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17071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太极梅花螳螂拳之特点太極梅花螳螂拳是乙太極勁為主,講求黏、聽、順、化、纏、抖等勁路。陰陽分明,剛柔相濟,虛實相輔。動作 軌道旋轉孤形,而技擊手法精密,招式連發,手無單行,著 法一環扣一環,環環相繞,招招相扣,恰似梅花朵朵,瓣瓣 相連,非常精悍壯觀,故稱 “ 梅花” 。此拳身形 步法靈活如猿猴,手足曲伸如鋼似棉,雙手如螳臂,模似螳 螂格鬥之法,運用勾、摟、採、掛、崩、圈、劈、挫、挑、 截、斬等螳螂拳技。揉合 “ 太極” 、 “ 梅 花” 、 “螳螂” 之形意,故稱為 “

2、 太極梅花螳螂拳 ” 。此拳既有太極拳以柔克剛之精妙, 又有少林長拳長驅直進的潑辣。虛中伏實,實中寓虛,剛而 不僵, 柔而不軟, 快而不浮, 散而不亂。 打法講求一招多變, 攻守相顧,迂回閃打,刁巧靈活,遠打近靠,長短結合,守 靜制動,固守待進,快速兇悍,以快勝慢。太極梅花螳螂拳充分表現了螳螂攻防,進退的技擊特點 和動作姿態,既有勇猛頑強,奮勇不怯的戰鬥意志,又有栩 栩如生的優美形象。將搏擊技巧與仿生形象合而為一。故此 練習與觀賞螳螂拳,既可獲得獨特的藝術享受,又可從中感受拼搏格鬥的震撼力, 增強自信, 並能陶冶性情, 提高修養, 誠是一項鍛練身體與搏擊技巧完善結合的運動 .拳理研

3、究螳螂拳生化之理是以無極生太極、化兩儀、論三元、定 四象、練五行、達六合、分七巧、走八卦、說九官、達十成。 太極梅花螳螂拳根據生化之理,乙太極陰陽學說為基礎,突 出變化,尋求平衡。陰陽是大綱、剛柔、虛實、長短、快慢、 動靜等是表現,相生相剋,變化無窮。故此螳螂拳的八剛十 二柔、七長八短、十二字訣等技擊理論正是由此而產生。剛柔拳論中講: “ 夫拳者,剛柔合作也,純剛則妙失, 純柔則力弱。 剛能勝柔, 如鋼刀斷肉, 筋骨齊開; 柔能剋剛, 小可勝大 ” 。所以運用剛勁的時候,要有泰山壓頂的 氣勢,急如閃電,利如鋒芒。運用柔勁之時,又如蝴蝶穿花 蜂飄舞。拳論所講: ̶

4、0; 柔似風吹揚柳,剛如鐵錘擊石 ” ,就是對剛柔的形象描述。剛勁並非是拙力的表現。而是全身協調放鬆, “ 周身聚功而助 ” ,突然爆 發於攻擊點,故能產生極大殺傷力而令對方一擊即倒。柔勁 亦不是放輀柔弱,而是似鬆非鬆,含有內勁。如水性屬柔, 所謂: “柔情似水 ” ,而當產生海浪、漩渦或潮 汐、海嘯的時候,其威力是非常強大;又如風也屬柔,輕風 拂面何等寫意, 但當發生強烈風暴之時, 其後果亦難以形容, 因此可以看到柔勁的威力。當然,無論是剛勁或柔勁,都是 要經過長期不懈的鍛鍊才能領悟。太極梅花螳螂拳的每個招 式都包含剛柔,沒有純剛或

5、純柔的動作,剛和柔是隨著動作 軌道與力量變化而交替轉換,這就是 “ 剛柔相濟 ” 。勁路拳論講: “ 四面旋繞,上下環轉 ” ,就是指 動作的軌道路線,也就是對勁路的概括。太極梅花螳螂拳的 動作要求以孤形、圓形為主,其原理與太極拳相同。動作旋 轉纏繞而發滾勁、立圓、平圓交替、整圓、半圓互用。即使 是直拳,其勁路也與長拳不同,形直而勁旋,直而復曲,通 過步法帶動腰胯旋轉,配合手臂做扭、擰、纏、旋等複雜動 作,整體一動全動,勁力節節貫通,順達於力點。太極梅花 螳螂拳正是吸取了太極拳的勁路,揉合梅花螳螂拳之中,使其貝有非常獨特的風格。虛實兵法有謂: &

