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488171458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东东省省滨滨州州市市 20232023 年中考年中考语语文文真真题试题试卷卷一一、积积累累运用运用(共共 3030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震悚(sng)修葺(q)B.狡黠(xi)撺掇(duo)C驰骋(chng)摇曳(y)D瞥见(pi)星宿(xi)凫水(f)味同嚼蜡(jio)阔绰(chu)恹恹欲睡(yn)恣睢(su)挑拨离间(jin)褴褛(l)忍俊不禁(jn)【解析】【分析】A.凫水(f)(f)B.正确。C.挑拨离间(jin)(jin)D.褴褛(l)(l)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

2、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 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云霄绚耀骇人听闻哗众取宠B.辫子竹蔑沥尽心血长途跋涉C.俯瞰萦绕重峦叠障惨绝人寰D.褶皱侥幸自圆其说雕梁画栋【解析】【分析】A.绚耀 炫耀B.竹蔑 竹篾C.重峦叠障 重峦叠嶂 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 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 还要结合整个词语

3、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宝贵资源。森林调节着 自然界的空气和水循环,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等多重功能,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提供资源和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社会不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赖于森林。A“地球之肺”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肺”字是左右结构,第五笔的笔画是横。C“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这 4 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D“人类社会不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赖于森林。”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解析】【分析】ABD.

4、正确。C.有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是动宾短语、“防风固沙”是并列短语。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笔画、笔顺、短语、复句等知识。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停顿、语 气以及词语性性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4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滨州依河傍海,古有“渤海雄邦”之称。(A)这里有 126 公里海岸线,94 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渤海与黄 河不仅造就了滨州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也传承着滨州人重情重义的血脉基因。(B)滨州是一座底蕴丰厚 的文化之城,是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孝文化发祥地。梁邹范公传“忧乐”精神,惠民孙武著兵学圣典,博 兴董永立仁孝典范。(C)滨州是一座风

5、姿绰约的魅力之城,这里既有浪漫水乡的灵动和雅致,又有人间福 地的秀美和神韵。沿黄生态风光绮丽,湿地公园秀美怡人。(D)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孝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滨州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强大动力。AABBCC【解析】【分析】ABC.正确。DDD.有误,将“这些”删掉。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5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游园观景

6、,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这就是景物组合形成的不同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ABCD【解析】【分析】本语段的说明对象是“中国园林”,所以是首句;紧承句列举园林中的建筑物,是第二句;句紧承句,说明园林中景物安排给人的效果,是第三句;是园林跟游人的感受,是最 后一句。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 逻辑分

7、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 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 寺夜游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卜算子咏梅 水调歌头 定风波。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

8、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 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解析】【分析】A.有误,卜算子咏梅是陆游的作品。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7.默写。1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3,关山度若飞。(木兰诗)4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5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

9、源记)6,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8)我们学习不仅要做到学思结合,正如论语中所写的“,思而不学则殆”,还要像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那样“”多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请教。【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 易写错的字有:“戎、济、涯、罔”故答案为:读诗使人灵秀 长河落日圆 万里赴戎机 直挂云帆济沧海 豁然开朗 一鼓 作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学而不思则罔,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

10、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 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 的完成作答。8.名著阅读。关于这种惊人的征战,将来有一日会有人写成全部的叙事诗的。这种征战,即使把政治和战事除掉,也是近代历史中,青年们的一种动人的成就。可是我暂时必须要继续我的故事,因为我们已经把红军会合 在西北了。现在我把毛泽东主席所写的一首诗,拿来当作结束,这位指挥者既能领导远征,同时又写得一手好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以上文段选自,文中的“我”是指(人名)。2学

11、校正在开展“阅读正青春”专题研讨会,请参与探究,分享你的发现。【阅读正青春】专题研讨会探究【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探究【专题二】:关于长征。我选择探究【专题】,发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常识的掌握。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我”是指埃德加.斯诺(人名)。本题考查专题探究。任性一个专题,探究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埃德加斯诺)二;红星照耀中国为我们揭示了长征精 神的内涵。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 征途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终于胜利会师,展示了中国共产

12、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点评】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山东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这里可赏山水画卷,泰山雄伟磅礴,崂山神秘飘渺,趵突泉腾空翻涌,微山湖烟波浩渺。这里可品齐鲁风情,大运河贯通南北,海岸线蜿蜒曲折,沿着黄河遇见海,在东营看蓝 黄交汇,在青岛扬帆冲浪,在烟台、威海的海洋牧场尽情海钓。这里可读街巷烟火,在台儿庄古城、青州 古城、东昌

13、古城、魏氏庄园赏民风古韵。欢迎您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独特魅 力。【材料二】2023 年 3 月以来,淄博烧烤火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赴淄赶烤”。最是一城好风景,半缘烟火半缘 君。烧烤出圈,美在“淄”味,更美在淄博人。他们的热情比火炉更炽热,鲁 C 车主刘先生自觉礼让外地车 辆,暖心大姨主动为排队游客分发灌汤包,商家店主张老板自发提供免费住所每个淄博人都想游客所 想、尽自己所能,一个个微镜头串联出淄博这座城市的温度。(节选自淄博市政府官网,有删改)1请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假若你是【材料二】中被礼让的外地车主、正在排队的游客、被提供免费住所的旅人,请任选一 种

14、情境,用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山东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欢迎您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独特魅力”可概括出:山东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具有独特魅力;由“他们 的热情比火炉更炽热”“每个淄博人都想游客所想、尽自己所能,一个个微镜头串联出淄博这座城市的温度”可概括出:热情的淄博人让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任选一种情境,表达出感动等感受即可。表达要流畅得体。【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

15、(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 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见解。二二、阅阅读读理解理解(共共 4040 分)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注】吴山:在杭州,是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的分界山,是观看钱塘江大湖的绝佳之地。天水碧:是一种浅青的染色。鳌:神龟。戴:背负。蛰:潜伏。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

16、,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写钱塘江的秋水似染成“天水碧”的颜色,写出了潮水未来时浪静波平的观 感。B.“数点”以下三句,写了远处的几点青山,天边的一抹晚霞,上下翻飞的白鸥,扬帆的小船,织成了 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如临其境。C.末句“隔江闻夜笛”,以动写静,写出了江上的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D整首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黎明,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11.赏析“鳌戴雪山龙起蛰”一句的妙处。【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 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 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 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 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10ABC.正确。D.有误,整首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夜.间,没有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