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18206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摘要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脑胶质瘤的应用已超半个世纪,大量研究得到一致结论,该疗法微创安全有效。脑胶质瘤因较少发生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更具备形成新治疗模式的潜质,但是由于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样循证医学高级别的证据,难以确立放射性粒子治疗在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研究缓慢的原因为颅脑结构的特殊性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复杂性,无论是神经外科、肿瘤科、介入科,还是影像科医师,单独完成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均因遇到不同的技术瓶颈而难以开展。因此,建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规范与共识,有利于解决该治疗方面的技术瓶颈,形成相对统一的治疗流程与规范,从

2、而使该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使更多脑胶质瘤患者获益。本文主要基于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建立起治疗规范与共识,主要涵盖了共识形成的基础,放射性碘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物理学基础、临床应用及治疗流程等。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主要来源于脑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方案,脑胶质瘤根据病理异常的程度分为级,其中级、级又称为高级别胶质瘤。针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系统性癌症治疗和放射治疗相结合,同步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然而其预后仍然较差,为临床治疗的疑难癌种之一。放射性粒子治疗作为一种内放射治疗被广泛地应用在全身实体肿

3、瘤和部分腔道肿瘤的治疗,主要通过持续辐射低剂量率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由于局部剂量高等原因,放射性粒子对肿瘤的局控率较高。在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治疗发展史中,等做了开创性工作,他自年首先使用(铱)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后从年开始选用(碘粒子)。此后,用于颅脑肿瘤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核素基本上是粒子。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微创安全,需要外科干预(如开颅血肿清除等)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放射性粒子治疗颅脑肿瘤因部位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高风险性,通常需要神经外科、放疗科、介入放射科及物理师等共同完成,是典型的跨学科技术,手术风险高以及标准治疗流程欠缺已成为制约该技术临

4、床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不同研究团队报道的放射性粒子治疗颅脑肿瘤疗效差别较大,原因为不同研究者遵循的治疗方法与标准不同,缺乏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和级别制定的个体化靶区和处方剂量标准,甚至缺乏靶区勾划原则和剂量学表述,。目前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可用于脑恶性肿瘤的挽救治疗和经过伦理评价的研究性治疗,且需要告知患者替代方案和征得其知情同意。然而,放射性粒子治疗颅脑肿瘤的疗效不像治疗其他瘤种,如前列腺癌、复发性直肠癌、食管癌等那样结论明确,。,甚至有观点认为,比起外放疗,放射性粒子治疗并不具优势,且技术更复杂和不可控。回顾既往的经验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问题主要是以下两方面:首先是设定的靶区过小,既往的研究

5、均为计划靶体积(,)等同于肿瘤靶体积(,),靶区过小说明部分肿瘤未在治疗区域,尤其要考虑到部分脑胶质瘤浸润式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应该扩大靶区;其次是处方剂量过低,既往的研究常以外放疗作为处方剂量的参考依据,然而,放射性粒子治疗和外放疗本质并不相同,外放疗的高剂量分次照射和放射性粒子低剂量持续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具有明显差别。最新的研究认为,合理扩大靶区和精准提升剂量是可行和安全的,且疗效是明确的,。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副反应主要是迟发性脑坏死和顽固性脑水肿。对于高级别胶质瘤,即使把在基础上外扩,把处方剂量提高到,仍然是安全的。这些研究中,放射性脑水肿患者经过积极甘露醇和或激素脱水降颅压治疗,大多能

6、够得到缓解。文献报道,严重脑水肿可通过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得到治疗。因此,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已成为可计划、可控制、可评估的安全有效的脑胶质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然而,目前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治疗规范与技术标准尚无系统报道,本共识就此进行论述。一、共识形成基础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原理:放射性粒子治疗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性粒子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间直接插植到肿瘤内,主要辐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损毁。近距离治疗()一词源于希腊文,目前高剂量率后装和低剂量率组织间永久插植应用较为普遍。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常使用低剂量率粒子组织间插植方式,其技术特点是一次完成,易于防护。共识形成过程:由

7、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放射性粒子治疗专家委员会组织,肿瘤放疗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头颈颌面外科、肿瘤内科和影像科等医师参加,形成委员会,并组织专家执笔完成初稿,后发给各位委员,征求意见,最后集中讨论形成共识。本共识只论述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部分。共识的目的和目标人群:共识的目的是让从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医师、物理师、麻醉师和护士等明确职责,了解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技术标准和治疗流程,从而使脑胶质瘤患者获益。文献查找:本共识引用文献为通过搜索引擎,以“”或“”,和“”或“”或“”查阅至年月以前发表的论文。

8、二、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基础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是根据术前计划将放射性粒子精确地植入到脑胶质瘤内部,对其实施精准内放射治疗。粒子在胶质瘤内的分布与术前计划基本吻合,其优点是微创、高剂量,且多为一次性完成。放射性粒子治疗属于内放疗范畴,应遵照近距离放疗原则,包括靶区确定、危险器官(,)定义、处方剂量设定等,。靶区和定义:靶区和定义如下:():各种影像学检查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的脑胶质瘤病灶区域;():对于脑胶质瘤,常为临床靶体积(,),包含、亚临床病灶、胶质瘤可能侵及的区域,通常是在脑胶质瘤基础上外扩;():包括被照射区域所涵盖和邻近的正常组织或器官。靶区处方剂量和评估参数:()处方剂量:

9、处方剂量即目标靶区根据循证医学研究或临床实践得到对肿瘤局部可以控制的照射剂量。参考既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治疗推荐处方剂量为,活度();()剂量学评估参数:(靶区所接受的处方剂量,临床要求处方剂量)、等。另外,也需要采用适形指数()、均匀指数()、靶区外体积指数()等参数评价治疗计划的优劣。粒子物理学特点:临床常用放射性粒子为,主要辐射射线,半衰期,光子能量。三、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1. 病例选择:()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患者经过外科手术和或放化疗后复发,无法或拒绝再手术及放化疗;()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包含、级)患者:因患者高龄或病变累及功能区等,无法耐受外

10、科手术或无法根治性手术切除,以及患者拒绝外科手术及放疗的,需经多学科讨论及经医院重大手术审批方能实施。适应证:()手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脑胶质瘤,直径;不可手术切除或拒绝外科手术的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直径;()有明确的病理诊断;()身体一般情况尚可(分);()病灶单发或多发(个,且直径之和);()预计生存时间个月。3. 禁忌证:()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严重紊乱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应在粒子植入治疗前至少停用周,抗血管生成药物应在放射性粒子治疗前至少停用;()肿瘤弥漫性生长,或伴有胼胝体广泛侵润,或伴有脑膜或室管膜广泛转移;()身体一般情况较差

11、(分);()无法通过药物纠正的严重脑水肿或已经伴有脑疝者;()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患,且无法通过治疗进行纠正者;()预计生存期个月。四、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流程(图)图 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流程图(一)病情评估对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完善必要的相关检查后,首先进行多学科会诊或讨论,此过程应有患者及家属参与。经多学科会诊或讨论得出初步诊疗意见为符合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治疗适应证,再经患方同意并签署放射性粒子治疗知情同意书,之后方可进行手术准备。(二)术前准备1. 充分的影像学检查,颅脑平扫强化、平扫强化,必要时行检查。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凝常规、尿便常规、传染性标志物项检测、生化检查等。3. 住院治疗:完善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充分备皮、空腹、体位固定负压袋、建立静脉通道、术前留置导尿管、做好转入外科手术的准备。4. 药物准备:对比剂、预防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缓释片、卡马西平等),预防应用止血药物、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等。5. 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