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素描中的几何体比较训练法研究【内容提要】素描是造型艺术中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它是构成油画、雕塑、建筑以及其他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这是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对素描的一段精辟的阐述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学习素描仍是培养锻炼造型能力和技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素描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会重视基础素描,因此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整体观念、立体观念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坚实的基本功训练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基础素描的起步一般以石膏几何体为内容几何体因结构简单、比例规范、特征鲜明,较为明显地体现了形体透视变化和明暗变化的规律,易于初学者整体地认识和把握针对刚升入特色高中的学生这方面知识的匮乏,依据几何体的结构、明暗以及创作的比较训练法,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把几何体石膏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来展示给学生从而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内在构造,全新地认识素描的学习并不是枯燥的,从而提高他们对其它绘画内容的研究探索精神关键词】基础素描、几何体、比较、结构一、引言1.美术高考升学率高,导致目前很多家长让子女在初中甚至小学低年段就开始参加各类美术培训班,磨灭了孩子应有的灵性;过早地学习素描这门科目也让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对绘画本身的兴趣。
2.社会上非正规美术培训班的泛滥,使得学生们进入正规美术特色学校学习绘画时方法上较难纠正3.基础素描本身的枯燥性,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从一而终脚踏实地因此我们老师在高三的素描教学中也能发现有学生把海盗的底座透视画错,色彩教学中罐子口和罐子底的透视错误造成形体的扭曲这不得不使我们对素描基础教学的现状产生疑虑二、学习几何体要用比较训练法为什么说要用比较训练法来学习基础素描中的几何体呢?几何体说到底最难的是其内在的结构!一般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来解析几何体,没有特地去钻研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和把握其内在的规律这里我们重点要谈及的是几何体的结构,但对初学者来说这是比较难认识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从大处着手,找到与结构相联系的明暗和创作再让学生们回到小处也就是我们说的结构来,这样会帮助他们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1.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从看见的东西结束也就是说初学者对隐在的客观造型规律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内在的结构规律才能更轻松地驾御自己的画面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联系和掌握几何体素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以后素描其他领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基本知识几何体石膏是素描教学中最易于初学者培养整体认识的基础内容,对于绘画基础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其结构简单、比例规范、特征鲜明的特点,较明显地体现了形体透视变化和明暗变化的规律而纳入初学者的写生教材,它是素描表现一切物象形体特征的基本语言2.结构、形体、比例、明暗、空间、色彩、质感等等是构成物象间差异的基本造型因素,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能让我们识别大千世界里种种不同的物象这些造型因素之间总是互相依存、相互联系的结构、形体是最本质的、固定的因素;比例、空间感和透视变化是其在一定空间中存在的形式;明暗则是借助外在条件(光的作用)得以显示出其他因素的一种前提和可变因素;色彩和质感则是被人们视觉感知时存在的另一些相对因素3.从下面表中可以看出各个基本造型因素在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创作中所占有重要作用因此也可以得出结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创作之间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结构素描是明暗素描和创作的基础;明暗素描是结构素描与创作的过渡,他是在结构素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光影和质感的,然而创作的要求就更高了,当美术学习者进入更高的学习领域时美术创作是最终体现其各方面基本素质和个人修养的依据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创作结构√√√形体√√√比例√√√空间感√√√透视变化√√√明暗√√色彩 √质感√√4.本人通过多年基础素描的教学实践,将几何体石膏由简入繁做一全面的剖析。
通过一系列结构素描练习和全面造型因素素描(即明暗素描)练习的示范,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方式来讲解对几何体石膏的认识,解决初学者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把画与讲解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初学者“整体”、“立体”地观察,提高对物象的认识能力,培养严谨精确的写实造型能力三、主要概念阐述及具体实践1.什么是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什么是结构?(1)结构素描主要是利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结构以及空间穿插在素描的表现上,结构就是骨架,有了骨架物体才有形、体、块素描作画过程中,结构是必不可少的,结构素描练习是初学素描者必经的过程 可以说结构素描对于几何体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检验几何体形体准确性的一个关键依据2)明暗素描在绘画物体时,通过表现物体明暗变化来体现空间、质感、光影等明暗在画面上从亮到暗的渐变中所形成的色阶关系称为调子对调子的正确把握与处理,能更好地表现物体的质感、体感与空间感调子一般为三大面和五调子三大面为亮、灰、暗;五大调为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3)结构 结构是指蕴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不了解它,也就无法准确把握物象的一系列特征案 例】 通过比较对结构作深入剖析①结构的第一层含义师:准备大小相同的黑色塑料袋中分别装有苹果和沙子;问学生们它们在外型上有何差别,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生:它们分别装了面粉、橘子、梨、大米、苹果……(各种类似的答案都有)师:通过比较,大家能看大出来袋子里面装的分别是粉末状和圆形的东西。
