邺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及意义元大都的规划布局特点及主要成功之处1、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中轴线、对称布局2、

6、城市功能分区明确统治阶级与百姓居住区严格分开宫、市、坊的 分离 3单一宫城制意义:其规划手法对于以后的都市布局有着重大的影响。邺城建 格局对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对元、明、清的北京城以及公元7世 纪日本的都城平城的建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日本、韩国等国 家也把邺城视为本国古代都城的祖型。五代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特点1、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减少。2、兴起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城市多且发展迅 速。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这一特点主要是针 对元朝而言。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以省制为中心

7、的行政 区划体系,开创了以省”作为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的先例, 并一直延续到今天。5、核心城市(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该时期是我国封建都城变迁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期,即经历了一个由西 向东、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的转移过程,并初步确立了北京成 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封闭的坊市”制度 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城市布局变为不规则形态。北宋都城开封的规划布局特点1、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封建社会 中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2、开封城面貌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反映

8、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影响和特点,如市民成分发生变化、繁荣的商业街 和夜市、街巷制的居住形式等,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3、历史悠久,既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发达的商业城市。城市 不是十分方正规则,道路划分有一定的自发倾向。开封的三道城墙, 宫城居中和井字形道路系统等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继承了古代都城的传统规划手法一一三套城墙和中轴线布 局,而且城墙形式更加规整、轴线对称更加突出;规整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完善的上、下水道系统;城市的规划建设始终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专人负责从选 址、勘测到修筑下水道,再营建宫殿。北京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城1、政治上可以控制广大地区2、经济上可称繁荣富庶之地3、军事上有限可守4、交通上往来便利5、接近统治王朝的根据地我国封建社会曾先后发生两次市制变革:第一次是春秋战国:宫市”,出现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这次改革只是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的调整,对总体布局并未形成重大 的影响。第二次北宋,将集中的市制扩大而成遍布全城的庞大的城市商业网 络体系。市不再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分区,而是一个全城为领域的庞大 网络,使得市更有效的发挥繁荣城市经济、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职能。 同时城市风貌完全改变,延续千年的坊市制走向街巷制,商业发展突 破城垣的限制,在城市的沿江、沿河、沿路形成商业区。到明清时期, 甚至发展到城外形成“关厢”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