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计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17008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路设计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电路设计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电路设计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子电路设计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子电路设计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电路设计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路设计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电路设计总结一、接地与布线1.1单元内部的接地在这里,“单元”可以定义为一个单一的电路板或者是一组电路板,并II这些电路板 乂通过导线连接到一个公共外壳上的所谓“本地”接地点上,例如,电源地的接入点。在 图1-1中给出了这样的示例。我们假设PBC1(印制电路板)中包含有信号整形电路,PCB2 中包含有一个用丁-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而PCB3包含有一个大电流的输出驱动,例如为 继电器和指示灯提供驱动。也许你会将这些功能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但是,如果将这些 功能分开來考虑。那么,从原理上讲,这样的设计将会更容易被接受和采纳。电源供给单 元(PSU)为前而的两个电路板提供了一个低电压的供电电源,

2、并为输出电路板提供了一个 大功率的电源。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系统设计,下面将从图1-1出发,來讨论一下什么是 好的和不好的设计方案。(噪声和干扰大多來口地,所以良好的地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图典型的内部连接单元的布线方案L表示火线,N表示零线,E表示地线连接到大地(安全地),是设备外壳连接到大地 的“地”。而指定5V、负12V或2.5V供电时,他们的电压都是相对于零线(电压为0) 來说的。1. 2机壳地首先,要注意到在这里的连接都是只连接到金属机壳或外壳的一个点上。所有需要连 接到机壳的导线都引到了这个点上,这个点应该是一个为这一目的而设置的金属接线柱。 这个连接可以是主电源的安全地(在后续内容

3、中有更详尽的讨论)即0V电源地线,以及任 何可能需要的屏蔽和过滤的连接,包括被电源口身所需要的屏蔽,例如,在变压器内部的 静电屏蔽。使用单一的机壳接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机壳中出现循环的电流(然而,当需 要使用RF (射频)屏蔽或一个低电感接地,多点接地点可能就是必需的)。如果使用多个接地点, 即电流在返回时有另外一个途径,则电流的一部分将流经机壳(如图1-2中所示);这部分 电流的大小将取决于与对频率非常敏感的阻抗比。这样,这些流经机壳的电流大小将很难 被掌握,并11它会随着电路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这些电流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 令人厌烦的影响:在对一个振荡和干扰进行全力跟踪了若干小时之后

4、,才发现当将一颗看 上去无关紧要螺丝钉再拧紧到机壳上时,问题竞然解决了。这些机壳上的连接点都会受到 腐蚀的影响,因此单元电路的性能会随时间而下降,并11它们还将受到机壳材料表面氧化 的影响。如果在设计中使用了多点机壳接地,那么,对机壳的电气结构就需要格外注意。图1-2带有多点接地的返回电流路径1. 3接地回路采用机壳单点连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防止机壳上的环流,当多点机壳连接与其他的地 线进行组合时,就会形成所谓的“地回路”,这个回路会孕育出一个低频的电磁干扰。磁 场会在一个环形的、封闭的电路中,感应出一个感应电流。通常,这些磁场会出现在电源 变圧器的附近,它们不仅在常规的50Hz(在美国是60H

5、z)市电电源变压器和开关电源线圈 处出现,而II也在其他的一些电气设备周围出现,如电源开关、圆筒形状线圈和风扇等 设备处。此外,外部的磁场也可能是经常存在的。如果在输入电路中包含有一个地回路,那么这个感应电压就会直接以串联的方式加入 到所需要的信号中,并且,在此之后就不可能再将这些感应信号从真正的信号中分离出來。 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只在一端进行接地,打开接地的环路。通过重新布置那些直接到接地点或 机壳的线,或者直接缩短这些线,以减少封闭环的面积。通过重新定位或重新调整己构成的环或干扰源的位置,以减少垂直于环路的磁通量。 通过使用螺旋管形变压器代替传统变压器,以减少干扰源。1.4电源回

6、馈(电源地)在图1-1中,你可能会注意到输出电源的0V连接0V(B)J是与0V(A)l分隔开的,它 只在电源供给处连接在一起。假设考虑到布线的节省,不按照这个实践方案进行布线,而 是采用图1-3中所示的将PCB3和PCB2的0V接地线共用,那么,情况乂会怎样呢?现在,电源的返回电流Iov,是由來口内PSB/PCB3的电流和來口 PSA/PCB2的电流所 组成的,它们共同使用同一长度的导线(或者是在单板的PCB系统中的同一条电路布线)。 这条线会拥有某个非零的阻抗,由于讨论的是直流,可以假设这一阻抗为Rs。在原來的 电路中它只是Iov (2),而由它所产生的电压为:Vs二Rs Iov (2)但是

7、,在现在这 个节省的电路中:Vs = Rs (Iov (2) + Iov (3)图1-3公共的电源地线可见,这个电圧是两块电路板电源回路电圧的串联,因此削弱了实际的供电电压。在这个等式中代人一些典型的数值:Iov (3) =1.2A由于它是为一个大功率的电源输出电路供电,假设它的VB+为24V。Iov (2) = 50mA由于它是为一个微处理器及一些CMOS逻辑电路供电,假设它的VA+为3.3 Vo现在假设,由于某种原因,电源与电路板之间有一段距离,而你也并没有在意在这中 间可能会出现问题,于是随便使用了一条室温电阻为0.2Q, 7/0.2L的2m设备线。这 时,电压 Vs 将是:Vs = 0