很不错,里面分别是苹果和沙子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我们是很难对他们外型上的细微差别来知道里面是什么;所以说袋子中装的不同物体,就可视为它们不同的内涵结构因此,以人头为例,它是由骨骼、肌肉等内容构成的特定解剖关系就是形成人头外形一定体面关系的内涵②结构的第二层含义我们绘画领域所要研究的结构它要体现在基本形(体)之中,这是我们对结构认识、研究的重点所在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几何结构,如下图所示: 左图的罐子就可以看成从长方体当中切割出来的我们通过比较长方体与圆柱的透视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罐子口的圆度和罐子底的圆弧度会不一样了右图的头部也可以看成各个简单几何体的演变概括③结构的第三层含义它是指物体各个组成部分间的构成和结合关系,也就是有机联系它包括了穿插、衔接关系对结构这层含义理解了才能掌握复杂物象各种组装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例如我们拿机器人和真人做比较,机器人就是模仿人体结构通过各个零件的组合穿插,将其头、躯干、四肢等各部位以几何体的形态展示在人类面前,从而通过关节而产生的运动变化如下图所示: 左图是头颈部的结构穿插关系,才使得头部有扭动的趋势右图中圆锥与圆柱的贯穿体只有这样有机的衔接在一起才能让这个贯穿体立起来的时候摆放稳当。
我们要经常比较圆柱和圆锥关系是怎样的?!在今后的写生过程中这里的结构交代是十分关键的,否则结构的错误会让圆柱与圆锥的衔接关系脱离④几何体结构难点分析把几何体看到的和看不到的面都画出来,进行比较这样更容易了解其内部的结构A.切面锥体:把看不到的另三个面画出比较才知道其结构正确与否;画底面对角线的连接求得相交点和锥顶相连所成虚线即锥体重心线,如它向左或向右偏,说明这个锥体重心不稳往一边倒只有重心线垂直它的结构才是正确的!B.圆柱:画出圆柱外面的长方体进行比较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横放的圆柱它的圆面会越后越圆 C.20面体:结构复杂,画中的实线组成的面是绘画时所看得到的,有8个面,虚线所组成的面是绘画时所看不到的另外12个面通过左上角20面体的看得见的面和大的结构图相比较,一定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它的内部结构对于象这类复杂的形体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画的时候转到物象的后面去观察其结构,并在正面把这些结构描绘出来,这对今后的素描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不理解物象结构的时候,试着把眼睛看不到的面和线画也出来,这样的框架才能使物象形和体都得到充分体现,只有把内部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通过对比才知道形体是否准确通过以上几点的详细分析,并且让学生们一起参与进来,这才使他们对“结构”这一至难的概念有所理解。
在画面中表现得也更加积极了,也不会使画面空洞无物,其实初学者学习素描,学习几何体的结构才是首当的重点!只有对结构了解了其他的问题都随之而解了以上的讲解是我这几年来在基础素描教学中总结的一套简单的理解几何体的方法,对进入美术特色学校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我想是行之有效的这也从本人编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几何体的结构 明暗 创作 比较训练法》一书的再版得到了认证2.几何体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1)构图①初学画石膏几何体时,常常会发生比例及构图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初学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物体上面忽视了画面的整体布局②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布局,其目的是使画面求得视觉平衡、稳定绘画构图的形式可谓千变万化然而,几何体写生过程所反映的是自然静态中的固定物体、空间,并有着相对稳定的构图因素我们在练习过程中,要以不同角度视点进行观察组合,你会发现同一组对象形成的构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最后,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合理安排取舍,并适度对物体的位置加以重新组合调整2)比例严格地说比例是造型中量化的因素,它包含着同类造型因素之间量的比较所形成的和谐关系如:形体大小之比则表现为形状、长短的比例关系,物体明暗深浅的比较,则得出色素深浅的比例关系。
案例】教学片段一:握笔比较测量法作画时,人坐端正,手臂向正前方伸直,眯起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来来看对象将笔端平或垂直物体的宽度或高度,拇指尖在笔杆定出物体宽(高)将量出的宽高比较,它们的比例就清楚了;也可用笔杆当边线测出物体边线的倾斜角度以及弯曲程度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这样的测量方法来测量画室内除几何体外的其他对象的比例关系 教学片段二:课堂中经常玩玩游戏“大家来找茬”在对比例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生们开始作画(两小时后)师:你能看出下面两幅作业中在比例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吗?] 生:左图里那个贯穿体中间的圆柱太瘦了生:右图里那个圆锥切面画的太矮了师:大家观察的都很仔细,老师来总结总结完了希望大家都看看自己的画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继续完成自己的画面左图:圆柱切面画得好象被压扁了,贯穿体中圆柱画得太瘦了且结构的穿插也没交代清楚导致两个形体衔接不牢固;各个石膏线条的深浅比例不够准确,使每个石膏都比较平均右图:圆锥画得偏大了,放在正方体上的锥体切面结构不准确重心不稳(按照我们上面解释“结构”时所说的把另几个面画出来进行比较就知道问题了);在明暗上各个石膏画的平均,画面显得比较散。
以上的两个教学片段在教学中是很常见的,但就看老师有没有重视起来,和学生一起互动寻找身边的事物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给学生的作业作出适当及时的评价,这些对基础性知识学习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3)透视“透视”是一学科,它是在画幅的平面上,研究如何将看到的物体表现立体,并呈现空间关系的一种绘画方法所以在研究透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眼睛(作画者)、物体、画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画面透视的最后效果让学生们展示课前布置的内容——寻找生活中存在的“透视”之后分别拿出不同作画角度学生的习作与我所画的习作进行比较逐个分析其画面透视的问题并做总结①平行透视:与画面平行的线段称原线,在长度上渐远渐短,也体现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原理;图中电线杆近高远低最后消失在一点上就是平行透视的体现②成角透视:就是方形物体的面不与画面平行,而各自同画面成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