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16936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课题组 执笔:许建生一、研究背景与目标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西方比拟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开展区和最正确教学阶段学说,赞可夫的教学与开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拟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开

2、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开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根底教育实验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根底。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但

3、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穿,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据此,我们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的研究目标是:1. 通过理

4、论学习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2. 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根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3. 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开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二、研究过程与措施一研究的过程本课题2003年12月申报,2004年2月批准为武进区级备案课题,2004年3月启动研究,2005年11月通过武进区教研室中期评估,并被推荐为常州市级立项课题,2007年1月结题。主要过程如下:1. 第一阶段2004年3月2004年6月:组织准备阶段。学

5、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本校 “课堂教学低效因子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在此根底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设想并制订了具体的研究方案。2. 第二阶段2004年9月至今:行动研究阶段。1推进备课改革首先,我们作了两个层面的改革。一是在全校推行了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由教导处每周统一安排校级领导和中层分组听课,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二是在课题组改良了备课的设计和过程。首先是改变备课的格式,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两块,显然这是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其

6、次,以往的校内教研活动常常是执教者独立备课,呈现的是一种个人的努力。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指导。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2改良研讨课为了使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主题研讨。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如语文教学的研讨主题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关注学情、“课堂问题的设计、“朗读训练的多层性等。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我们一般围绕

7、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一课多教。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良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拟成熟的课。如陆敏雅老师执教的数学研讨课?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就试教了三次。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表达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同课异教。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陈新红和徐玲老师,师徒俩对?牛津小学英语5AShapes?的同课异教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表达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表达

8、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3提倡互动评课评课是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的表达,它需要教师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用内化的理论来阐述。为了促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评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后撰写一份评课稿或提纲。在评课中,我们除了先请执教者说课,还主张向执教者质疑,问他的设计思路、问他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这种积极互动的评课气氛常常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鼓励,一种历练。二研究的措施1. 健全组织,完善方案。学校首先聘请了市区有关教科研专家作指导。同时,成立了由黄勇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黄勇校长亲自担任该课题组长,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采用自主报名,择优录用

9、的方法,保证了人员素质。课题组对研究方案的设计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并组织了对课题组成员的专题培训和辅导,形成共识。 2. 制订常规,严格制度。建立一系列教科研规章制度,将科研、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规定课题组成员每月撰写二页理论学习笔记、二篇教学反思,每学期设计一份好教案、上好一堂研究课、写好一篇研究论文。落实教科研奖惩制度,调动课题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 构建平台,以研促研。我们努力构建各种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以此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促进课题组成员不断提升专业水平。1学习的平台。学专业书籍,丰富教师的学养。学校购置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教育书籍,并分必读书和选读书提供教师阅读。组织外出

10、听课,增长教师的见识。除了参加市、区安排的教研活动,我们还有方案地安排研究教师赴浙江、杭州、镇江、无锡等地聆听名师新课堂、新理念,并要求撰写心得,在实践中移植。2交流的平台。戴小课题管理网站自05年9月建站以来,早已成了课题组成员热心建设和乐于交流的心灵家园,至今我校课题组成员学习和撰写的文章近1300篇,校外注册用户三百多位。我们定期组织课题沙龙活动,反映存在的真实问题,请骨干力量进行解疑和指导。3展示的平台。我们开展了说课、上课、评课的系列评比活动,还陆续邀请了市、区教研室等有关专家、领导莅临指导。我们邀请兄弟学校的行家、领导参加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我们共同探讨研究的主题。06年5月督导评估

11、专家组对我校14位青年教师的课评价有12节优秀课。三、解决问题的目标和策略一对低效教学的理性反思与追因分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况,显然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这几个层面。根据对我校近几年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感到有许多课堂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现象是:1. 对教学目标理解模糊或表述不清;2.教学内容把握不够精当;3.教学结构呈现过度的教师主导特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4.缺乏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的学习空间比拟狭窄;5.课堂评价浮于外表,缺乏评价的策略研究;6.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1. 学校教研气氛平淡。尽管教研活动正常进行,但研究的圈子较小,研究内容常浮于外表,缺乏

12、研究的深度和坚持力。2.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拟陈旧,教学行为缺乏适当的理论指导。3. 教研的要点和抓手十分模糊。局部教师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但缺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对学情估计缺乏,以致课改不能到达预期效果。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感到本课题的研究肩负着一种强烈的责任。如何依托课题团结一批教师,解决一些问题,拓展一些开展的空间?我们感到: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抓起,从帮助教师克服以往的教学弊病抓起,从教师执行的每一堂课抓起。二寻求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是一个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也是不胜枚举。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务必理清研究的思路,寻求一个具有统率意义又简

13、洁明了的核心理念。综观有效教学的各种论述,我们把关键字定位在“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八个字上。“以学定教,反映教的依据是学,即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学不是静态的学生,而是开展的学生,是差异的学生。我们要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开展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教的起点,学生的开展目标即教的方向。有了起点和方向,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学生的开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以教促学,反映了教的目的。第一,教不是单纯的教,而是促进教学互动的教,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高的教;第二,“以教促学更高层次是指向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策略

14、性地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第三,针对小学生不同学段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以教促学强调创造性地教,顺应学情地教,不任意拔高教学的要求。三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1. 关注设计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题研究中,往往有教师抱怨自己多么优秀的教学设计,但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理性地反思这一现象,往往能得到许多启示:1合理的教学期望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根本设想。过高或过低的教学期望都是不符学情的,往往导致全局的失败。首先,教学期望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其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再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

15、最近开展区。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2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过程便不能深入。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从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3优化教学结构安排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优化教学结构,应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二是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三是表达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泼和核心的因素。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

16、学习方法,表达教学设计的策略。4兼顾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方案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2. 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去观察一堂课,可以说教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从何时起,学生成了我们听课关注的主要对象,这是一种理念的进步。但在实践中我们更清晰地发现了许多不令人意的地方:如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大、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差、良好学习习惯得不到落实等等。我们课题组对这一难题组织了屡次专题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