8、.2 - (12 + 0. 05) = 0. 25 V在其他因素造成电源电压所允许的公差或电圧值降低之前,这个设备线上的电压就使 PCB2的电源供给电圧下降到了 3. 05 V,小于3. 3 V逻辑电路的工作下限。一个错误的线 路连接就会造成电路工作的异常!当然,这个0.25 V的电圧降也需要从24 V的供电电压 中减去,但是这只会造成这个电源大约理的电压损耗,它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不会产生太 大的影响。不定负載如果在PCB3上1. 2A的负载是一直不停地变化的,假设有几个大电流的继电器在不同 的时间里不断切换,从全闭到全开,这样PCB2上的Vs电压降也将是随之变化的。比起恒 定的电压降,通常,这

9、样的变化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会在零线上形成噪声。这个影响可 以造成处理器工作的不稳定,以及临界电压设定值的不断修改和产生导致继电器工作振荡 的不可确定反馈,或者是在音频电路中引发低频的“汽船声”振荡。作为比较,看一下应用在图1-1中的同样电路,在那里使用了彼此独立的零线。那么, 这里需要考査两个电压降:3.3V供给的VS(A)和24V供给的VS(B) a VS(B)是由1.2A乘以 0.2Q得的,与前面有基本相同的值(0. 24V),但这里它只需要从24V电源中减去。而 VS(A)是由50mA乘以0. 2Q得到的,即10mV,对于PCB2在3. 3V上只造成了接近于0V的 电压降,于是,它是可

10、以忽略的。所以,规则是:永远采用分设的电源地线,用不同的导 线來分别承載由每个电源所提供的电流(参见图1-4) o图1-4连接电源地线的方式注意:如果不同的电源使用了不同的零线连接(如图1-1中所示),那么这个规则将 容易得到保证,但是如果不同的电源间设计了一个公共的零线,如上图所示,那么也要 使用不同的零线连接。对丁聪明的设计者,在这些线路上所进行的额外投入,将永远是 物有所值的。电源供给线同电源地线一样,这个规则也同样适用于电源线的配备,事实上,它要应用到任何一 个在不同电路板间共用相同电源连接的情况.假设在PCB3上的大电流负载也是由电源VA+ 的+5V供给的,那么正确的连接方式是使用两

11、条不同的电源供给线(参见图1-5).图1-5分开的电源供给线路与使用分开的地线的原因相同:使用一条公用的电源供给线,会在电源电压上形成一 个公共的串联电压降,只是这里被加入到了电源供给线上,而不是地线上。它可能导致 的故障现象也是一样的,当然,由于在正常情况下你会选用更合适于电流传输的线路尺 寸,上面给出的例子在描述上会多少有些出入。当一个较大的电流流经一个较长的导线 时,则需要一个更低的线路电阻,即可采用更粗的传输导体。如果想要有效地控制这个电 压降,那么,就需要对给定导线的直径、长度和流经电流的大小进行计算。在上面示例中, 需要强调的耍点是,许多人在进行设计时,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似乎是突然

12、出现的电压降。导体的阻抗注意,在上面的示例和下面儿页的讨论中,都默认地假设导线上的阻抗就只是它的电 阻。而事实上,现实中的导线都是有电感的,它就像电阻一样,不可避免地会在导线传送 交流电时产生影响,而IL,这个影响会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一条长1 m的 16/0. 2设备导线的电阻为38mQ,而它的口感为15uH。当4A的直流电流流过它时,将产 生152mV的电压降。当一个变化速率为4A/US的交变电流流过它时,它将产生6Y的电 压降。请注意这里的不同!1. 5输入信号接地在图1-1中,输入信号是直接连接到PCB1上的,注意,它并没有被连接到PCB外部 的地。为了详细说明这部分的内容,图1

13、-6(a)给出了对F双线单端输入连接的推荐方案, 将接地点直接连接到放大器的参考点上。对丁单端输入,确定其对地的参考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这个点的选择会影响到 输入信号的质量,并可能影响到整个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只有正确地选择,才可以保证 需要放大的信号中不会有额外的信号通过公共线路上的阻抗串联地叠加进來。图1-6 (b)到 图1-6(d)以渐进的方式,给出了多个不正确输入的连接方式,在其中点X-X之间的阻抗 就是一个输入电流和其他电流会共同流经的阻抗,在这个共同的阻抗上会形成一个影响 输入的干扰源。图1-6输入信号接地从PCB上的其他点连接到零线缺乏对PCB布局的合理控制,是造成图1-6 (

14、b)所示布局最常见的原因,这一情况更 多地会出现在使用口动布线软件來进行布局设计的电路中。大多数的CAD布局软件都是 假定零线为单一节点的,并11假定可以根据需要将接地连接口由地引入到这条零线的任意 一点上。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每个指定的输入都当做一个分立的节点來进行处理,然 后再进行连接,或者,在必要时对最终的布局进行全面的调整。在进行手工布局时,如果 设计者和布局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那么设计的结果也极有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在单元内部连接到零线图1-6 (c)所示的布局经常出现在将输入连接器的一端不经意地连接到了电路的金属外 壳上,例如,在使用标准的BNC同轴连接器时,或者为节省连接器的成本而让分布在不同 电路板间的多个输入、输出或控制信号共享一个公共接地导体时。当输入信号很敏感时, 这个节省将会很不划算;如果你一定要使用BNC类型的连接器,那么,可能会导致多种 不同的情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