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勒《看得见的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17842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德勒《看得见的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必咨出/玄六琴管理名著导读读书报告题目:管理学名著导论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班级:F1005学生姓名:张萌学号:201048990111学生姓名:李靓学号:201048990135学生姓名:陈霞学号:201048990119学生姓名:何瑞学号:201048990126学生姓名:葛孟学号:1文献来源钱德勒大事年表王肖婧钱德勒主要著作罗斯福书信集(合编),哈佛大学出版社,1951-54普尔:编辑、分析家和改革家,哈佛大学出版社,1956战略与结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22文献主要内容和作者主要贡献本书通过食品工业、烟草工业、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机器制造 业和肉类加工业中的大量史料

2、,论证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乃是市场和 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认为,凡是进行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分配相结合并在 产品流程中可以协调的那些工业,必然会产生现代的这种工商企业,因为管理协 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协调的“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 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能增强资本家的竞争能力;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 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料供应,经过生产和分配,直至最终消费的 整个流程。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论证了高效率的销售组织对于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的 极端重要性,阐述了管理的变革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指出,随着生产的扩 大,客观上又要求管理进行变革。作者认为,管理协调的“看

3、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协调的“看 不见的手”更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能增强资本家的竞争能力;现 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料供应,经过生产和分 配,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论证了高效率的销售组织对于 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管理的变革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 指出,随着生产的扩大,客观上又要求管理进行变革。作者对经济管理等问题所 作的一些分析,特别是所收集的大量史料,对于了解和研究美国经济、研究企业管理及其历史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 此特予译出,以飨读者2.1作者的成长背景钱德勒出生于第一

4、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60天,也就是1918年的9月 18日。这一时期,正是美 国公司走出国门、进军欧亚的时 期,钱德勒后来 立志研究美国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史,正迎合了 时代大潮。钱德勒的身世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母亲卡罗尔-钱德 勒是杜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女儿(钱德勒姓名中的“杜邦”即源于此), 父亲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海员。这位海员曾率领全家用一年的 时间,沿着当年查尔斯-达尔文追踪物种起源的路线,驾船航行到厄瓜多尔 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也许正是他父亲的这种探索精神,影响着钱德勒追踪 企业进化史达六十余年。而钱德勒的曾外祖父,就是在管理学史上十分著 名的美国铁路杂志主编亨利-瓦

5、农-普尔(Henry Varnum Poor)。在所有的 亲属中,普尔对钱德勒的学术影响是最直接的。当年钱德勒进行企业史研 究所依赖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就是普尔的遗产。另外,钱德勒还是美国历 史上传奇人物、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远亲。时间再近一些,钱德勒的外祖 父,1903年至1916年间一直担任杜邦公司的首席化学工 程师,曾帮助杜 邦公司完成了历史上的首次改组。钱德勒出生于一个跟这么多企业名人 “沾亲带故”的家庭,他对大公司的看法自然会带上家族的烙印。厘清大 公司的来龙去脉,解读大公司的发展奥秘,或许就是日后钱德勒进行企业 史研究的原动力。钱德勒生来是一个擅长文字叙述的天才,青少年时代他就脱颖而

6、出。 六岁(也有人说是七岁)时,父亲给了他一本适合小学六年级水平阅读的美 国历史读本。据他自己 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读了 19遍,并且在当时就决意 要成为一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 青少年时代的钱德勒是一块璞玉,尚需要高人的指点才能够成为一 名真正的大师。学生时代,钱德勒先后就读于埃塞克特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哈佛大学。1940年钱德勒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参加了美国海军,服役于大西洋 舰队摄影特遣队。在军队里,钱德勒的具体工作是分析判读航空照片,这种工作 既需要对整个航拍区域进行宏观把握,又需要不遗漏每个局部,并敏锐地观察具 体细节。这种工作方法上的训练,对他后来的企业史研究不无裨益。另外,在服 役于军

7、队的这一段时间内,钱德勒深刻感受到了政府科层制体系的效率,使他对 大型组织的运作有了切身的认识。哈佛求学二战结束后,钱德勒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重返哈佛研究生院。哈佛的学术氛围和治学传统,铸就了钱德勒独特的学术品质和深厚的史学修养。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在帕森斯的 指导下,钱德勒攻读了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也译为涂尔干)的著作,从而产生了对社会学的强烈兴趣。尤其是帕森斯提出的“角色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他的影响最大,这为他后来运用 社会学理论研究企业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

8、他还参加了著名经济学家熊彼 特建立的企业家历史研究中心,成为一名年轻的研究助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 论尤其是“创新”理论,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天赋、家庭背景、经历、 名师等,铺垫着钱德勒的学术道路。在哈佛攻 读博士期间,他住在曾外祖 父普尔的家中,普尔留下的许多当年铁路建设 的一手资料,促使钱德勒把 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为普尔的传记。于是,一 部以自己的曾外祖父为题材 的论著亨利-V-普尔:商业编辑、分析家和改革家诞生了 。表面上看,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实际上其内容则远远超出 了人物传记的范畴,是美国 早期企业发展史的一部力作。1956年,这部著作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普尔传记的写作中