6、#8220; 兵不厭詐,法不厭奇 ” ,武術 在搏擊格鬥中亦非獨然。智誘閃恍謂之詐,變幻莫測。拳論 講: “ 實發於外,虛存於內也,然實者非固定,虛亦 非怯也,彼以為實則虛,彼以為虛則實 ” 。由此可見 虛實的辨証關係。故太極梅花螳螂拳在技法中要求打下而翻 上,指上而打下,左出而右取,欲前則先後,虛恍假借,聲 東擊西等。這些虛實變化的技法運用,必須持之恆,才能達 到隨心所欲的境界。形法精要太極梅花螳螂拳是以 “ 螳螂體、太極手、寒雞步 ” 為基本形法。“ 螳螂體 ” 不是模擬螳螂形態, 而是取其螳 螂對敵實戰和

7、體用之要意。所謂 “ 重意不重形 ” ,這是傳統螳螂拳所特別強調的。太極梅花螳螂拳 對身法的要求最重要是 “ 腰要活 ” ,其身法變化 主要表現為閃讓、擰轉、含收、俯仰,折彎、展放等。而要 完成這些身法變化的關鍵就在於腰胯的密切配合,要點是 “ 腰扭胯轉,腰旋胯隨 ” 。只要掌握正確方法, 身形就能靈活自如,曲折多變。“ 太極手 ” 主要是指手部形法總論, 凡手法 招式均要走孤入弦,攻防互為表裏,四面旋繞,上下環轉。 形成攻中有防,防中寓攻,動靜相兼,快慢結合。太極手的 真實含義是將螳螂拳手法揉合太

8、極原理之中。所以即使是其 他螳螂拳的相同手法,其內涵卻有很大區別。“寒雞步 ”則是: “ 前腿欲直而非直, 後腿似曲而非曲 ” 。這是太極梅花螳螂拳對整體步法 的一種慨括,與猿猴步法大意相同,這種 “ 似直非直, 似曲非曲 ” 的步法,便於起動進退,攻擊與防守,主 要體現為 “ 蹦竄跳躍,閃轉騰挪 ” 。這種步法的 特點是快速輕巧,穩健有力,進退轉換,左沖右撞,腳似生 根,收放自如。 而步法的運用, 必須與手法、 身法密切配合, 做到身、手、步合一。太極梅花螳螂拳對形法的另一重要特點是 “

9、; 含胸 拔背,沉肩垂肘,形似貓撲鼠 ” 。這種形態體現了蓄 勢待發的高度意念集中,將身體達致極鬆狀態,有效地發揮 良好的柔韌性和反彈勁,去完成左旋右轉四面環繞等復雜動 作,最後集中力量爆發,務求一擊即中。這就是“ 形似貓撲鼠 ” 的意念螳螂拳還有許多仿生形態,如 “ 猿形、猴身、寒 雞步、貓竄 、狗閃、燕子飛、兔滾、鷹翻、松鼠靈、龍躍、 虎躍、螳螂刀 ” 。這就是著名的 “ 螳螂拳之形 ” 。十二字决:来叫顺送沾黏帮帖提拿封闭 十二字訣是太極梅花螳螂拳的要訣: “ 黏、粘、 幫、貼、來、叫、順、送、提、拿、封、閉 ” 。其內 容包括了豐富的技擊方法綱要。十二字最基本技法,各派螳 螂拳略有不同。所以不少人都知道十二字技法的表面內容。 但關鍵在於 “ 訣” ,訣是從理論上講述十二字技 法的要求和運用方法。從身、手、眼、腿、步到勁路、功力、 氣勢神志,格鬥意念等,結合陰陽、剛柔、虛實的理論,相 互融合變通,混為一體,這樣才能完整地理解十二字訣的作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