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1756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设计共1课时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初中历史 人教2001课标版 1课程目标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 1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经过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对历史知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他们主要通过语文科和一些文科类的学习,还有自己的课外阅读,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已有一定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初中历史课学习,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宋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在此基础上,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争取让学生对本课即将学习的宋元文化成就有笼统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以利于课堂教学。 2教学内容分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这个时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前面隋唐盛世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成就灿烂、成果非凡的宋元文化。尤其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已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就连英国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也持这种观点。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意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激发学生的

3、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感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教学目标及制定依据 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理念、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传播;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通过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问的层层推进,培养学生递进思考的能力。 观看制作陶活字的视频,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

4、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培养学生从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志向。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它们向世界的传播。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5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主要依据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考试说明来确定教学重点;考虑到初一学生还没有学过世界历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演进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把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作为难点,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初一学生只要求

5、能把四大发明和它们各自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一一对应正确即可。6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先提问复习造纸术,进而引导思考雕版印刷术的优缺点,以引出活字印刷术,层层设问,步步递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通过组织观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活字印刷的方法及其改进发展和外传。在学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已学过的诗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前后联系的学习习惯。通过史料分析题的提问和讲解,培

6、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思考的能力。在学习四大发明的外传时,引导学生观看彩色地图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彩色地图册辅助学习的习惯,并教授他们学会观察地图,思考问题。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四大发明传播的历史意义,突破教学难点。在学习宋元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时,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通过提问来填写表格,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接着引导学生要从小注意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7教学资源 1PPT课件:共设计22个页面,随文另附。2音像资料: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视频,通过网络搜索下载。3义务教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历史地图册:P

7、28页“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8教学特色与教后反思(此段移至最后) 1.教学特色 利用自编的历史歌谣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记忆。 通过讲解并赠送指南针为奖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注意培育学生历史想象能力,层层递进思考的能力,细致观察能力,读图理解能力,阅读史料进行分析的能力(论从史出),阅读课文的归纳能力,以及注重培育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注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如: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努力学习,善于创新,坚持不懈的责任感;努力构建“中国梦”,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习近平主席语)的强烈意愿。(提升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2教

8、后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成功,我认为除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之外,我觉得备课过程还要注意:要有课标意识,还要认真学习福州市当年的中考历史科的考试说明,更要有学生意识(生情意识,主体意识,师生平等意识,初中意识),我通过电话三次向平潭县城关中学的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室的多媒体情况、黑板的情况,然后,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针对性。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注意学法的指导,不拔高要求;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听课,既掌握学习方法,又尽可能多的记忆,所以,我编写了本课内容的历史歌谣以帮助学生记忆。 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教学特色。集体集课时同事们说:你要坚持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

9、年龄段的教师风格不同,不要因为开观摩课,就放弃自己平时的教学风格。(我认为自己执教的风格特色是:结构化板书,尽可能课前书写;以讲为主,注意条理清晰,线索分明;有的点会有挖深分析;注意捕捉学生的不同思想见解;注意讲授的情感带动,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9教学过程 10.1 第一学时: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打开课本P72页,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一部分。 你认为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课文标题是怎样归纳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对,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灿烂,可以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分析掌握课文

10、标题。) 宋元文化成就灿烂的原因:是在前面隋唐盛世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继续提升;宋元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这个时期文化的发展。加上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成就灿烂,成果非凡的宋元文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历史知识的单元意识和前后联系的意识。) 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活动2【讲授】1 宋元时期科技成就达到了什么水平?课文说: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宋元时期主要的科技成就是什么?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

11、指南针和火药。活动3【活动】1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已经学过了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学过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造纸术是什么朝代发明的?是谁发明的?(归纳)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蔡伦又对造纸术加以了改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通过温故而知新。)活动4【讲授】2 有了纸以后,当时的人们是用手抄的方法来传播文化的,缺点是:费时、容易抄错漏抄,效率低。到了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后来还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制品,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雕版印刷比原来手工抄写资料,有哪些便捷之处?(归纳),使文字和图片资料的传播更加方便,速度更快,也更准确。所以,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

12、美的书籍。活动5【活动】2 思考:雕版印刷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呢?(提问后归纳)活动6【讲授】3 雕版的过程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雕版的技术要求也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雕刻过程,不小心雕刻坏了一个地方,整个版面就不能用了,易前功尽弃,印刷之后,木制的版面还要保存保管,以备下次印刷同样的内容时再用,费工费场地,雕刻好的版面,在印制其它内容时无法重复利用。总的说:费时费工费料费场地。史书上说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就花了12年时间,雕版使用了13万块的木板,印刷完之后,雕版堆积如山,非常的不方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既然雕版印刷也有不足,那么聪明的中国劳动人民怎么加

13、以克服呢?(发明活字印刷)活动7【活动】3 请看一段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视频,问:活字印刷术在什么朝代发明的?(北宋时期),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活动8【讲授】4 毕升的北宋的一位平民,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是我国古代优秀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的速度加快了很多,特别是在印刷数量较大时,效果更加明显,就像史料中说:“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也就是说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可以说:它的发明是印刷品史上的一次革命。活动9【活动】4 请问:1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了哪些创新和变化?2

14、活字印刷术主要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归纳)1和雕版印刷相比,它的变化和“创新”表现在两个“变”:一是变死字为活字,二是变死版式为活版。它的优点是:既经济、又省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对比思考能力。)活动10【讲授】5 但是活字印刷还有不足,由于陶土制的泥活字容易破损,难着墨色,所以未能大面积推广。直到元朝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活字印刷才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后来又出现了更加牢固的金属活字,活字印刷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层层递进的历史思考能力。) 由于活字印刷的诸多优势,它发明后陆续外传,向东传入了朝鲜、日本,向西传到了亚洲西部和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外传,大大地促进了人

15、类文化的传播。 总结印刷术的整个发展过程: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现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接下来我们学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逐步摸索总结才发明了指南针。所以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但是,指南针并不是战国时发明的。战国时期,人们只是已经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并根据这个特性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叫 “司南”,看“司南”的模型插图,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但是它还不能算是指南针,只是指南针的先驱。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到了北宋,人们发现铁片在磁石上磨过以后会带有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