9、,钱德勒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历史归纳”和“比较研究”方法。历史学本身离不开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本素养,他在这方面又得益于帕森斯和熊彼特。普尔当年绝不会想到,他留下的那一大 堆资料,成为后代子孙跻身学术殿堂的阶梯。博士论文写作是钱德勒治学 的开始,在读博期间,他还参与了罗斯福书信集的编辑工作。麻省理工任教 1952年钱德勒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在 麻省理工学院的日子里,钱德勒的学术风格逐渐成型。除了修改出版普尔的传记外,他还帮助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小艾尔弗雷德-斯隆撰写自传一我在通用 汽车公司的岁月。声名鹊起1962年,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这一巨著后来

10、被人们称为钱氏三部曲的第一部,从此他在学术界声名 鹊起。该书以杜邦公司、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为代表, 论述了分部制管理结构的产生完善过程。当早期美国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 合并两种战略竞争市场份额时,集权的职能制结构得以逐步确立。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随着美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国门,实行海外扩张和多元化战略,管理结 构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上述四家公司发明的分部制管理结构。1963年,钱德勒转到霍普金斯大学执教。在霍普金斯执教 的日子里,他仍然孜孜不倦 地从事企业史研究工作,写出了铁路:美国的第一个大企业,并参与了艾森豪威尔文集的编辑。1971年,钱德勒被哈佛大学重新召回研究 生院

11、,负责该校的企业史研究。1977年,他出版了钱氏三部曲的第 二部一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这部 书通过引证大量原始资料, 论证了美国企业诞生壮大过程中的关键变化一 等级制管理团队的出现和经 营权与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在这种变化背后,支配这种变革的是企业对降 低成本,进而提高竞争力的追求。钱德勒认为,在管理协调的效率大于市 场协调的效率前提下,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级制的产生。从“进步运动”时期开始,美国人对大公司就充满了警惕。在美国多数人眼里,大公司的 发家史渗透着罪恶。这种“为富不仁”的看法,倒符合马克思关于资本来 到世上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论断。但钱德勒在看得见的 手中,以翔实

12、的资料和分 析表明,美国的大企业,既不是恶棍式的强盗, 也不是天使般的善人,它们仅仅是追求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公司的各种战 略和策略,不外是适应市场的状况做出各种调 整而已。当市场不稳定的时 候,企业会倾向于纵向一体化和横向联合;当 市场较稳定时,如果市场的 效率提高,企业会倾向于剥离非核心业务。老有所为 经过学术上的长期积累,1994年,钱德勒出版了他的三部曲最后 一部一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此时,钱德勒已经是一位近八 十岁的老人了,他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了全球领域。经过详细的考证,他论述了19世纪80年代到二战结束这一段时期内,美、英、德三国企业兴衰的原因,提 出了 “组织能力”的

13、概念。他认为,组织能力是通过对生产、营销和管理三方面 的持续投资来获得的,只有企业获得了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建立 起强大的进入壁垒或者突破先行者建立起来的进入壁垒。一旦企业获得了这种组 织能力,即使因为战争等原因而暂时失去市场,也会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市场占有 率。这可以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和德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表现的巨大反 差看出来。2.2作者主要作品1962年,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这 一巨著后来被人们称为钱氏三部曲的第一部,从此他在学术界声名鹊起。该书以 杜邦公司、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为代表,论述了分部制 管理结构的产生完善

14、过程。当早期美国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合并两种战略 竞争市场份额时,集权的职能制结构得以逐步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 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国门,实行海外扩张和多元化战略,管理结构也随之改变,这 就是上述四家公司发明的分部制管理结构。1963年,钱德勒转到霍普金斯大 学执教。在霍普金斯执教的日子里,他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企业史研究工作,写 出了铁路:美国的第一个大企业,并参与了艾森豪威尔文集的编辑。1971 年,钱德勒被哈佛大学重新召回研究生院,负责该校的企业史研究。1977年, 他出版了钱氏三部曲的第二部一一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这部 书通过引证大量原始资料,论证了美国企业诞生壮大

15、过程中的关键变化一等级制 管理团队的出现和经营权与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在这种变化背后,支配这种变革 的是企业对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竞争力的追求。钱德勒认为,在管理协调的效率 大于市场协调的效率前提下,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级制的产生。1994年,钱德勒 出版了他的三部曲最后一部一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此时, 他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了全球领域。经过详细的考证,他论述了 19世纪80年代 到二战结束这一段时期内,美、英、德三国企业兴衰的原因,提出了 “组织能力” 的概念。他认为,组织能力是通过对生产、营销和管理三方面的持续投资来获得 的,只有企业获得了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强大的进入壁垒 或者突破先行者建立起来的进入壁垒。一旦企业获得了这种组织能力,即使因为 战争等原因而暂时失去市场,也会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市场占有率。这可以通过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和德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表现的巨大反差看出来。2.3作者观点这本书主要讨论美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革命。在这部著作中,钱德 勒明确表示,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 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